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2016-10-14 06:11:11)
标签:

定州贡院

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

上海同加建筑设计有限

贾锋

影壁、大门、魁阁号舍

    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本博主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本博主相关博客总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分类相关文章随时更新; 详见各类分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总目录

                        中国古建筑有关旅游景点相关目录

                       徒步穿越名山大川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分类目录

                       全国各地高铁站总目录

                      全国各地机场航站楼总目录

                      宇宙生命探索相关文章目录

    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民间称为考棚。自明朝以来,定州隶属真定府。
   定州贡院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科考场所定州贡院,位于定州市区中山东路北200米,东距京深高速公路2公里。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为考取秀才、贡生之所。道光十二年(公元1822年),州牧王仲槐劝捐于民,展拓场地、重修、增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考场。之后历经修缮保留至今,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贡院平面呈方形,占地2.21公顷,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号舍、魁阁两组建筑组合而成。号舍以山面为正面。魁阁在号舍南面,正中攒尖顶,两侧依次降低,形成奇特外观,成为定州贡院的突出特点。魁阁中的二层阁楼,是供奉“魁星”的地方。大堂紧挨着号舍的北面,是考生交卷、考官封卷的地方。后楼是考官观看武生比试的地方,兼做住宿用。
    定州贡院其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庄严雄伟,既体现了清代建筑特点,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贡院建筑群为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现保存有中轴线上文场部分的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5座主体建筑,东西对称的建筑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坐北朝南依次为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等主要建筑,东侧武场区原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等建筑,每座建筑自成院落,院落间按使用需要或多或少地建有一些附属建筑,大门外还建有兵房,执事仪仗房等以壮观瞻,整个建筑布局有张有弛,富于变化。现保存有中轴线上文场部分的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5座主体建筑,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进入贡院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2丈、长6丈气势雄伟的影壁,为当年揭榜之处。穿过三开间大门,两棵枝干虬劲的古槐郁郁葱葱笑迎宾客,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定州亲手所植。魁阁号舍是贡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最南间魁阁为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翘起的翼角如鸟似翼,如翼似飞,结构严谨复杂,与出三檐硬山卷棚顶形式的号舍相连,构造独特别致。之后的大堂、后楼为考官办公、住宿之所,构件精雕细琢,体现出我国古代匠师们高超精湛的技艺。后楼又称“揽胜楼”,登临其上,俯瞰贡院全景,更能体味出学子们金榜题名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心情。
   贡院的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别具一格,显示了清代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行置其中,既可领略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落,又可想象当年宏大的考试场面,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
  定州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到清末一直是定州及附近地方秀才和贡生考试的地方。科举考试被废除后,定州贡院转为它用,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地方残破不堪。
 为保持贡院原有风貌,使其作为反映科举制度的一个见证保存下来,国家文物局下拨专项资金对贡院进行修复,同时定州市也投入配套资金予以支持,历经六年对其主体工程进行了修缮。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日前会同河北省专家组,对贡院内的砖瓦、施漆用料、古建筑风格、复原修建等工作进行了核查验收,对定州贡院能按照国家相关《文物法》规定复原该古建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至此,中国北方唯一“秀才考场”终于原貌再现。
目前,定州市文物部门正在进一步完善贡院内的配套设施,并积极筹备布展前期工作。届时,修缮复原的定州贡院将成为该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清朝以来,定州隶属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前后管辖曲阳、新乐、无极、深泽等县。原先每逢岁科文武两考,所居定州区域之考生,俱到真定府应试。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往来甚难。王大年到定州任知州后,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经请示约乡绅数十人靠众人捐款,创建了定州贡院。道光12年(1833年),定州牧王仲槐对已破败不堪的贡院筹款重修,使贡院旧貌换新颜,成为定州一景。
