西报:学习不好 多巴胺变异使然?
(2010-09-06 19:44:16)
标签:
学习成绩多巴胺基因变异学生杂谈 |
分类: 科学技术 |
【西班牙《阿贝赛报》9月3日文章】以前很多因为成绩不合格而被留级的学生会把责任推给过于严苛的老师,然而现在这些学生有了另外一个向家长们解释的借口:基因。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指出,如果青少年体内的多巴胺基因有一个或者超过3个的变异,某些主要学科的学习成绩便会受到影响,如英语、数学、科学和历史等。
该研究证明了基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各种特异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同学的行为和学习条件等。
该研究的作者凯文·比弗说:“我们认为多巴胺基因会影响平均分,因为还要考虑到与学习成绩相关的其他一些因素,包括青少年犯罪、记忆力、智商和认知习惯以及学生的好动性等。”因此,比弗认为,“基因只是借助这些其他因素对平均分起到了间接影响”。
1994年至2008年美国开展的“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调查”对2500名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和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上述结论。比弗指出:“随着多巴胺基因变异数量的增加,学生的平均学分就会下降。”
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多巴胺基因变异与不同科目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只有名为DAT1的一个多巴胺基因发生了变异,则会导致英语的学习成绩下降,但对数学、历史或科学则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相反,如果名为DRD2的多巴胺基因发生变异则会对上述4个科目的成绩都造成影响。而DRD4基因发生变异的学生则出现英语和数学成绩下降的情况,历史和科学两门成绩不受影响。
这项研究表明,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如果与某些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一些基因就会对青少年的行为造成决定性影响。因此,研究认为如果学校能提供有益的学习环境,基因对学习成绩下降的影响就会减弱。
转自《参考消息》2010.9.5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