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青衫之交、套磁等语源
王小东/文
XX:
考虑到当代发源的词汇的来源极不容易搞清,如果我们有人恰好知道其来源,哪怕只是其发展过程的一部分,真应该写下来让后人知道。我常和人提起的一个当代发源的词汇的来源就很有意思。这是个俚语,准确说是一组俚语:“磁器哥们”、“套磁”(微软拼音输入法中已是固定词组)、“我俩特磁”等等。这组俚语原本是北京话,现在已通行于全国了。可这组俚语是怎么来的?解释这组俚语的辞典都是错误的。它们都说这组俚语的意思就是来源于这个“磁”字,“磁”表示磁铁,磁铁有磁力,故此表示两个人的关系好。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最早这组俚语不是用磁铁的“磁”,而是用陶瓷的“瓷”。大约在我初中二年级以前,根本就没有这组俚语,有的是“铁哥们”、“我俩特铁”等说法。到了我初中二年级以后,开始出现“瓷器哥们”的说法,这原本是与“铁哥们”相对照,“瓷器哥们”是说两个人的关系不怎么样,一摔就碎,和现在关系好的意思正好相反。“他俩不怎么铁,也就是个瓷器”,是当时的用法。这个意思在“套磁”(当时就有这个说法,但写出来应该是“套瓷”)这个俚语中明显保留了下来:这个“套”字源于“套交情”,当然是指两个人原来根本没什么交情,为了某种利益而开始互相接近,所以“套磁”同样不是指两个人关系近,而是指两个人关系不咋地,为了某种目的,往往还是不咋地的目的,准备试探着狼狈为奸——那时候是这个意思,今天还是这个意思。不知道纪苏当时也在北京居住、上学,知不知道这个过程?如果不知道,那就说明这组俚语就发源于我居住、上学的地方,因为纪苏当时也在东城区,离我这么近都不知道嘛。这组俚语的这个发展过程我觉得挺有趣的,过去和一些朋友口头说过,今天写下来,想给更多的朋友看,希望能够为中国的语文尽一点绵薄之力,呵呵。
我的一个没有根据的猜想:“青衫之交”发源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