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2019-03-27 09:54:39)
标签:

贾锋

上海同加建筑设计有限

二泉书院

邵宝

顾端文公祠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本博主去过的全国各地的《古代书院》文章随时更新,详见:我去过的全国各地的古代书院(一)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无锡惠山脚下的二泉书院,要比东林书院的历史还要悠久,甚至那副对联,最早也是源之于二泉书院。二泉书院,位于现今的惠山古镇,惠山寺的北面、寄畅园的西面,是无锡人邵宝在明正德十一年(1516)创办的,其创建年代要比后来的东林书院还早88年。
    二泉书院建于1516年,现已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从现在惠山上残存的海天石屋及听松坊书院遗址看,当时的范围很大。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这是我们无锡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说的就是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二泉书院的主人。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后人敬称其为“二泉先生”。而无锡的石门,位于无锡惠山的丛林间,是一处悬崖峭壁上劈出的一条隙缝,外观宛如双门合璧。传说中的石门深处藏有金银珠宝,只有邵宝知道怎么打开那沉重的石门。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据当年的无锡县志记载,邵宝是明代文学家,曾在江西、浙江等地为官,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他为人正直、居官清廉,人称“千金不受先生”,晚年他因得罪奸臣,于是告病辞官归隐家乡。回到无锡的邵宝,受秀美的惠山山水感召,便在惠山脚下的寄畅园旁创办了二泉书院,并在书院内讲学十五载,教授了无数门生,其业绩也被无锡的百姓所铭记在心。

是啊,二泉先生邵宝可真有福气,想不到他的书院在尘封了四百余年之后日前又重新修复开放了。只不过现在的书院已经听不到那朗朗的读书声了,只有那棵耸立在庭院中的老银杏和那些重见天日的珍贵碑刻似乎还在向人们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据史载,时有海天亭、超然堂、点易台等十五景。邵宝在此讲学11年,教导学生“道德至上,功名次之。”邵宝病逝后改为祭祀他的祠堂,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一次修复在清朝道光年间,但面目全非。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在这春光明媚,白玉兰盛开的时候,当你走进这座古朴的书院时,你会闻到缕缕的清香,难说是花香还是书香。走进门厅,穿过君子堂,远远地看到那立于高堂之中的邵宝像,不由让你肃然起敬。那些老屋使你想起过去,怀念童年。时光在屋檐中流过,春燕在梁架间呢喃。那些散落于厅堂、墙隅、亭廊之中的碑刻,真草隶篆,铁钩银划,记述着先贤的事迹,书院的兴衰,惠山的风光,刻画着先贤的遗容以及那些难懂的八卦图,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先贤的风采,体会到文化的力量,甚至能听到古人的脚步声……说不完的历史道不尽的风韵。冥冥之中,那潺潺的流泉在涧中倾泻,化作金石之声,游人到此访古探幽,回味无穷,正如邵宝所题:“涧石不随龙化去,云还与鹤归来。”一切都笼罩在霭霭山色,蒙蒙烟雨之中……
一、地图
无锡西门外锡山大桥旁惠山古镇内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二、顾端文公祠
而走进“藏书”门,就能进入了顾端文公祠,也就是顾宪成祠。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顾宪成,无锡东林书院的创始人。据说当年顾宪成是在邵宝的启发下,捐资重兴东林书院的,并在东林书院主持讲学,使书院名冠天下。顾宪成十分崇拜邵宝,尊称邵宝为师,在其去世后的第二年,顾宪成的后人即在二泉书院的旁建了一座顾端文公祠。
“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这足以看出顾宪成对邵宝的仰慕之情。而那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原来也就挂在顾端文公祠里,这幅对联一直陪伴着二泉书院。后来东林书院修复时,被取走挂于东林书院内。

