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文化-----济南章丘龙山文化博物馆-2016.4.6

标签: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类龙山文化博物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上海同加建筑设计有限贾锋 |
分类: 我的公司及设计作品 |
将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展览水平要求,做好文物的"收藏、展示、研究"工作,打造好"龙山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过路吸引人、进门震撼人、进馆留住人"的内在文化魅力,努力把龙山文化博物馆建设成为覆盖山东辐射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打造我市公共文化服务龙头品牌。
在博物馆的整体设计上,该博物馆整体上由序厅、龙山破晓——— 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 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 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 东平陵城及结束语等六部分组成,内部展陈的时间跨度约有6000余年。
“在实际参观中,游客们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进入这六大相关主题展厅,全面欣赏和了解龙山文化。”博物馆内设有很多复原场景,如“龙山破晓”展厅以“保护新建”的手法营造一段聚落场景,为观众还原了城子崖地区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文明之星”展厅内设有城子崖古国城址模型,古城模型结合大幅半景画背景、城墙造型的模型台及地面玻璃地台下的护城河,生动展现了龙山时期城子崖古城不同的社会等级形象。
地址:济南市章丘市振兴大街附近
据博物馆副馆长张宗国介绍,博物馆包括“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考古圣地—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济南寻根—东平陵城”5个部分,馆内共有展品300余件,其中80%为陶器,展陈时间跨度6000余年。博物馆内,高科技的投影设备,声、光、电设施营造历史时空交错的氛围,烘托静置展柜中的遗迹、遗物,动静结合,给参观者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情感。




四、 时光隧道
迈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带给人“穿越感”的时光隧道,从史前8500年到史前4600年,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明在历史上传承和绵延。不同于其他博物馆,龙山文化博物馆参观起来并不那么单调和乏味,生动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生活场景的复原画面十分逼真和形象,听着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仿佛置身于史前文明之中,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序厅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幅"龙山魂"浮雕,总长10米、高3米,注入龙山文化时期的重要元素,如城市、邦国、祭祀、礼仪、图腾、农事及生活场景等,栩栩如生。
六、龙山破晓——— 西河、小荆山遗址、
龙山破晓-西河、小荆山遗址
离开序言展厅向左走,就来到"龙山破晓---
香熏炉
通体光滑,腹部有两条线状弦纹,紧靠下弦纹凸起一圈线状弦纹,断面作半圆形,最为独特的是其肩部平行分布一圈小孔,残存16个。残存一对足,两单足间隔1厘米相对成半圆状,合成一足。其出土发现,将熏炉历史推前1500年,为目前中国最早。
蛋壳黑陶杯(仿制)
高20厘米,重量不足50克,"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被史学界称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的最佳制作"。城子崖遗址出土一件,因破碎严重,已很难修复。至今仿造,也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艺技术课题。同时,为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石盘与石棒
西河遗址(新石器时代早期)出土,盘长86厘米,宽43厘米,最厚处17厘米;棒长58厘米,直径10厘米。为迄今我省发现的西河(后李)文化时期最大最完整的一件。
半景微缩景观"小荆山环壕聚落"是依据章丘小荆山遗址平面还原当时村落原型制成,该遗址的聚落利用天然河道和人工壕沟形成一个封闭环境,保存相对完整。
展厅的另一侧,陈列着众多出土的西河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既有陶盆又有圈足碗,还有大小不一的陶釜。展厅中还有展示当时先民生产与制作黑陶场景及居住房屋的模型。
红陶鬶
属龙山文化。通高30.5厘米,流高5厘米。口部呈椭园形,有小子口,口沿下有四条弦纹,弦纹下鬶中部两侧各有一盲鼻。有三只乳状袋足,整体造型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玄鸟,是远古东夷族少昊氏鸟图腾崇拜的再现。
七、文明之星——— 城子崖遗址与龙山文化、
红陶鬶
属龙山文化。通高30.5厘米,流高5厘米。口部呈椭园形,有小子口,口沿下有四条弦纹,弦纹下鬶中部两侧各有一盲鼻。有三只乳状袋足,整体造型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玄鸟,是远古东夷族少昊氏鸟图腾崇拜的再现。
国内首创,玻璃通天柜展示陶器制品
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墙是目前我国最早发现的版筑城墙,为研究城垣建筑史提供了科学、形象的珍贵资料。展厅中正在夯筑城墙的人物造型。相邻的一间展室中,从地板一直通到天花板的3组玻璃展柜非常独特,里面陈放的多件文物高低错落摆放,透过玻璃可以清楚看到每件文物的细部特征。
博物馆内共有展品300余件,其中,约有80%的展品为陶器制品。据专业人员介绍,鉴于陶器造型比较特殊,龙山文化博物馆打破展品的传统陈列形式,采用了创新的玻璃通天柜方式,进行相关陶器展品的陈列。据悉,这一陈列方式在全国还是首次。
“玻璃展柜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器,游览者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该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他介绍,目前展示的器型以鬹和鬼脸式腿的鼎最为常见,高圈足镂孔豆以及杯、盘等也很多,当然最突出的是黑色、薄而光亮的蛋壳陶,胎薄仅0.1厘米~0.2厘米,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赞誉。
八、考古圣地——— 城子崖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九、济南寻根——— 东平陵城
十、结束语







本博主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本博主相关博客总目录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分类相关文章随时更新; 详见各类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