  科举考试废除百年,遗迹保留下的不多,在我国北方也就这一处贡院保留较为完整。科举考试实行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体现了一种公平与公正。它渊源于汉,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年。它直接替代和否定了汉代实行的选官察举和征辟制以及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之有机会和条件当官。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土、数百万名举人,对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
    定州贡院是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地方,而且具有文武两科考场。终清一代定州共中得文武举人227人之多。曾盛名于清未明初的冯玉祥老师王瑚被称为天下“天下第一循吏”者,也就是23岁在定州贡院中举后,进京考中进士的。人称有事无事奏三本的郝浴,也是先在这里考取举人,后又进京参加考试的。
文武考场兼备为全国独有
    提到贡院,大家想到的一般是文化考试。然而,定州贡院文物保护管理处张立告诉记者,定州贡院的另一独特之处是,“它既有文考场也有武考场,文武考场共存,这是全国唯一的文武兼备的贡院了。”
     目前,大家能看到的是当时的文考场,张立进一步介绍说,据资料记载,武考场也叫外场,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和跑马道。在定州贡院的进一步修缮计划中,会在现址东侧投资约600万恢复建设武考场。
   据了解,在清代,经由定州贡院武考场走出去的,就包括邢敦行和邸飞虎两名武状元。
   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都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孙中山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称其“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定州贡院建于何时,清雍正以前,每逢朝廷对生员进行岁试和科试,定州区域的考生都需要到真定府 (今正定县)应试。“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考生往来非常困难。”在雍正二年(1724年),定州升为直隶州,管辖范围包括如今的曲阳、新乐、深泽和无极等地。狄云兰说,为了让周围考生不再奔波去真定府考试,乾隆三年(1738年),定州当时的州牧王大年动员乡绅集资捐款修建了定州贡院。
   道光十二年(1822年),州牧王仲槐劝捐于民,拓展场地,重修、增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考场。作为院试考场,原本的定州贡院规模比现在要大,“那时候分为文武两个考场,西为文考场,东为武考场。既可以考秀才,也可考武生。”
    定州贡院位于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定州贡院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科考场所。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为考取秀才、贡生之所。道光十二年(公元1822年),州牧王仲槐劝捐于民,展拓场地、重修、增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考场。到清末一直是定州及所属曲阳、新乐、深泽等县秀才和贡生考试的地方。科举考试被废除后,定州贡院转为它用,由于年久失修及文革时的破坏,部分地方残破不堪,部分地方残破不堪,现国家文物局拨专款修缮,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贡院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占地面积 22150.7平方米,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现保存有中轴线上文场部分的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5座主体建筑,建筑规模宏大,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东侧武场区原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等建筑,每座建筑自成院落,院落间按使用需要或多或少地建有一些附属建筑,大门外还建有兵房,执事仪仗房等以壮观瞻,整个建筑布局有张有弛,富于变化。
一、地图
定州贡院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东大街草场胡同。市内交通:在定州火车站乘1路公共汽车到定州中学东边下车北行100米即到。在京深高速公路定州出口西行2公里即到。自驾交通:在京深高速公路定州出口西行2公里即到。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二、门票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三、影壁
     进入贡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2丈、长6丈气势雄伟的影壁,为当年揭榜之处。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考官阅卷完毕后,会在贡院大门前的影壁公布成绩,即揭榜。榜文的写法很讲究,以中试考生考号排列成圈状,中间一个“中”字,取“贵”字上半部字形,寓意高中就能带来富贵。每次考完发榜时,都要鸣炮奏乐、高搭架梯,由当时州内书法最好的三五个人来书写。此时是不允许旁人观看的,只有等到兵丁高呼“发榜”后,四周的人群就上前寻找自己或自家学子的姓名。人们都期待自家学子能上榜,因为一旦上了榜,就是取到了生员资格,也就是秀才。几天后,等差役将捷报送至考生家中,考生便成为县学和府学等官办学校的学生。
四、大门
定州贡院的大门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定州贡院门前的石狮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五、一进院
    穿过三开间大门,两棵枝干虬劲的古槐郁郁葱葱笑迎宾客,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定州亲手所植。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六、魁阁号舍
    魁阁号舍是贡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最南间魁阁为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正中攒尖顶,两侧依次降低,形成奇特外观,成为定州贡院的突出特点。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6.1、魁阁檐角别致如鸟欲飞
