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木刺男孩”的故事(一)

(2007-01-20 19:04:39)

“木刺男孩”的故事(一)

 

     2004年本人年度最佳报道是《返京游客讲述海啸经历》,2005年的“年度最佳”就是这个了,2006年则是《逃跑父亲》一文。

 

     这个成功的报道有几个要素。一,病人的病比较离奇,他感染了国内罕见的真菌。二,故事比较感人,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孩子很漂亮,给人一种非救活不可的感觉。四,稿子写得煽情。天时、地利、人和……

 

     这个稿子要得意于赵博主任,当天下午5点多,他看了一眼热线,看到男孩得怪病没钱治,他特希望能救活这个孩子,马上派我去采访。线索人只知道这个孩子头有病,小名叫乐乐,在北大妇产医院住院,其他信息全然不知。

 

     我的老天,仅凭这点信息让我在一个大医院里找人,比海底捞针的概率也大不了多少。根据从业半年来积累的经验,我还真的找到了这个小朋友。当天他父母走在医院,母亲很悲伤,父亲似乎没有任何表情,似乎这件事不是发生在他家里一样。

 

     我一直在想,我们报道出这件事情后能给他们一家带来什么?如果凭我的文字能让孩子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生活,那我再高兴不过了。如果有人捐助孩子,但孩子依旧离开人间,我做的只是给了孩子父母一个虚幻的世界,并且让读者为别人的事情流上一把伤心泪。我也曾听过父母放弃治疗带着孩子卷款逃走的事情,如果这样,我也只能辞职以谢罪了。

 

     采访很顺利,当晚十二点多,我在家里写完了稿子。通常情况下我是一个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的人,我会把稿子写完后再回家,但那一天我却选择了在家写,在夜深人静的环境里去写。我要用平淡的文字和精彩的故事去感动读者。

 

     此类稿子成功有几个要素:首先要有凄美或是精彩的故事;其次要有足以击倒读者的文字;第三,当事人的相貌也是唤起人们同情心所必须的;第四,还要有一个有着生活阅历的编辑。当这四点同时出现后,也就制造了2005年我的经典报道——木刺男孩。

 

----------------------------------------------------------

 

 

木刺差点要了孩子命 医生:木刺上的病毒极罕见

 

 

?/P>

木刺差点要了孩子命医生:木刺上的病毒极罕见(图)
  谷秀琴告诉记者,乐乐经常头疼,她只好给他按摩,时间一长她的手都肿了。

  四个月前的一天,家住内蒙古乌海市的四岁男孩乐乐(化名)左手心扎了一根刺,起初乐乐的妈妈把木刺挑出来后并没有在意。仅仅过了四个月,这根刺所携带的病毒已经危及到乐乐的生命。今年2月,乐乐来京就医。医生诊断:乐乐感染的病毒极为罕见,不过再有5万元钱就可能治好。但乐乐的家庭无力负担。

  玩耍时小刺扎了手心

  谷秀琴夫妇是内蒙古乌海市乌海煤矿上的普通工人,家庭月收入不到2000元。他们家住在煤矿附近的一套独院,四岁的儿子乐乐喜欢在院子里玩耍。2004年11月末的一个上午,谷秀琴正洗衣服时,乐乐说手心疼。“他说昨天手心上扎了一根小刺,我看到孩子左手手心红肿,有点溃烂,以为是刺弄的,就没放在心上,我以为挑出来就没事了。”谷秀琴说。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长的时间里,孩子身体很正常。2004年12月15日以后,乐乐每周都有发烧的症状。2005年2月19日早晨,谷秀琴发现儿子的右腿一夜间不能动了。她马上带孩子到当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建议她到大医院给孩子治疗。几经辗转,2005年2月28日,乐乐随家人来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女儿童医院。

  孩子:不用妈妈替我疼

  昨天上午,记者在医院儿科第四病房接诊室里见到了乐乐。乐乐躺在病床上,细小的右臂上插着输液管。妈妈谷秀琴趴在病床边,轻轻地给乐乐按摩头部,乐乐偶尔会喊疼但不哭。有时谷秀琴对孩子说,“让妈妈替你疼,好吗?”孩子说“不用妈妈替我疼”。乐乐实在疼了就咬牙挺着,谷秀琴就让孩子咬她的手,但孩子不愿意。

  大夫:病毒极为罕见

  目前乐乐的下肢已不能动,大小便不能自理,天天头疼、呕吐,只能靠营养液和药品来维持生命。由于天天输液,孩子四肢都已经红肿变形。乐乐的主治医生、儿童神经科主任医师常杏芝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发现其他人有过乐乐这种症状。

  为了查清乐乐的病因,医生在乐乐的颅骨打洞取出部分病灶组织做检查。医生检查出“外瓶霉属暗色丝孢酶菌”病毒。

  常大夫告诉记者,这种病毒极为罕见,一般生长在东南亚地区湿润的丛林和热带雨林中,主要是伐木工人感染病毒导致皮肤病。这种病毒一般在人体表面存活,但乐乐的大脑中枢神经染上这种病毒,染病原因至今还不清楚。

  父亲:承担不起医药费了

  常大夫告诉记者,病情确诊后,医院给他用进口药品,短短的3天里,孩子的病情便有很大好转,如果能这样治疗下去,用药一个多月以后,医院就可以给孩子做手术,乐乐就有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但这种药每天必须使用一支,每支一千多元,再加上其他的药品,乐乐的家长早已债台高筑,负担不起。医院已经减免了很多费用,能省的都省了。有资料表明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再有5万元,孩子就可能得救,但乐乐一家已经支持不住了。

  “现在我们的钱不多了,只能用60元一支的国产药品来维持。”乐乐的父亲崔建平说,孩子换了药以后,本来已经好转的病情又恶化了,孩子开始头痛,也不能吃东西了。

  母亲:陪孩子走到最后

  谷秀琴告诉记者,到现在她也不知道孩子怎么得了这种病,院子里除了一棵葡萄树外,没有别的树,院子外边也没有别的树。

  “我只留下回家的车票钱,其余的钱都给孩子看病,我不能扔下乐乐。”谷秀琴说,如果实在没钱了,她就会抱着孩子回老家,亲手抱着孩子,看着孩子慢慢离开这个世界。(马子越/文并摄)(
 
本文作者:马子越
联系方式:news_worker@sina.com (注:news与worker之间有下划线)
文章出处:blog.sina.com.cn/m/mzy
转载请告知作者并保留作者信息及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