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许多人是从圣家族大教堂开始听说高迪这个名字的,我最早的印象是那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有一个老播放的伴随巴塞罗那奥运会主题歌过场短片,一个从圣家族大教堂尖顶掠过的镜头,给当时还是处男的我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当时觉得麦嘎得,怎么会有那么童话色彩的教堂,真正有机会站在教堂的下面,才真的能体会为什么高迪是个伟大的建筑师,这个他从1882
年开始主持的工程现在看来还是那么前卫那么神秘。

从我观赏的时间顺序来介绍,首先来到的是西面四座高塔下的受难门。

受难门的雕塑是对耶稣遇难全部过程的场景都有描绘,包括耶稣和他十二个弟子最后的晚餐;犹大以拥抱亲吻耶稣的方式向罗马士兵告密;耶稣背负着十字架走向刑场等等,如果你对圣经很了解的话这些典故都会通过浮雕一一展现,如果你不很了解的话起码也知道中间的门在十字架下的是耶酥。

耶酥俯瞰众生。

受难门中间最大门洞的雕塑。

对后人来说,耶稣生前就是神,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当时这位活着的神却不能被人们接受。遇难之前,耶稣还在告诫他的信徒们,不要采取报复行动,应该以善行来拯救敌人。结果他的言行没能感动任何敌人。当圣女贝洛尼卡用自己的头巾为耶稣擦拭脸上的血和汗时,耶稣把自己的脸印在圣女的头巾上,最后一次作为神,出现在众人面前。圣女依此向世人证实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结果不仅没有让人相信,罗马士兵更是残忍的用长矛刺向耶稣的右肋,耶稣终于被杀死了。

这是一幅群雕,其位置在受难门几层雕塑群的中间一排的中间位置。雕塑的作者苏比拉曲在画面的人群里,加进了一个现代人的头像,这位现代人就是高迪。作者苏比拉曲如同所有现代人一样,对高迪崇拜有加,把高迪的脸像加进雕塑,意在向高迪表达敬意。可见高迪在西班牙宗教、艺术和建筑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最左边这位。

耶稣的遇难。

犹大向罗马士兵告密的方式是拥抱并亲吻耶稣,使耶稣被捕并惨遭折磨和杀害的。因此有人说,耶稣信徒的后人亲吻即将下葬的亲人,表示对亲人热爱和尊敬的礼仪,就是从这里起源。注意后面墙上的九宫格,后面还会提到。

这些尖顶的装饰是否让你想起了一些似曾相识的植物?

教堂旁边的小房子也是高迪风格。

正在修建的是荣耀立面,建好之后同样有四根高高的塔。

旅行团进入教堂内参观是有时间段限制的,在等时间的时候看到旁边居民的活动场里有个娃很可爱,在我们快门卡卡作响的同时,这个娃的奶奶向我们做出了世界人民都理解的手势,欧元。

巴塞罗那的出租车都是这个样子的,我一度怀疑北京的屎黄色出租车就是某个拍板的人去西班牙旅游后定下来的。

这是最早的立面,诞生立面。反映了耶酥诞生的相关场景。

处女诞子的圣母玛利亚,从摇篮里抱出耶稣。摇篮的两旁伸出两个羊脑袋,这个出生在羊圈的穷苦孩子以后要拯救世人。我们可以看到天界的各路神仙吹拉弹唱不亦乐乎,为上帝的儿子欢呼。

为了表现被残暴无道的犹太国王希律下令屠杀的数以百计婴儿的形象,高迪还特地去找死婴,制成石膏模型,挂在工作间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见了都感到毛骨悚然。

教堂一层有一个展厅来专门说明高迪的设计理念,设计元素来自于大自然,高老师的话语又回荡我耳边“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

教堂内部的柱子分叉的地方都有这个构建,原来来自于树节,其实教堂内部的柱子就是仿照树干。

教堂内部的柱子。

像不像在树下仰望?

内部同样是未完工的工地。

入口的铁门密密麻麻的符号很神秘的感觉,门下部居然还有一把扫帚!难怪有人说高迪是最后的炼金术士,想起了哈利波特了吧。

还记得上文的九宫格吧,这里也有,每条直线上串着的四个数,相加之后的和都是33,这是耶稣受难时的年纪。

图中红色的数字相加都是33。

珍贵老照片,刚建教堂时的样子。

1896-1897。

最早建好的诞生立面。

高迪的力学模型,用小沙袋来作用力。

航拍看大教堂,基地范围就是一个街区单位。

以圣家族大教堂完成效果图作为本篇的结束。图中可以看出东、西、南三面各设计了一座宏伟的门楼,分别命名为诞生门、受难门和荣耀门,象征着耶稣的诞生、遇难和复活。每座门上均耸立着四座尖尖的高塔,十二座尖塔代表着耶稣的十二个信徒。东、西门之间的中心部位是一座最高大的尖塔,高达170米,顶部矗立着巨大的十字架,这就是代表耶稣本人的高塔。在它的周围还有四座略低的尖塔,代表着耶稣的四个福音士。在耶稣塔的北面,高度仅次于耶稣塔的是代表圣母玛利亚的尖塔。最终的圣家族教堂共有十八座高塔,分别代表着耶稣、圣母玛利亚、四名传教士和十二名信徒。
再次向高迪致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