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27万了,与金融时报及华尔街日报记者聊天
(2009-03-28 08:14:25)
标签:
中国不高兴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杂谈 |
昨天上午见的是《金融时报》记者。这位女记者是德国人,能以极快的语速说中文。她反复提到的一点是新华社发的一篇说《中国不高兴》卖得不好的消息,问我这是为什么?。我说这是转发《新京报》的一篇造谣文章。但她坚持问新华社为什么要转发这篇文章。我说,大概新华社是想两头押宝吧?她说不对,据他们对于新华社领导体制的了解,新华社这么做不可能是两头押宝。其实后来我听明白了,这位女记者是想说:新华社这么做,是不是上层授意,叫他们发这样的消息来蒙老外,表明中国人并没有太强的民族主义?我还是认为,这是想太深了的阴谋论,其实迄今为止,我们尚未听到任何来自上层的压力。另外值得一提是,这位女记者说:我仔细看了这本书,其实这本书与其说是批评西方的,还不如说是批评中国自己的问题的。我说:你说得太对了,一听就知道你仔细看书了(她的那本书确实到处画了密密麻麻的线,夹了无数的纸条),中国的许多骂我们的人却说,我们只敢骂外国人,不敢批评中国自己的问题。
下午见的是《华尔街日报》记者。他们一共来了三位,其中一位是我十几年的老朋友,普利策奖获得者,把同去的两位学传媒的女孩羡慕得不行。这三位美国记者幽默感太好了,所以聊天过程中不断大笑。他们的案头工作也是做得不错的,书里也都密密麻麻夹上纸条,纸条上部写着密密麻麻的英文提示。这种敬业精神还真是值得年轻人学习。我提到中国那些崇美知识分子是怎么描绘美国人的,他们听了不断摇头,最后哈哈大笑,说美国人其实都很差劲,但我自己是例外,我自己真的有他们说得那么好。那位普利策奖获得者说:过去美国人听不得批评意见,但现在美国人其实很听得进批评意见,因为毕竟是美国把事情搞坏了嘛。他们问我为什么批评奥巴马?我说我这可是为你们着想。他们说,那要是为中国着想呢?我说:那奥巴马上台是挺好的。他们问:为什么?我说,因这样你们就会弱了嘛。他们哈哈大笑。
很多奴青们说我们代表不了中国。我们也认为我们代表不了,起个“中国”字头的名字,只不过是一个虚词。可西方媒体非要让我们代表中国。他们这是故意找阴暗面,心怀叵测。可这样一来,伤了很多想自己代表中国的奴青们的心。不过这赖不到我们的头上,你们找你们的洋主子抱怨去吧。
《中国不高兴》已经加印到27万了。最后印的5万册要星期一才能到货。我看到共和联动的那个女孩在到处回收公司员工自己手里的书,供最紧急的赠书之用。有些地方有脱销现象,故此有的朋友说在当地转不到这本书。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是到大的购书网买,这是有供货和正版保障的,但有些网站发货速度已经很慢了,需要等;一个是等到下周,新印的书将发往全国各地。新印的一批书的封面上的logo有变化(这是商业合作的需要),虽然变化非常细小,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但有的朋友关注版本,不喜欢后面加印的,那就要现在赶紧去买了,估计第一批还有剩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