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志愿者 |
9月27日 星期二 上午8:30浣沙青青从汽车站坐公共汽车去山东省济宁市中心血站献血小板。到了中心血站在二楼大厅填写了采集成分血登记表后,上三楼化验室轧一针抽血检查血小板计数,这一针是轧的食指看样可真疼,轧的时候都有点哆嗦,正所谓食指连心阿,呵呵。
经过检验浣沙青青记数105,低于要求值110,有点贫血,不合格因此不能献,十分可惜。医生让她回去多吃点补血的食物,等补好了再来。
10月19日 星期三 浣沙青青经过22天的大补再次坐车前往济宁中心血站(这次不错凑公车去,不用再自己买票坐公共汽车了。呵呵),再次在二楼大厅填写采集成分血登记表,经过检查血压合格后,上三楼再次轧了食指一针检查血小板计数,这次不错,记数115合格了(比上次多了10,上次是105。)!看来经过这20多天的大补,效果还是不错的。
拿上计数合格单,然后又前往令一房间抽血初筛血是用一次性的5毫升的注射器在右臂抽取的,唉...又挨一针。(这些天连挨了四针了:去医院例行体检轧过一针验血;上次查计数挨了一针;这次检查挨了两针。下次采集还要再轧一针,胳膊快成蜂窝了阿!呵呵)
经检查合格后,护士让回去15天内等候通知再来采集血小板,临走前特别叮嘱,这段时间不要吃鸡鸭鱼肉、豆类品、鸡蛋、油炸类食品、牛奶等类食物,特别是在接到采集通知后,平常可以吃。(我晕...我上次采血小板的时候护士说这段时间都不可以,害我吃了好几天素,怎么不早说就接到通知后的几顿饭阿55555。)
10月20日 星期四 下午接到济宁中心血站通知,让浣沙青青明天去济宁献血小板!
10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浣沙青青做8:30去济宁的公共汽车,前往济宁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路上公共汽车司机违章而且还骂交警,被交警查住,开了罚单,耽误了不少时间。9点40到达中心血站,直奔二楼,领取表格后前往机采室,用单针离心机采集血小板。
走进机采室,把表格交给了前来的一位男医生,医生询问左臂还是右臂采集,浣沙青青选择了左臂(右臂刚轧了一针,当然选左臂拉,呵呵),在医生指引下躺在一个采血椅上,左手边就是采血机了。
浣沙青青脱下外套盖在身上,卷起袖子,露出左臂,放在椅把上,医生熟练的在她上臂缠上气压袋,然后拿来采集针相连的采集管。另一个护士把管子依次在采血机上安装到位,最后让她握紧拳头,在她左臂上擦了擦碘酒,熟练的将采血针刺入静脉,然后用棉球按住,最后依次用胶布固定好,只见红色的献血顺着复杂的塑料管流向了采血机。医生还很细心的拿来一条毛巾盖在了裸露的胳膊上,以免她着凉。
在从左臂输出血液的采集针相连的采集管一分为二,一根出血,一根回血,出血管上分出了一个支管,连接到一个很小的采血袋,流了大概几毫升血,护士就把这条支管减断并处理了,所有血液都直奔采血机。听护士说这部分采出的血是第二次采样用的,一般献血小板都需要两次采样,第一次是初采,这次是复采。
血液分离机不停的循环运转着,每次血液都经过分离机循环分离出血浆、血小板、血红细胞等,最后留下血小板,血浆和血液其他成分又输回到体内。缠在手臂上的气压袋,也随着机器的设定时而紧,时而松的配合着。分离出的血浆就挂在上面,是黄色的半透明状液体。机器上面挂着一袋白色透明的抗凝剂,它被自动地加入到血小板里;机器下面挂的袋子是分离出的血小板,也是黄色的,不过比血浆要颜色要淡一些,有些象米黄色。而血红细胞则留在中间的一个圆色的容器中,好像是离心机(这个忘了请教医生了。晕)。一个循环后,血浆和血红细胞都会自动再回流到身体里。血液采集时医生要求应该手握拳——放松——手握拳如此加快血液流速,血液分离机上亮灯的说明:第一是血液采集正常;第二个是血液采集有些断续;第三个是血液采集中断,即血流太慢,这时候应该手握拳——放松——手握拳如此加快血液流速;第四个是血液回流,手不再需要握拳,放松即可。
