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nhxxg.com/pic/gif/1211824567.jpg
此次四川地震后,危机心理干预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卫生部现在正酝酿出台全国危机心理干预应急体系,出台统一教材和实践标准,推动心理干预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据报道,与唐山大地震相比,此次四川地震后,危机心理干预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遗憾的是,虽然专家们多次提议,中国的灾后危机心理干预应急体系一直未能建立。当灾难突然来临,虽然各地的心理学专家和志愿者们反应迅速,但也存在实践标准不统一,资源对接困难等问题。
全国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心理干预一定要专业,不恰当的心理干预无异于二次创伤。目前,相当多的灾区群众正在等待过渡安置,他们的高流动性也给危机心理干预的跟踪治疗带来了难度,专家表示,没有更高层的协调,跨地区乃至跨省的跟踪干预成本相当之高。
与数量巨大的伤亡群体相比,中国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也严重不足,值得担忧的是,在外地专家纷纷离去之后,恰恰到了灾后应激心理创伤的高发期,虽然四川本地的精神卫生实力在全国可以排到第四,面对超过百万需要心理干预的群体,也依然是杯水车薪。
对此,中国红十字会曾表示,有意向在四川当地建立心理干预基地,举全国之力进行扶持和培训。而接近卫生部的北京大学专家马弘也透露,卫生部现在正酝酿出台全国危机心理干预应急体系,出台统一教材和实践标准,推动心理干预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中国心理学会等三家单位24日晚举行记者会宣布,准备在灾区建立心理援助站,进行20年左右长期的心理援助工作。
据介绍,项目组已进行了一周左右的调查,发现灾区群众存在大量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除受灾群众外,救援人员也存在大量间接心理创伤,损害程度已超过其中部分人群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
项目组专家指出,在唐山地震20到30年之后,幸存者仍存在有大量的精神障碍问题。所以中国心理学会会长张侃提出,这次汶川大地震的心理干预要坚持2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