  在魁阁号舍,作为贡院的主体建筑,魁阁为道光十四年时,由州牧王仲槐重修贡院时增建。从稍远处看,该建筑犹如一只鸿雁,欲振翅高飞,凌空翱翔。其建筑结构也十分奇特,整体建筑为半四角攒尖顶结构,全貌呈品字形罗列。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魁阁正中攒尖顶,两侧依次降低。从侧面看,建筑殿脊叠涩,四层出檐,那些翘起的翼角如鸟出翼,欲展翅飞翔。建筑的结构,看似复杂而又不失严谨。魁阁与号舍如此相连,构造独特别致。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6.2、“魁星”
  魁阁中的二层阁楼,是供奉“魁星”的地方,与出三檐硬山卷棚顶形式的号舍相连,构造独特别致。在中间的阁楼上,一尊魁星像十分显眼。相传,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他的形象是取“魁”字会意而做,“一脚翘起如魁字的大弯勾,一手执笔若点状,以示点中了合格的士子。”
魁星点斗,是文运兴旺之兆,所以清代的学子们对这尊神像毕恭毕敬,每当开考之前,学子们都要携香烛供果前来拜祭。
定州贡院魁楼里的的魁星像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6.3、  定州贡院的考场
   院试需考一天,午饭自备,清代的科举考试时期,定州管辖的曲阳、新乐、无极、深泽等县的学生需先在本县通过县试,再到定州贡院参加府试和院试。中试者(即秀才)将到省城参加乡试,随后才是到北京参加会试和殿试。
  作为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考试,定州贡院的院试十分严格。考生需先在门口点名,经过搜身后方能进场。“由于当时考试需要一天的时间,午饭需考生自备。”
   在通过大门后,两棵郁郁葱葱的古槐树引人注目。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期间路过定州,到贡院来慰问考生时,亲手栽下这两棵槐树以示纪念,并供考生小憩纳凉。如此算来,这两棵槐树的树龄已经有260多年了。
在大门检查搜身后,考生会经过二门,进行复查。随后,考生进入考场— 号舍。号舍内部十分宽阔,里面的考场分左右两侧。在其中一侧,记者还看到了当年考试用的桌子等用具。在考生答卷期间,差役也会巡逻,以防考生作弊等问题。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作弊马甲”内写满文字
    据史料记载,始建于1738年的定州贡院,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定州贡院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定州贡院大堂展示着很多当年科举考试实物。除考试用桌子外,大堂内陈列的物品也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在一展柜中,展示有一份考进士的卷子,考生名叫杜鄂。考卷通体干净整洁,字体也十分工整。据了解,这位考生考取的是第二甲第46名的好成绩。
   在另一展柜中还展示一份“金榜题名”。上面详细写出了第一名到第二百三十五名学生的名次、姓名和籍贯。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考生大多为福建江西浙江等南方省份的籍贯。据定州贡院文物保护管理处狄云兰介绍,在清代,定州出了邢敦行和邸飞虎两名武状元。上述情况,也印证了那句“江南多才子,北方多武将”的古话。
  在大堂内,还有一件展品最让游客好奇:一件马甲。据介绍,这件马甲就是当时作弊的工具。透过橱窗的玻璃,在掀开一角的马甲上,记者清楚地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6.4、教育家砌墙保护“盘龙柱”
   位于大堂门口的两根高4米的盘龙柱,浮雕用汉白玉雕成,柱身分别刻有一条腾云驾雾的祥龙,龙体屈曲盘旋,云腾向上。盘龙柱上的浮雕依然清晰,栩栩如生。仔细观察会发现,柱子顶端的四角都雕有小狮子,取“狮狮如意”—“事事如意”之意。定州贡院魁楼下的柱础,刻的是二龙戏珠。位于大堂门口的两根高4米的盘龙柱,浮雕用汉白玉雕成,柱身分别刻有一条腾云驾雾的祥龙,龙体屈曲盘旋,云腾向上。盘龙柱上的浮雕依然清晰,栩栩如生。仔细观察会发现,柱子顶端的四角都雕有小狮子,取“狮狮如意”—“事事如意”之意。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定州贡院考场出口的门外的两根龙柱,象征着“龙门”。
   在考生答卷完毕后,需向里走,经过一道门槛进入大堂交卷。定州贡院文物保护管理处狄云兰说:“考生在号舍答题完毕后,需要经过这道门到大堂交了卷子。这道门也被称为"龙门",取鲤鱼跃龙门之意。”
   试卷过了这道门,就不能收回了,这道“龙门”便成了决定考生命运的地方。
  在几百年的岁月里,定州贡院几经修缮。但是,在大堂门口,两根盘龙柱却从未遭破坏,且保存最为完整。
    原来,保存完好的盘龙柱,完全得益于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详见:“现代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世界伟人”之一---定州县晏阳初旧居(民)(国保)-定州(8)-2014.2.3。)
1926年至1936年的十年时间里,晏阳初先生在定州做平民教育的实验。当时晏阳初先生讲学时,把此处作为讲台,而在这两个柱子的位置就砌了一堵墙。两根盘龙柱也就被包裹在里面,之后,平安度过了“文革”时期。直到2005年维修时,工人推倒影壁,里面的这两根盘龙柱才被发现。盘龙柱也得以再次展示于世人面前。
6.5、卷帘棚屋脊大堂
   号舍以山面为正面。之后的大堂、后楼是考生交卷、考官封卷的地方。
  定州贡院考场的后部,卷棚顶的房子是大堂,为考试交卷和密封封卷子的地方。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七、二进院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定州贡院里的一块碑,关于它只查到“这块石碑上面留下了6个清晰的历史印记”,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八、揽胜楼”
  位于大堂后面的后楼,是考试期间考官们居住、阅卷的地方。后楼又称“揽胜楼”,登临其上,俯瞰贡院全景,是考官观看武生比试的地方,兼做住宿用。
 到“龙门”这里,考生考试结束,也不能再往里走,“因为后面就是考官休息和住宿的后楼了。”考试期间,学政及其随从、差役和阅卷官员们都居住在这里。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九、两座耳楼监视考场防作弊
   围绕该建筑参观期间,楼后两侧还各有一座建筑。据了解,这两座建筑叫耳楼,是道光十四年州牧王仲槐重建贡院时所建。“这两座耳楼的作用是监视文场东西两侧,稽查学生有无私相往来,执役人员有无参与传递作弊等行为。”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十、武考场
    定州贡院分文、武考场,刚才参观的是文考场,旁边是武考场。去看武考场。
    穿过一扇沉重的大铁门,墙外是一处长方形的院子,长度大约有300米,宽度约有50米,砂石乱堆,杂草丛生。
    原来这里曾建有演武厅、文昌阁等建筑,可惜全都毁掉了。可是就在这杂草、瓦砾堆中,胡乱堆放着许多古碑。这些古碑多为明清时期的寺院记事碑或私人的墓碑,也有民国时期的,算得上是研究定州那一段历史的宝贵资料啦,可惜沉睡在这些砂石瓦砾之中。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本博主有关河北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如下:

