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古琴】管平湖古琴曲集
(2009-10-15 23:12:02)
标签:
古琴管平湖文化 |
分类: 视听赏析 |
http://image-7.verycd.com/28797f5bc3675b7017a6b0bafa84ed70402215(600x)/thumb.jpg
管平湖(1897—1967)古琴演奏家,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北京。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艺。师从名画家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为成法所拘,为“湖社”昼会主要成员之一,後任教於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管先生琴艺精湛,曾得“九嶷派”杨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派”秦鹤鸣等名琴家之真传,他能博取三派之长,并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不断创新,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国琴坛上有重要地位的“管派”。曲风雄健,音色圆润,具阳刚之美。
管平湖先生将毕生精力倾注於古琴事业,不仅演技精湛,闻名於世,而且琴学造诣极深,特别在发掘古谱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广陵散》、《碣石调幽兰》、《离骚》、《大胡笳》、《胡笳十八拍》、《秋鸿》、《欸乃》等许多著名古琴大曲,均由他率先发掘打谱,通过他的艰苦努力,使这些绝响已久的古琴曲得以重新恢复了艺术生命,对古琴工作有起潜振绝的雄伟功绩。有《古琴指法考》等著作传世。管先生不仅善於弹琴,而且精於制琴和修琴,现故宫所珍藏的唐琴“大圣遗音”、明琴“龙门风雨”,都经过管先生修整完好。
管平湖的古琴演奏运指稳重刚健,刹有神韵,风格苍劲古朴,刚柔相济,先生虽逝,但有录音资料所存,大部分为五十年代或更早期灌制,限於当时的条件,其音响效果显然不能与现在的录音相比。但正因如此,更使得这些流传于世的罕有录音弥足珍贵。聆听管先生琴曲,正如李白诗云: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遥想先生当年风姿,令人神往。代表曲目:《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幽兰》等。
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日美国发射“航行者”号卫星,进入无际太空。卫星中除了各种仪器以外,也安放了一些有关地球人类文化的资料,其中较为特殊的是一张录有五十首地球各地音乐的唱片。代表中国的即是管平湖先生所弹奏的古琴曲《流水》。
1897年 二月二日出生
1909年 从叶诗梦学琴
1912年 参加“九疑琴社”,从杨宗稷学琴
1927年 重访故乡苏州,于西郊天平山向从武夷山来的悟澄和尚学琴
1928年 于济南从秦鹤鸣学川派琴曲《流水》
1938年 在北京组“风声琴社”,不久即战乱而停止活动
1947年 与张伯驹、溥雪斋、王世襄、杨葆元组织“北平琴学社”,一九五四年改为“北京古琴研究会”
1952年应聘到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53年 根据明代《风宣玄品》琴谱,开始打谱《广陵散》
1954年 根据明代《神奇秘谱》琴谱,对《广陵散》进行校订并定稿
1955年 根据《古逸丛书》影印唐人手抄卷子本,对《碣石调幽兰》进行打谱
1962年 编撰《古指法考》
1967年 三月二十八日卒于北京
管平湖古琴曲集大部分为五十年代录音,部分更为早期,经过处理后制作成CD,不但保存了管先生精湛的琴艺,音响效果也相当的清晰。管先生的演奏风格雄健有劲,无时人之迅急暴烈,在音乐中承现出阳刚的文人气息,不愧为一代宗师也。
http://files.xici.net/_img/icons/mp3.gif
管平湖-01流水+.mp3 (5,316
KB)
http://files.xici.net/_img/icons/mp3.gif
管平湖-02长清+.mp3 (4,838
KB)
http://files.xici.net/_img/icons/mp3.gif 管平湖-03+鸥鹭忘机.mp3 (4,340 KB)
http://files.xici.net/_img/icons/mp3.gif
管平湖-04+良宵引.mp3
(3,234
KB)
转自网络:
西祠胡同【名家古琴】管平湖古琴曲集http://www.xici.net/b1117706/d90138084.htm
管平湖古琴曲集http://www.verycd.com/topics2732475
听管平湖《管平湖古琴曲集》http://www.douban.com/review/1645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