浣沙青青忍不住老想看看自己的血小板什么样的,可惜挂在下面看不到,呵呵。知道是黄色的后,她觉得很奇怪,问血不是红的吗?怎么会是黄的呢?(这个也忘记请教医生了。真晕...下次再问问吧。)
“不让吃鸡鸭鱼肉、豆类品、鸡蛋、油腻的东西、牛奶等类食物是为什么呢?”医生答复:“因为其中富含的高脂肪、高蛋白会混浊血液,影响采集的效果,不太容易清晰的分离血液。”“那么血小板是怎么分离出来的呢?”“血液分离机的原理是把血液中的血小板通过离心机分离出来。因为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质量是不同的,通过离心机的旋转分离血浆最轻在上层、血小板位于中间、血红细胞最重位于下层,因此机器需要把位于中间层的血小板抽取出来。”
浣沙青青虽然是第一次采血小板,但显的很从容,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由于天有些冷,回血的时候感到有些凉。医生拿来一瓶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让其服下,并根据她的情况,加快了采集速度,改为5个循环,因此不到1个小时就采集完了。对于循环的问题,医生这样解释:“血液分离机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随时调整,身体稍差的医生会减少循环的次数。循环次数越多分离出来的血小板纯度越高,当然因为有血液抗凝剂反应也就越大,反应就是最发麻,手发麻,不过这症状休息一会儿就可以缓解和解除。”到最后一个循环结束,血浆和血红细胞不断回流身上,由于回血凉,她感到冷,医生为此把回血速度减慢,以缓解她的反应。回血结束,护士依次停下机器,撕开胶布,拔下采血针头,并让她用消毒棉球按住胳膊上的针眼,过10分钟再贴上创可贴,整个采集过程终于完毕。采集结束后,她手有些麻,医生说这是由于抗凝剂产生的正常反应,让她躺着休息了会,血站的护士还给她拿来了热水,以减轻因为回血太凉造成的身上冷的情况。临走,血站发给她新的献血证,还送给她6袋酸奶和两把雨伞,以便补充和留做纪念。
浣沙青青这是第一次采集血小板,以前大学时候曾经献过两次全血。为了这次采集血小板,她自费大老远前后共坐公共汽车跑了三个来回前往血站,精神可嘉,她这种高尚的奉献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现在社会很多的不良现象令人无可奈何,但是一想到浣沙青青的这种高尚行为,一种无形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油然而升,真为能够认识到她感到荣幸。如果人人都能象她这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这个世界将会多么美好阿!
经过检验浣沙青青记数105,低于要求值110,有点贫血,不合格因此不能献,十分可惜。医生让她回去多吃点补血的食物,等补好了再来。
10月19日 星期三 浣沙青青经过22天的大补再次坐车前往济宁中心血站(这次不错凑公车去,不用再自己买票坐公共汽车了。呵呵),再次在二楼大厅填写采集成分血登记表,经过检查血压合格后,上三楼再次轧了食指一针检查血小板计数,这次不错,记数115合格了(比上次多了10,上次是105。)!看来经过这20多天的大补,效果还是不错的。
拿上计数合格单,然后又前往令一房间抽血初筛血是用一次性的5毫升的注射器在右臂抽取的,唉...又挨一针。(这些天连挨了四针了:去医院例行体检轧过一针验血;上次查计数挨了一针;这次检查挨了两针。下次采集还要再轧一针,胳膊快成蜂窝了阿!呵呵)
经检查合格后,护士让回去15天内等候通知再来采集血小板,临走前特别叮嘱,这段时间不要吃鸡鸭鱼肉、豆类品、鸡蛋、油炸类食品、牛奶等类食物,特别是在接到采集通知后,平常可以吃。(我晕...我上次采血小板的时候护士说这段时间都不可以,害我吃了好几天素,怎么不早说就接到通知后的几顿饭阿55555。)
10月20日 星期四 下午接到济宁中心血站通知,让浣沙青青明天去济宁献血小板!
