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4日晚上和15日,参加了张雯老师的心理沙龙活动。最近忙,一直没补心得体会,刚刚碰到张老师,临时写一点。
 
  我们三色花这组,我感觉组宣言“心中有爱,快乐永在”还是很符合我的。是否老师安排我入这组也有所考虑。
 两天总结在我们组,
1、由于加入时间晚,我与本组队友互相之间了解不深,周六晚上只是互相摸索。
2、周日又由于我们队友来的少仅三人,下午的无法进行组内活动,拆散分入其他组,无法进一步深入了解。
3、加入新的组虽然能融入其中,并开放自己,但对于新队友又是一个重新认识熟悉的过程。无法进一步深入。
不过这样反而通过游戏互相比较深的了解了对方,虽然有点唐突的感觉,但真诚的自我表露,让我有所感动。我眼睛余光好像看到济宁的王姐就因为队友的表露,深有体会而不禁流泪,张老师及时安慰耳语一番。(不知道张老师是不是这样)
 
 
对于周日上午的信任之旅即蒙眼陪护活动,深有感触。其实很早之前就有想模拟体验盲人、残疾人的想法。我首先蒙眼作为盲人,我在手被人抓住的那一刻,就一个想法,我就是她的人了,我坚信她能选择我就一定会负责到底。
在被牵引摸索前行的过程中,心理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首先产生的是完全依靠的心理,有种我就靠你了的感觉。
二、通过手牵手感觉对方的行动慢慢体会到对方的意图,开始用心的感受对方,积极理解积极配合,这之间又产生了我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对方的矛盾心理。从开始的心理被动跟随,演变到心理主动体会主动配合。这时候感觉她成了我的眼睛。
三、之后的路又演变到有点自己行要自己走的心理,由对方为主我为辅,变成我为主对方为辅,不过没几步就不行了,失去了心理的积极体会,自己茫然了。从刚才感觉她成了我的眼睛,重新变成了瞎子。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重新开始细心体会和摸索对方通过手和行动发出的信号和意图。
四、在一段狭窄的山路上,对方有点要失去平衡,我赶紧停下,那一刻从心理到行动上产生了主动帮助对方的,我要帮助你的那种说不出的复杂的责任感。对方也感觉到了我的变化,感觉好像有些感谢的信号,这些无声的心灵沟通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情义和了解。
五、经历了这一段波折,我重新找回了眼睛,顺利的回到终点。摘下眼罩的那一刻,有种感动感激的心情,甚至要流泪。我抓住对方的手,发自内心的说了句谢谢你!这三个字真真切切是发自肺腑的。而且很迫切的想报答似的在下一轮对方模拟盲人的活动中当一回她的眼睛。
 
这段路程中我完全的充分的体会了残疾人既想依靠对方,但又想自立;既想对方帮助自己,又想自己能够帮助对方;由被动转主动,主动转被动,再重新被动转主动那样一种复杂的矛盾的心理感觉,真的很深刻。
反过来
时间紧张,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