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尊重点历史 挺好

(2009-12-14 15:38:37)
标签:

花木兰

2012

神秘代码

影评

赤壁之战

娱乐

尊重点历史 挺好

突然间有了想写博客的冲动,无奈最忌几日过得实在是平平淡淡,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说的东西。

终于感冒了,一天打上几十个喷嚏,偶尔还晕一下。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体会生病的感觉。从小到大,没有感觉到照顾病人的辛劳,也没有感觉到被照顾的幸福。这应该是一种庆幸,庆幸于我和我的家人都是那么的健康。

有一点点的感冒发烧,也不能去游泳,我又不想把病毒传给他人,所以只能像小贝一样,花五元钱买张盗版碟了。

这一个伟大的故事,替父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中学课文,15年之后我依然会背诵开头部分。

电影《花木兰》也是从这个片段开始的。接下来,历史题材变成了身着古装的现代感情戏。

我不懂历史,也不知道花将军与拓拔氏是否有那一段峥嵘中的爱情。但用今人的视觉去诠释古人的爱情,卫冕有些唐突。《花木兰》如此,《赤壁之战》亦是如此。

北朝民歌中虽没有那段爱情的描写,但《三国志》中至少有“苦肉计”的叙说,不知道大导演们的做法是否会误解不懂历史的小孩子或异族。

我并不是排斥历史题材影片中插上一个感情的主线,因为古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柳永和李煜。我也相信花木兰不是个高大全的人物,但,凡是年轻人都有感情也有点不可理喻。有点生掰硬套,电影看多了,自然觉得这是一种模式化的东西。

有人说,你不喜欢看感情戏,那你给《花木兰》编一个更好的故事?对不起,那是电影导演的工作,我只是个看电影的。鬼都知道感情戏最好编。

写到这里又想到了几个外国历史题材片,片子大多还原了历史,但片中似乎看不到贯穿始终的爱恨情仇。

看到最后,我有些为去影院的人惋惜了。谁知道呢,哥看的不是电影,是跟恋人在一起的感觉。你还想去看呢,谁陪呀。

影视作品“篡改”历史在中国已是常事,这不单单是导演的无知,更多的是创作者的想当然,政府也有责任吧。

你说,都尊重历史了,看史记不就行了,谁还花钱看电影呀。

我说,电影是一种表达历史形式,表现形式是导演们钻研的东西。

我再说,如果没有好的故事,那尊重点历史,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