10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浣沙青青做8:30去济宁的公共汽车,前往济宁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路上公共汽车司机违章而且还骂交警,被交警查住,开了罚单,耽误了不少时间。9点40到达中心血站,直奔二楼,领取表格后前往机采室,用单针离心机采集血小板。
走进机采室,把表格交给了前来的一位男医生,医生询问左臂还是右臂采集,浣沙青青选择了左臂(右臂刚轧了一针,当然选左臂拉,呵呵),在医生指引下躺在一个采血椅上,左手边就是采血机了。
浣沙青青脱下外套盖在身上,卷起袖子,露出左臂,放在椅把上,医生熟练的在她上臂缠上气压袋,然后拿来采集针相连的采集管。另一个护士把管子依次在采血机上安装到位,最后让她握紧拳头,在她左臂上擦了擦碘酒,熟练的将采血针刺入静脉,然后用棉球按住,最后依次用胶布固定好,只见红色的献血顺着复杂的塑料管流向了采血机。医生还很细心的拿来一条毛巾盖在了裸露的胳膊上,以免她着凉。
在从左臂输出血液的采集针相连的采集管一分为二,一根出血,一根回血,出血管上分出了一个支管,连接到一个很小的采血袋,流了大概几毫升血,护士就把这条支管减断并处理了,所有血液都直奔采血机。听护士说这部分采出的血是第二次采样用的,一般献血小板都需要两次采样,第一次是初采,这次是复采。
血液分离机不停的循环运转着,每次血液都经过分离机循环分离出血浆、血小板、血红细胞等,最后留下血小板,血浆和血液其他成分又输回到体内。缠在手臂上的气压袋,也随着机器的设定时而紧,时而松的配合着。分离出的血浆就挂在上面,是黄色的半透明状液体。机器上面挂着一袋白色透明的抗凝剂,它被自动地加入到血小板里;机器下面挂的袋子是分离出的血小板,也是黄色的,不过比血浆要颜色要淡一些,有些象米黄色。而血红细胞则留在中间的一个圆色的容器中,好像是离心机(这个忘了请教医生了。晕)。一个循环后,血浆和血红细胞都会自动再回流到身体里。血液采集时医生要求应该手握拳——放松——手握拳如此加快血液流速,血液分离机上亮灯的说明:第一是血液采集正常;第二个是血液采集有些断续;第三个是血液采集中断,即血流太慢,这时候应该手握拳——放松——手握拳如此加快血液流速;第四个是血液回流,手不再需要握拳,放松即可。
浣沙青青忍不住老想看看自己的血小板什么样的,可惜挂在下面看不到,呵呵。知道是黄色的后,她觉得很奇怪,问血不是红的吗?怎么会是黄的呢?(这个也忘记请教医生了。真晕...下次再问问吧。)
“不让吃鸡鸭鱼肉、豆类品、鸡蛋、油腻的东西、牛奶等类食物是为什么呢?”医生答复:“因为其中富含的高脂肪、高蛋白会混浊血液,影响采集的效果,不太容易清晰的分离血液。”“那么血小板是怎么分离出来的呢?”“血液分离机的原理是把血液中的血小板通过离心机分离出来。因为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质量是不同的,通过离心机的旋转分离血浆最轻在上层、血小板位于中间、血红细胞最重位于下层,因此机器需要把位于中间层的血小板抽取出来。”
浣沙青青虽然是第一次采血小板,但显的很从容,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由于天有些冷,回血的时候感到有些凉。医生拿来一瓶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让其服下,并根据她的情况,加快了采集速度,改为5个循环,因此不到1个小时就采集完了。对于循环的问题,医生这样解释:“血液分离机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随时调整,身体稍差的医生会减少循环的次数。循环次数越多分离出来的血小板纯度越高,当然因为有血液抗凝剂反应也就越大,反应就是最发麻,手发麻,不过这症状休息一会儿就可以缓解和解除。”到最后一个循环结束,血浆和血红细胞不断回流身上,由于回血凉,她感到冷,医生为此把回血速度减慢,以缓解她的反应。回血结束,护士依次停下机器,撕开胶布,拔下采血针头,并让她用消毒棉球按住胳膊上的针眼,过10分钟再贴上创可贴,整个采集过程终于完毕。采集结束后,她手有些麻,医生说这是由于抗凝剂产生的正常反应,让她躺着休息了会,血站的护士还给她拿来了热水,以减轻因为回血太凉造成的身上冷的情况。临走,血站发给她新的献血证,还送给她6袋酸奶和两把雨伞,以便补充和留做纪念。
浣沙青青这是第一次采集血小板,以前大学时候曾经献过两次全血。为了这次采集血小板,她自费大老远前后共坐公共汽车跑了三个来回前往血站,精神可嘉,她这种高尚的奉献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现在社会很多的不良现象令人无可奈何,但是一想到浣沙青青的这种高尚行为,一种无形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油然而升,真为能够认识到她感到荣幸。如果人人都能象她这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这个世界将会多么美好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