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告别老师(下)

(2006-11-17 14:45:15)
刚才发的版样,特别是下边的32版,是我在信报两年时间里印象最深的一个版。有人把这个系列报道称为我的成名作,虽然没这么高,但我不否认这是我在信报的两年时间里最精彩的稿子。最终这个稿子获得了北京市好新闻二等奖。
 
这个漂亮的版是张慧娟老师做的,版里体现了一种女人特有细腻。
 
这是一个亲情类的稿子,最初几篇都是由刘金龙老师编的。金龙老师已经是孩子的父亲了,又是一个性情中人,编辑这样的稿子可谓游刃有余,稿子的成功有赖于他的梳理。
 
传说这个版见报后,金龙老师把它挂在了墙上,无论在记者眼里,还是在编辑眼里,这都是一个精彩。
 
2005年6月1日晚上10点,慧娟老师已经基本上编好了当天的32的版,这时我收到了一条消息,信报曾关注过的一个内蒙小男孩在自己的节日离开了世界。收到消息后我只写了类似讣告的百字小稿,随后某位领导表示,要做一个整版。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完成了采访和写整版的工作,这也是我来信报后最忙碌的一个晚上。编辑慧娟老师也开始整理她的思路,我们这里最能煽情的李江涛老师含着泪水写下了《告别花儿》的散文师……
 
很巧合的是,当天全天的天气都好,只是傍晚时分天空中飘起了乌云。大哥级的摄影记者王巍老师拉上俩同事爬到了鹏润家园的楼顶拍了张照片,更加成就了这个漂亮的版。
 
“六一儿童节”那天,乐乐在这样一个属于他的日子里,枕着别人送来的玩具离开了人间……每当我写起这样的文字,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
 
我唯一怒吼过的编辑是这位“慈祥”的姐姐。
 
呵呵,说她“慈祥”感觉有些显老,但她的脾气的确是最好的。我已经忘记那天是因为什么怒吼了,总之当时正在气头上,这位姐姐给我打了个电话,倒霉也就是她了。事后我给她道歉了,但是心里还是不太舒服。
 
我唯一观摩过的编辑也是他。
 
有段时间我们领导提议让我们跟几天编辑的工作,一是增加沟通,二是让我们锻炼一下,算是业务培训。我被排在了第一个,跟着慧娟老师。那段时间我也改过几个稿子,整理来说要好得很多。金龙老师也曾把我叫到楼上,一边批我一边给我改稿子,效果也相当好。
 
半夜里核定问题最多的也是她。
 
这与工作有关,慧娟老师编我稿子的次数是最多的,所以半夜打电话来核实问题也应该是最多的。但她每一次都很细致,有时候问的问题甚至让我都无言以对。细心的慧娟老师的确是给我扫了不少雷,相当感谢。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其实像我这样想法的人也有很多。我以前总说自己写好的稿子被宣传精神枪毙,慧娟老师做的版本也经常被晚上11点后来的宣传精神枪毙。
 
感谢她在技术上的帮助
 
……
 
前段时间她消失了些日子,昨天来报社向我们道别,晚上大家到西单金库向她道别,报社的领导也到了现场。我拍了很多她和她丈夫以及大家的图片,想在博客里发上一张,但最终还是否定了这样的想法。
 
有人说她解脱了,有人说她轻松了,有人说她终于离开了新闻圈子……无论怎样,她可以在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记者累,编辑也很累,祝福新闻战线上的同志们吧。
 
慧娟老师,常回信报看看。
 
过去、现在、将来离开信报的同事们,有时间也回来看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向老娘道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