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德国青少年热衷国外志愿公益服务
【德国《明星》周刊网站9月11日文章】
题:自我发展服务(作者 菲利普·雅克 尤迪特·朔尔特)
从学校毕业后走入广阔的世界:德国每年有数千名青少年到外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志愿公益服务。他们为各种救助项目工作,不仅能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同时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
克里斯蒂安习惯了自己的新世界。3个月前,他通过联邦政府的“面向世界”项目来到智利。从那时起,他就在圣地亚哥的一个残障青少年服务机构工作。
克里斯蒂安是每年数千名到国外志愿服务的年轻人之一。包括红十字会和欧盟青年海外志愿服务机构在内的大约200家联合会和协会为他们牵线搭桥,地点各不相同:从埃及到乌干达、从阿尔巴尼亚到台湾。分散到全世界的志愿者在幼儿园或青少年俱乐部工作,致力于环保或自由贸易。
“面向世界”项目不仅在青少年寻找志愿服务岗位时提供帮助,还会为他们减轻国外生活期间的经济负担。国家支付往返路费,志愿者在当地还能得到零用钱,伙食和住宿也全部免费。
世界上的首批志愿者出现在90多年前。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年轻的瑞士人在1920成立了“国际民众服务”组织。如今,该组织在世界各地主办劳动营,通过各种公益服务项目网罗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在德国,“赎罪标志行动”是最有名的志愿者组织。它成立于1958年,洛塔尔·克赖西希是当时的柏林教区理事会主席。他曾说:“遭受过我们暴利伤害的人民,请允许我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和金钱在你们的国家做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