三、入口
从惠山古镇的寄畅园旁门出来,过一道甬道,就是二泉书院。现在的书院旁立有“2002年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书院的门厅上悬挂一块“二泉书院”匾额,是咸丰年间邵氏后人书写的,蓝底金字,十分古典雅致。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古人的书院,并非现今人们看到的图书馆,虽说大多数书院也会典藏许多珍贵的书籍。但其主要功能,还在于讲学、布道,类似于现代的高等学府,只是其规模小众一些。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四、内院
走进二泉书院,潺潺流水、叠山理石、轩廊碑匾,古朴之风与文化韵味扑面而来,古代人造园的匠心随处可见。书院现存的主体建筑,都是在晚清时期修复的,三进两院都是硬山顶带风火墙样式。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进门左右两侧门楣上砖刻着“洗砚?藏书”,其典故出于江西白鹿洞书院。据说这和邵宝当年曾主政白鹿洞书院有关,同时也点明了这座古代私家书院最重要的功能。
而类似的门楣砖刻在书院内还有很多,如在书院内的君子堂、超然堂及碑廊顶端的“月堀?天根”“吟松?咏竹”“观象?吞爻”等,都源自邵宝读易经后的深刻思考。并且这些门楣据说还是书院原十五景的景名,则是如今十五景已鲜见,人们只能通过这些名称来遥想书院当年的绝佳景致了。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步入“洗砚”门内,寸步之大,芭蕉绿竹掩映下有一块太湖石,顶端刻有一凹砚池,池内一汪泉水,以此来表达“洗砚”之意;
五、君子堂
二泉书院的正中有一座君子堂,它原本是书院的讲堂,据说当年邵宝就是在此讲学15载,聚徒授业、著书立说。现今堂前悬挂着一幅对联:“疏许立身一饭心常悬北厥,功存谙学半弓地已辟东林”,道出了邵宝与东林书院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二泉书院”被冠以“东林先声”,也是由此而来的。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六、碑廊
沿君子堂旁的斜坡蜿蜒而上,是一条长约40米的长廊。走在长廊里,可以看到在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块碑刻。碑刻上的字迹或娟秀、或苍劲,各有神韵在其中,这些都是邵宝的门生们撰写的。据说这些石刻百年来一直掩埋在书院的墙缝地下,直到上个世纪末整修书院时才陆续被发现。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七、享堂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走过君子堂,来到享堂,门联上的“涧石不随龙化去,岭云还与鹤归来”,系邵宝亲笔手迹,出自邵宝“题十贤祠”诗,寄托了他超然世俗、寄情山水的人生愿望。堂内还有一尊邵宝像,身穿红色大袍,手执朝板,眼望远方,仿佛穿越历史在沉思,后面的“真士夫”匾额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八、“点易台”
书院的最高处还有一座亭台,叫“点易台”。四百多年前,邵宝就是在此台上静坐点读易经,俯察仰观,在天地之间追求学问之真谛。而二泉书院附近的拜石亭中,还留存有一块邵宝亲笔手书的《点易台铭》四面碑。古老的碑刻,上面都是历经岁月风霜的痕迹,仿佛在述说着书院四百八十多年的故事。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九、易情轩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十、内院
站在二泉书院看周围的古树石墙、轩亭流水,仿佛可以听到480多年前,潺潺泉水在涧中流泻,化作金石之声。而雕花窗格的厅堂内,学子们正与先贤诵古论今,郎朗读书声渐起,从岁月尽头遥遥传来。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一座书院,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传承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即便是480多年后的二泉书院,依旧是无锡人读书的一处圣地。
十一、出口
“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无锡二泉书院(市保)-2012.12.8

本博主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本博主相关博客总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分类相关文章随时更新;  详见各类分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总目录

           中国古建筑有关旅游景点相关目录

           徒步穿越名山大川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分类目录

        全国各地高铁站总目录

        全国各地机场航站楼总目录

          宇宙生命探索相关文章目录

本博主有关江苏苏州旅游景点相关文章(随时更新,详见:江苏苏州相关的旅游博客文章目录):

本博主有关江苏旅游景点随时更新:江苏旅游的相关博客目录相关文章如下:     

  南京:

       2011年2月5日(年初三)实拍南京2011年中国.秦淮国际灯会

       2011年2月6日(年初四)夜拍南京夫子庙灯会

       2011年2月6日(年初四)实拍南京江南贡院

       2011年2月6日(年初四)实拍南京瞻园

       2011年2月6日(年初四)实拍南京朝天宫南京城市史特别展(上);

       2011年2月6日(年初四)实拍南京朝天宫圣塔佛光阿育王塔特别展

       2011年2月6日(年初四)实拍南京朝天宫

       2011年2月5日(年初三)夜游南京秦淮河

       2011年2月5日(年初三)夜拍南京武定门

       2011年2月5日(年初三)实拍南京南唐城墙.伏龟楼史料陈列馆

       2011年2月5日(年初三)夜拍南京中华门 瓮城

       2011年2月5日(年初三)实拍沪宁高铁G7024上海到南京

        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

        金陵古街(年初二)--江苏南京高淳老街-2015.2.20

        高尔夫会所午餐(初二)--南京香阳楼绿博园高尔夫店午餐-2015.2.20

        南京奥悦滨江假日酒店8618(初一、二)-2015.2.19.20

        千年天然岩石鬼脸城--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初一)-2015.2.19

        设计待改进的南京钟山老年康复医院(钟山颐养园)-2015.3.3

       “零换乘”的亚洲大火车站---南京南站高铁站-2013.3.26

         南京朝天宫圣塔佛光阿育王塔特别展(年初四)-2011.2.6

         出入长江的必经之路--江苏南京城墙仪凤门(明)(国3)-2018.5.2


 溧阳:

        拍记江苏溧阳天目湖十思园-2011.10.8

        拍记江苏溧阳天目湖涵田度假村酒店(五星)3709#-2011.10.7

        拍记江苏溧阳天目湖宾馆(五星)品尝天目湖砂锅鱼头-2011.10.7

 扬州:

