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一街--江苏连云港灌云西长街大石桥(清)(市保)-2017.9.12
本博主去过的全国各地的《古桥》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古桥(一)
熟悉的人知道,这一桥一街,已经陈旧得有些破败,快要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已经公布西长街大石桥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长街另一个古老的外显特征,那就是街西头的大石桥。
西长街的西门外有一条山前河,阻隔了人们通往大伊山风景区。清朝咸丰九年,伊山首富王卫桓在街西的河面上建造了一座桥。因为这座桥的桥柱、桥栏、桥面、桥拱都是全石结构,浑然一体,故称“大石桥”。
在石桥建造时,在桥头还造了一座城门。城门也是全石结构,半开圆形,高5米,城门上的横条石上刻有“守望门”三个楷书大字。西城门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只遗存30余米长的城墙地基。
因年久失修,大石桥破损严重,1953年进行一次修缮。修缮后的石桥长38米,宽7米,桥身用49块青石巧妙铺成,桥头各竖19根半人高石柱,跨度达15米。今天,我们看到的大石桥,已改变了原桥的原始形态。
长期以来,伊山人对大石桥始终暗恋心底,怀有深厚的敬仰情结。解放军少将王林回乡时特地观瞻了大石桥,他站立桥上,抚摸桥栏,无限深情地追忆起1942年夏夜,从大石桥跨过、走向革命队伍的情景。
2010年6月11日,连云港市政府把伊山的大石桥确定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并在西桥头竖石牌标明。
今天,伊山那些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人,每当踏上大石桥,不禁油然产生对她的无限追思。大石桥,是伊山人寻幽怀古的见证。
石桥整个桥体由石头垒成。东西长约40米,宽6米,桥两边各竖19根半人高石立柱,连接石立柱的是长约2米的双长条石,作为桥栏。桥主拱跨度约15米,两头又各有一附拱,皆由石头巧妙垒砌。桥面铺长块青石,与桥栏,桥柱,桥拱浑然一体,呈圆狐形横卧在弯弯曲曲的山前河上,显得精巧古拙,让人联想起古代有名的赵洲桥。除了桥东立柱与栏杆略有损坏外,其他地方保存得相当完整。这方圆百里的县域之内,应是独一无二的存留了。她静静地呆在那儿,如一位任劳任怨的奴仆,默默无闻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见证着小城的沧桑变迁。
石头是最真实最自然的材料,石板桥的美和价值就在这里。寻幽怀古的情绪经常促使我来到桥上走几步,抚一抚桥栏,摸一摸桥柱,每次总是留连不已,不忍离去。我感觉我的魂都在这了,好比多情的人暗恋着渴慕心底多年的偶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