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千吨牡蛎壳垃圾的商业价值

(2006-10-26 17:17:03)
今天在齐鲁晚报看到一条消息:

优质资源严重积压成垃圾
千吨牡蛎壳急寻出路


  本报烟台10月25日讯 烟台市芝罘岛西南海岸边有一片牡蛎加工场,由于加工后剩下的牡蛎壳产量巨大而消耗途径狭窄,加工场附近如今堆积起了上千吨的牡蛎壳。面对着每天都在新增的牡蛎壳,加工户们期盼着有人能给这些资源尽快找个出路。
  25日,记者来到芝罘岛西南大疃村西郊一片废旧平房,尚未走近,便有浓重的海腥味袭来,走近这片平房,便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牡蛎壳,有的已经高过房顶,附近道路边也堆积着三四米高的牡蛎壳,沿着道路堆出数里,附近的垃圾场也被倾倒的牡蛎壳填满,其间还不断有车运来新的牡蛎壳倒在“山”边。其中的几座牡蛎壳山下,都有三四个工人围着一个小型的粉碎机,正将已经晒干的牡蛎壳粉碎后装袋。夏老汉是一家牡蛎壳加工场的老板,他告诉记者,目前自己场里牡蛎壳存量有30多吨,场里工人每天将已经晒干的牡蛎壳加工成粉末,由于加工的牡蛎壳粉只有日照的一个饲料厂需要,而且这种粉末在饲料中添加只能占到8%,消耗量很小,好的时候每天能加工六七吨,价格也很低,每吨只有60元,除去加工成本,处理1吨牡蛎壳自己能到手的钱不到20元。
  据夏老汉讲,加工牡蛎壳很麻烦,目前愁的是原料数量巨大,无处存放。就目前看,一年到头不停地干,附近不断长高的牡蛎壳山也很难铲平。“靠这个根本赚不到多少钱,我们真的很需要一条好的出路来处理这些牡蛎壳。”夏老汉的老伴无奈地告诉记者。在此居住的一位村民说,牡蛎一年四季都可收获,一斤牡蛎七两壳,烟台芝罘岛及周边的牡蛎养殖户每月能收获上千吨牡蛎,大多数牡蛎壳苦于无法处理只能丢弃、填海。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针对牡蛎壳的利用除了做饲料添加剂外,经过适当处理还可以制成贝壳粉、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而且利用牡蛎壳生产生物碳酸钙、活性钙,生产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用作化肥等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的研究也已经有了成果。因此这些堆积如山的牡蛎壳并不是垃圾,关键是没有人发现这些资源,给这些数量巨大的牡蛎壳尽快找个出路非常必要。


  如何利用这些垃圾,变废为宝?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商机,更需要坚强的技术支持。不过相信以后这些所谓牡蛎壳垃圾,会变成宝贝的。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