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字路上的约拿情结

(2010-06-25 01:40:27)
标签:

约拿情结

心理

情感

 

你所害怕的恰是最好的。

——埃及谚语

有一种人,不是没人爱,没人追求;也不是没有爱过人,没有追求过人;而是在即将步入婚姻礼堂的那一瞬间,突然像抽风中邪一般临时怯场,一任机会错过。这种怯场不是因为害羞,而是莫名其妙的害怕。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约拿情结。与被男人耽误的人所不同的是,约拿情结的人纯粹是自己把自己耽误了。

“约拿情结”代表的是一种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据说上帝要约拿到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但一旦理想成为现实,又感到一种畏惧,感到自己不行。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这种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心理学家们称之为“约拿情结”。

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概括了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内心在积极与消极的两端徘徊。“约拿情结”发展到极致,就是“自毁情结”,即面对荣誉,成功,幸福等美好的事物时,总是浮现“我不配”,“我受不了”的念头,最终把倒手的机会放弃了。

很多男生有时候觉得自己根本不了解女人:为什么说分手就分手,似乎没有理由。也判断不出来到底是爱还是不爱。其实,很多时候,女人自己也并不理解自己在做什么,明明还爱着那个人,也说不出有什么不满意,忽然就是想分手,仅此而已。

而对于大龄单身的女性,她们渴望爱与被爱,但是关键时刻却又被自己不合时宜的矜持所打败,让真爱和婚姻幸福就那么一次次遗憾而去;婚姻是她们心中的神,而她们却不断躲避着自己信仰的“神”——女人在爱面前的这种莫名其妙的表现,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约拿情结”。

大多数人内心都深藏着“约拿情结”。心理学家们分析,这是因为在我们小时候,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和不成熟,心中容易产生“我不行”,“我办不到”等消极的念头,如果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机会供自己成长的话,这些念头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尤其是当成功机会降临的时候,这些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要抓住成功的机会,就意味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面对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化,并承担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

很多人在幸福来临前的本能式怯场,与从小养成的矜持有关。小柯就是因为自己的约拿情结而与婚姻无缘的典型。从小她就很矜持,从没有对自己喜欢的人和自己爱的人示爱过。就拿最近的来说,30岁的时候,她再次遇上令自己心动的人——小牛。

小牛长得虽然不是很帅,但是总体感觉还是很有男人味,性格也很直爽。他也是一位高素质的白领。小牛与小柯的开始起于小牛的诉苦,他曾提到过在大学时代发生的爱情,那是初恋,但毕业就分手了。这让小柯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恋情,男友对自己百般呵护,刚认识时还把她高兴地介绍给他的家人和朋友。小柯那时很矜持,尽管也喜欢他,可就不肯轻易表露出来,最后他终于没耐心了,离开她去寻找别的女孩子了。

几天之后,小牛向小柯求婚了。“我爱你,你说认识我是你的宿命,但我认识你我相信是命运赋予我最美、最珍贵的礼物。”虽然他是理想中的交往对象,但是当小柯看着他手捧着鲜花、文质彬彬地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枚钻戒时,内心立刻有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愫交织着。

小柯不明白,真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在那一刻表现得如此缺乏安全感?“接受我好吗?”小牛充满期待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她。但小柯莫名地摇头了,说了一个令她自己都不能相信的字——“不”!小牛低下头,不说话,然后把玫瑰放在地上,转身离开了……那晚之后,她再也没有见到他。

回忆起小牛求婚的浪漫场景,小柯一次次问自己:我究竟是怎么了?后来,她终于醒悟过来:也许这么多年,正是矜持和迷茫让她一次一次错过了走进婚姻的机会。像小柯这样的女人,在生活中绝不少。

矜持是一种美德。女人一旦丧失矜持,便如同黄山丧失云雾、凤凰丧失羽翼一般索然无味了。但过于矜持,很多时候是致命的。

美国著名电视节目《单身汉》,有一期是让一群单身汉从几十位佳丽中选取最佳婚姻对象。最后晋级的前三甲,其中一个很聪明,一个很矜持,另一个很开朗。男主人公本倾向于那位矜持的佳丽,因为她有一股女人的魅力,可后来她的太过矜持让男主人公消受不起,最后他选种了那位开朗的姑娘。男主人公最后解释说,这位姑娘可以不失稳重地让他感觉到她是多么地喜欢他。

台湾心灵大师刘墉说:“如果爱,就不要矜持! 如果爱,又何以矜持!”通常当你在守卫着你的矜持的时候,就有人趁机多暗中偷走了你的所有。让你后悔晚矣。很多姿色不差的人,一路上也不缺大小桃花,如果早一点示爱,就不会有现在的遗憾了。当机会一旦错过时,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身患约拿情结的人来说,拯救自己的还是自己。你所害怕的往往是最好的。有一个人爱你,为什么不试试呢?有一份真爱,又为什么不珍惜呢?任何机会都不允许轻易的浪费。年龄越大,就更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只有克服约拿情结,改变认知,多些自信。消除对男女感情的恐惧,情字路上才会一帆风顺。

