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被误解的心理学——文字顺序会影响阅读么?

(2017-05-29 15:34:55)
标签:

文字顺序

阅读

分类: 转载文章

http://s3/mw690/001wYDrRzy7bs6UyG6S82&690

是不是很神奇呢?

有人觉得汉字是表形的文字,每个字都像一幅小小的画,所以容易记忆和辨认;而英文是字母构成的,看起来都一样,那么英文或者其他语言的文字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来看这个:

http://s1/mw690/001wYDrRzy7bs6WLFW8a0&690

你读懂了么?

好了,这样是否就可以认为文字顺序不会影响阅读呢?如果你这样认为的话,就有点武断了。下面来分析一下。

这是第一句话的正确顺序:“研究表明,汉字的顺序并不一定能影响阅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才发现这里的字全都是乱的。”一对比就会发现,原句并未被彻底打乱——不仅保持了词群的本来位置,首位的内容也大致未变,只有中间的字词颠倒了。

这是第二段话的原文:“Accordingto a research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it doesn’t matter in what order theletters in a word are, the only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first and lastletter be at the right place. The rest can be a total mess and you can stillread it without problem. This is because the human mind does not read everyletter by itself, but the word as a whole. Amazing! ”对比一下可以发现“打乱规则”:每个单词的首位字母不变,中间字母的“高矮”(如hg)位置和音节也大致未变。

我们看文字时,并不是逐字扫描的,而是自动化地扫视。实验发现,眼睛盯着一个字看时,余光可以扫到旁边的五六个字。阅读整段时,如果熟练,眼睛常会跨行阅读,跳跃前进。英文也是这样,读单词很多时候读的是形状,而非具体的字母组合。如果高矮字母的位置等基本形状不变,看到首字母就可以基本回忆起这个单词了。比如,你拿一个单词Chinse去问老外拼写对不对,他可能不会一个个字母去拼一遍,而是瞥一眼就觉得跟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你可能会说这没什么好问的,因为本来就是这样的。但心理学研究的常常就是大众司空见惯的事。要解释上面这种“跳读”现象,就要提到知觉的性质了。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同时,对于熟悉的事物,对整体的知觉会优先于细节成分的知觉。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和整体性—人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特性。

阅读时,大脑会按照记忆中的顺序,自动对文字排序,以熟悉的形式回忆并辨认。除此之外,上下文的语境也很重要。比如单看一个被打乱的词Cgtltonarons,可能很难认出,而放在句子里Cgtltonaronsto professor Wang!就好认多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你一定要对被打乱的内容很,熟,悉,才能迅速辨认(上面那两段话所用的字词都是日常用的高频词),如果换了不熟悉的古文就不好说了,本来读起来就要抠字眼的,重排一下就更乱套了。下面是小编自行打乱的一段古文(选自《离骚·涉江》),大家可以试读一下:

“余幼此好服奇兮,年老既而不衰。带长铗陆之离兮,冠切云崔之巍。明被月兮佩宝璐。世溷而浊莫余知兮,吾方高驰不而顾。”

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要费劲得多?因为离骚本身有很强的韵律性,且古文的语法和现代文有很多相反的地方,所以不太容易“正确地”打乱。(原文“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举这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只是为了说明,“文字顺序不影响阅读”这个命题的成立是有一定条件滴!现在我们看竖排、无标点的古籍很头疼,可古人看习惯了,“一目十行”的也很多。

眼动分析发现,人在阅读被打乱的句子时,阅读时间会延长,眼跳幅度变小,回视次数增加——这些指标均表明理解的难度增大了。同时由于增加了大脑加工信息的负担,人也更容易疲劳。所以下次做英文ppt时,尽量不要用大写和下划线表示强调喽,因为下划线和大写字母抹去了单词的形状信息,不利于认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