(相关河北旅游景点博客目录随时更新,详见:《河北旅游景点的相关博客目录》;

石家庄: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2013.2.1

精美的明代彩色水陆画壁画---河北石家庄毗卢寺(明)-2013.4.24

没有围墙的独屋佛寺---河北石家庄兴宁寺(北齐)-2013.4.24

正定古城:

河北正定西游记宫二宫城市广场夜景-2013.1.31

“海內孤品”-- 河北正定广惠寺华塔(金)-2013.2.1

河北正定金星假日大酒店(四星)-2013.1.31

"唐代中国古建筑"--河北正定开元寺须弥塔及“国宝建筑”钟楼-2013.2.1

“五代中国古建筑”--河北正定府文庙--2013.2.1

临济宗的祖庭--河北正定临济寺澄灵塔(金)-2013.2.1

“通天柱结构塔实例”--河北正定天宁寺凌霄塔(金)-2013.2.1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河北正定县文庙(唐)-2013.2.1

“常胜将军赵子龙”--河北正定赵云庙-2013.2.1

河北正定马家老鸡店-2013.1.31

正定古城--河北正定历史文化街-2013.1.31

我的府邸--河北正定<红楼梦荣国府>影视基地-2013.2.1

河北正定古城-唐代风动碑-2013.1.31

河北正定古城墙-2013.1.31

保定:

清朝的省级衙署--保定一日行第一站:直隶总督署--2013.6.1

中西结合的晚清建筑风格--保定一日行第二站:天主教堂--2013.6.1

早于西安钟楼的保定钟楼--保定一日行第三站:钟楼--2013.6.1

保定最高大的古代建筑--保定一日行第四站:大慈阁--2013.6.1

最好吃的驴肉火烧--保定一日行第五站:闫家驴肉老店--2013.6.1

清朝帝王南巡的行宫--保定一日行第六站:古莲花池--2013.6.1

定州:

 河北省保存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 定州县文庙(明)(省保)-定州(1)--2014.2.3

全国四大清真古寺之一定州县清真寺(北宋)(国保)--- 定州(2)-2014.2.3

一直都不开放的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北宋)(国保)--- 定州(3)-2014.2.2