西方有一句箴言:“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超过一半的人会成为伟人。” 很多约拿情结的人喜欢在失去的时候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把握住机会。与其如此,不如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勇敢尝试、战胜自我的人,打开心扉,让爱走进自己的世界,把握当下的任何机会,让爱有始有终。

-----------------文章来源:中国网

 

心理现象——约拿情结:

        “约拿”是圣经里面的一个人物。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且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神终于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约拿却抗拒这个任务,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神的力量到处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一条大鱼吞了他。最后,他几经反复和犹疑,终于悔改,完成了他的使命——宣布尼尼微城的人获得赦免。“约拿”是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对于约拿来说,他不愿意成就神的旨意是因为仇恨。这座他要布赦免的尼尼微城是毁灭他家族的死敌。

上帝要约拿到尼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但一旦理想成为现实,又感到一种畏惧,感到自己不行,想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想推却突然降临的荣誉。这种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心理学家们称之为“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的基本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表现在对自己,一个表现在对他人。对自己,"约拿情结"的特点是,逃避成长、执迷不悟、拒绝承当伟大的使命;对他人,约拿情结"的特点是,如果别人表现出优秀之处,他会嫉妒,如果别人受到了祝福,他会心里难受,如果别人倒了霉,他会幸灾乐祸。

简单地说,就是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它反映了一种“对自身伟大之处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可能表现为缺少上进心,或称“伪愚”。

马斯洛给他的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曾向他们提出如下的问题:“你们班上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谁渴望成为一个圣人?”“谁将成为伟大的领导者?”等等。据马斯洛记录,他的学生们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通常的反应都是咯咯地笑、红着脸、不安地蠕动。马斯洛又问:"你们正在悄悄计划写一本什么伟大的心理学着作吗?"他们通常红着脸、结结巴巴地搪塞过去。马斯洛还问:"你难道不打算成为心理学家吗?"有人回答说,“当然想啦。”马斯洛说:“你是想成为一位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心理学家吗?那有什么好处?那并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

人类中普遍存在某种约拿情结,即:不是追求高级需求,追求卓越、崇高的自我实现,而是相反,逃避高级需求,逃避卓越、崇高的人类品行。人们视天真纯情为幼稚可笑,视诚实为轻信,视坦率为无知,视慷慨为缺乏判断力,视工作中的热情为懦弱,视同情心为廉价和盲目。

约拿情结的问题还在于,自己怕出名,如果别人出了名,他又会嫉妒,心里巴不得别人倒霉。这种情结阻碍生命成长和自我实现,马斯洛给它取名为约拿情结。

仇恨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最常发现的阻碍成长的内在原因。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这种情况,一个聪明的青年人,他在学校里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夜突然生病了,以至于失去了考试的机会。后来他工作了,能力很强,颇得赏识。但是在他马上就要得到一次关键的升迁的时候,他又辞职了……尽管这些事情的发生看似偶然,但深入接触他的内心世界时我们会发现,他的内心埋藏着对父母未曾宣泄的怨恨。为了潜意识里报复父母的愿望,他下意识地毁掉了自己的前途。其潜在的愿望可以表述如下:"你们休想得到一个成功的儿子,我就是要让你们失望和痛苦!"

作为女性,对于成长和成功的恐惧背后的无意识信念常常是"如果我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则将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男人来配我,我将孤独一生。"对于有着这样信念的女性来讲,"实现自己"也就意味着“失去爱”。爱的需求和实现自我的需求同样如此重要,以致于任一压抑都会带来个性中的神经症倾向。

这些内在冲突有时候可以被我们意识到,但大多数时候,它被潜抑在无意识里。

人们不仅躲避自己的低谷,也躲避自己的高峰。不仅畏惧自己最低的可能性,也畏惧自己最高的可能性。“ 约拿情结” 发展到极致,就是“ 自毁情结” ,即面对荣誉,成功,幸福等美好的事物时,总是浮现“我不配”,“我受不了“的念头,最终把倒手的机会放弃了。

我们大多数人内心都深藏着“约拿情结” 心理学家们分析,这是因为在我们小时候,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和不成熟,心中容易产生“我不行”,“我办不到”等消极的念头,如果周围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机会供自己成长的话,这些念头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尤其是当成功机会降临的时候,这些心理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要抓住成功的机会,就意味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面对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化,并承担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

毫无疑问,“约拿情结”是我们平衡自己内心心理压力的一种表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在面临机会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敢于打破平衡,认识并克服了自己的“约拿情结”,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最终抓住并获得了成功的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总是少数人成功,而大多数人却平庸一世的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