       品扬州陈记菜馆教场店超好农家菜晚餐-2012.6.2

      探访扬州富春茶社-2012.6.2

      扬州(明)《四望亭》--2012.6.3

      扬州(明)《文昌阁》-2012.6.2

      探寻鉴真传经授戒的扬州(南朝)《大明寺》-2012.6.2

      体验多元文化、放松扬州19122012.6.2

      漫步扬州千年古街东关街--2012.6.2

      到扬州东圈门街看盐商豪宅--2012.6.3

      逛清代扬州的盐商的私家假山园林《个园》-2012.6.3

      扬州古运河水上观光游夜景-2012.6.2

      看扬州《何园》(上)--东园--2012.6.3

      看扬州《何园》(中)--西园--2012.6.3

       看扬州《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扬州新建花局里历史老街区-2012.6.2

       扬州南门码头遗迹夜景-2012.6.2

       扬州清代典型盐商豪宅--《汪氏小苑》--2012.6.3

      扬州(西汉)《琼花观》-2012.6.3

      扬州(隋唐)《瘦西湖》-2012.6.3

      扬州(清)御码头-2012.6.3

      扬州(东晋)《天宁寺》康熙乾隆驻跸行宫-2012.6.3

      扬州(清)《朱自清故居》-2012.6.3 

              扬州古建筑(未开放)--2012.6.3

       清代扬州八大名刹之一------扬州高旻寺-2013.3.23

      鉴真和尚数次东渡出发地--扬州文峰寺及文峰塔(明)(省保)-2013.3.23

 无锡:       

       无锡张闻天旧居--2013.11.11

       无锡太湖享受VIP吃住查一站式体检--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2013.11.11

       中国十大名园之山麓别墅园林--无锡寄畅园--2012.11.8

       无锡首位“商人”无锡祝大椿故居(清)(省保)-2012.11.25

      中西结合的庭院式开放格局的官宅“钦使第”(上)——无锡薛福成故居(清)(国保)——2013.11.11

      中西结合的庭院式开放格局的官宅“钦使第”(下)——无锡薛福成故居(清)(国保)——2013.11.11

     “道德至上,功名次之。”--无锡二泉书院(明)(市保)-2012.12.8

      乾隆皇帝礼佛--无锡惠山寺(南北朝)(省保)-2012.12.8

 太仓:  

    浏河古镇:

      遗存元代建筑木构件的太仓浏河天妃宫--2013.11.23

      百岁丹青大师朱屺瞻年轻时的画室-太仓浏河梅花草堂-2013.11.23

     “中国的居里夫人”的归宿地--太仓浏河吴健雄墓园-2013.11.23

      打响上海的地方--太仓浏河新闸桥-2013.11.23

      清康熙十年的老浮桥与水带桥--太仓浏河老浮桥--2013.11.23

      明代在长江口抗倭的古战场--太仓浏河戚继光台--201.11.23

     长江一线天--太仓浏河望江亭--2013.11.23

     通江门户--太仓浏河套闸桥与浏河节制闸--2013.11.23

     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太仓浏河老街明清老街--2013.11.23

     太仓浏河古镇中国人民银行浏河支行旧址-2013.10.23

    浏河古镇旅游景点大全--2013.11.23

    沙溪古镇:

    江南园林--太仓沙溪乐荫园-2013.11.24

    太仓沙溪古镇四古桥--庵桥--2013.11.24

    太仓沙溪古镇四古桥--义兴桥--2013.11.24

    太仓沙溪古镇四古桥--永新桥(亭子桥)--2013.11.24

    太仓沙溪古镇四古桥--新桥(利济桥)--2013.11.24

    太仓沙溪古镇三新桥--陈搏桥--2013.11.24

    太仓沙溪古镇三新桥--四清桥(老陈搏桥)--2013.11.24

    太仓沙溪古镇三新桥--候场桥--2013.11.24

    枕河人家--太仓沙溪古镇--2013.11.24

    清乾隆精美木雕建筑--太仓沙溪龚氏雕花楼-2013.10.23

    江南古镇“小白楼”--太仓沙溪吴晓邦故居

    江南古镇太仓沙溪名人故居--陆京士故居

   城厢镇:

   --太仓弇山园--2013.11.24

   古园新建--太仓南园-2013.11.24

   明代高官官宅太仓.张溥宅第2013.11.24

   四代一品、两代鼎甲、明代首辅王锡爵故居--太仓王锡爵故居及赵孟頫书法碑--2013.11.24

   元代单孔石拱桥皋桥----太仓元代石拱桥-2013.11.24

   元代三孔石拱桥州桥----太仓元代石拱桥-2013.11.24

   元代三孔石拱桥周泾桥----太仓元代石拱桥-2013.11.24

   元代单孔石拱桥金鸡桥----太仓元代石拱桥-2013.11.24

   元代三孔石拱桥井亭桥----太仓元代石拱桥-2013.11.24

   “天下粮仓”---太仓城厢镇致和塘-2013.12.2;       

常熟:

   江南苏式彩绘的代表作常熟翁氏故居綵衣堂2013.11.17

   清朝两朝帝师的江南官宅常熟翁氏故居2013.11.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