中山王墓--北庄子汉墓石刻园(汉)(国保)--- 定州(4)-2014.2.2

定州西关王家大院---王灏庄园(清)(省保)--- 定州(5)-2014.2.2

众春园故址---俘获了清朝乾隆皇帝心的雪浪石(宋)(省保)-定州(6)--2014.2.3

“河北三宝”之“定州塔”---定州县开元寺塔(北魏)(国保)-定州(7)-014.2.3

“现代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世界伟人”之一---定州县晏阳初旧居(民)(国保)-定州(8)-2014.2.3

三道瓮城的“目”字形结构“迎泰门”---定州县南城门(明)(省保)-定州(9)-2014.2.3

定州县蓝海时尚酒店-定州(10)2014.2.2

“定州人物成语典故”---定州县开元寺塔广场-定州(11)-2014.2.3

定州八景之“西溪玩月”--大道观玉皇殿(明)(国保)-定州(12)-2014.2.3

江泽民留名的文武兼备的现存最完整的清代试院---定州县贡院(国保)-定州(13)2014.2.3

定州八景---定州揽胜--定州旅游景观大全--定州(14)--2014.2.3

曲阳:

清顺治前祭祀北岳大茂山的河北曲阳县北岳庙(北魏)(国保)-2014.2.3

沧州:

“河北三宝”之“沧州狮子”----沧州旧镇铁狮子(后周)(国保)-2013.3.16

河北沧州-南皮S283,S285,S3022013.3.16

战胜红卫兵的唐代武将---河北南皮石金刚(唐)(省保)-2013.3.16

东兴:

河北南皮-东兴X806,南吴路,S383-2013.3.16

被造反派烧化的北宋铁佛--- 河北东兴铁佛寺(北宋)(省保)-2013.3.16

河北东兴-山东德州G104-2013.3.16

承德:

承德城区:

大年初一夜独自包车狂奔--2013年春节行天津蓟县(初一)第七站:天津蓟县--河北承德-2013.2.10

大年初一夜宿清皇行宫--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一)第一站:河北承德乾阳大酒店-2013.2.10

大年初二夜逛冰雕雪雕--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四站:河北承德《首届冰雕文化艺术节》-2013.2.11

大年初二早访皇家关帝庙--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一站:河北承德关帝庙-2013.2.11

大年初二夜餐满族八大碗--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三站:承德乔家满族八大碗酒店晚餐-2013.2.11

避暑山庄:

皇家园林九座宫门--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1)-2013.2.11

热河行宫正宫(博物馆展区)--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宫殿区(1)-2013.2.11

热河行宫松鹤斋(博物馆展区)--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宫殿区(2)-2013.2.11

避暑山庄正宫悬挂错误的松鹤斋地图--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宫殿区(3)-2013.2.11

避暑山庄松鹤斋承德碑刻--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宫殿区(4)-2013.2.11

避暑山庄万壑松风--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宫殿区(5)-2013.2.11

避暑山庄银湖--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区(1)-2013.2.11

避暑山庄镜湖--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区(2)-2013.2.11

避暑山庄澄湖--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区(3)-2013.2.11

避暑山庄如意湖--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区(4)-2013.2.11

避暑山庄上湖--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区(5)-2013.2.11

避暑山庄下湖--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区(6)-2013.2.11

避暑山庄半月湖--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区(7)-2013.2.11

避暑山庄长湖--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区(8)-2013.2.11

避暑山庄东宫遗迹--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宫殿区(6)-2013.2.11

避暑山庄水心榭--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洲区(1)-2013.2.11

避暑山庄乾隆书房文园狮子林--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湖洲区(2)-2013.2.11

外八庙:

汉藏结合密宗欢喜佛承德普乐寺--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三)第十一站:外八庙(9)-2013.2.12

汉藏结合密宗欢喜佛--承德普乐寺老照片

外八庙的首座前寺溥仁寺-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三)第八站: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4)-2013.2.12

外八庙的首座后寺溥善寺--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三)第九站:避暑山庄外八庙(5)-2013.2.12

外八庙十四座寺庙群--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外八庙(1)-2013.2.12

汉、藏合一的普宁寺(大佛寺)--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外八庙(6)-2013.2.12

喇嘛学经之所普佑寺-2013年春节行河北承德(初二)第二站:避暑山庄外八庙(7)-2013.2.12

涿州:

2003年7月12日实拍河北涿州九龙壁考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