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故偶然想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找起其出处于是找到了下面这篇文章,才深得“沧浪之水”其意:
偶然翻开屈原的《楚辞》,看到那篇著名的,但我不曾读过的《渔父》,看到里面屈原的抱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渔父丢下这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唉乃一声划着小船漂然而去。看了这,我才明白“沧浪之水”的深意。
“沧浪之水”是比喻天下时局。“水清”是比喻太平盛世,“水浊”是比喻动乱之时。缨是帽子上的缨络,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封爵,参与政事。而与之相对的,“濯我足”就是指保全自身,不问世事。整句话的意思是,当水清澈的时候,就用来洗帽子,洗衣服;当水浑浊的时候,就只能用来洗脚。这是生活的常识,也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天下安定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大胆的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是天下动乱的时候,人们就应该韬光养晦,不能盲目出风头。正所谓“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水清时濯衣,水浊时濯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随从事宜,不能执于一端。可是,尘世间万般滞重,这种既高尚、不与时俗同流合污、又能与世相容的一种旷达心境,古往今来几人能够做到? 虽向往之,实不能也。
附:《屈原·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622f9d010004xu
偶然翻开屈原的《楚辞》,看到那篇著名的,但我不曾读过的《渔父》,看到里面屈原的抱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渔父丢下这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唉乃一声划着小船漂然而去。看了这,我才明白“沧浪之水”的深意。
“沧浪之水”是比喻天下时局。“水清”是比喻太平盛世,“水浊”是比喻动乱之时。缨是帽子上的缨络,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封爵,参与政事。而与之相对的,“濯我足”就是指保全自身,不问世事。整句话的意思是,当水清澈的时候,就用来洗帽子,洗衣服;当水浑浊的时候,就只能用来洗脚。这是生活的常识,也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天下安定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大胆的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是天下动乱的时候,人们就应该韬光养晦,不能盲目出风头。正所谓“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水清时濯衣,水浊时濯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随从事宜,不能执于一端。可是,尘世间万般滞重,这种既高尚、不与时俗同流合污、又能与世相容的一种旷达心境,古往今来几人能够做到? 虽向往之,实不能也。
附:《屈原·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622f9d010004xu
前一篇:古筝协奏曲《陆游与唐婉》
后一篇:帮朋友发挥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