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塔群----宁夏吴忠青铜峡108塔(元)(国保)--2015.10.25

标签: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青铜峡108塔旅游房产杂谈 |
分类: 古镇名城古建筑 |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塔群----宁夏吴忠青铜峡108塔(元)(国保)--2015.10.25


本博主有关宁夏旅游景点相关文章随时更新;详见:宁夏有关旅游景点相关目录
银川
瑞典SWECO公司的景观设计作品――宁夏银川华夏河图雕塑公园-2015.8.23
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详见: 黄河大峡谷与青铜峡水库---宁夏吴忠-2015.10.25)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建于西夏时期是喇嘛式实心塔群。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

中国古代大型喇嘛塔群。在宁夏青铜峡市青铜峡水库西岸山坡上。塔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奇数错落排列成12层,每层塔前用砖砌护墙一道,地面用砖铺墁,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塔群,共 108座。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大明一统志》和宁夏方志《弘治新志》记载,过去认为是元代所建。但从历次修缮出土的西夏文帛画、彩塑和彩绘图案、题记等遗迹推测,该塔可能是西夏的遗构。元、明、清各代曾多次修葺。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级景点。
关于一百零八塔的建造有很多种传说,有传说称是北宋百姓为了纪念当年穆桂英点将所建;有传说称是明初当地百姓为纪念在此战死的108名将士所立;有传说称这里只是108座和尚的骨灰塔,也有说法认为这只是尊仰《金刚经毗卢遮那一百零八尊法身契印》而建造的。

一百零八塔的确切建造时间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这导致在其相关研究中一直有两种论断,一种是认为建造时间在宋朝至清朝之间,另一种则认为建造时间在元朝。在明朝和清朝的文献中,一百零八塔都可以找到明确的记载。清顺治五年(1648年)时,当地对塔群进行过一次大的维修,中华民国时期也有过专门的维护。塔林下原建有2座小喇嘛塔,2塔皆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此外塔下还有一座古寺遗址。1958年,修建青铜峡水库时,考虑构筑拦河坝将淹没塔区下河滩地,塔林下的古寺遗址和2座塔全部被拆除,并准备将108座喇嘛塔全部迁移,但在已经被拆除的2座塔当中发掘出了带有西夏文的千佛图帛画和佛经残页,整体迁移计划才就此作罢。1963年国家修建青铜峡水电厂时,考虑构筑拦河坝将淹没塔区下河滩地,便拆除原有的一座古寺遗址和二座覆钵式砖塔。文物部门从中清理出了二幅绢彩绘佛画(行佛图)砖雕佛像、西夏佛经残片,从1号塔中出土了石刻华盖等西夏文物。1988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帮助下,自治区文物局对塔区建筑进行全面维修,在维修施工中从1号、85号、107、108号塔中清理出土陶质天宫、佛像、塔刹等西夏文物,证明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历经元、明、清等朝代,在这期间曾对塔区建筑进行过数次维修。保存如此完整的西夏墓葬塔群在全国实属罕见。现在的塔群建筑、是文物部门在参考出土文物、图片、及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西夏墓群塔的形制予以复原的。在塔区北面的山沟内还有数座西夏墓塔遗迹。这些历史文物及遗迹的存在,充分说明塔区周围在当时是一处佛事活动及香火都十分兴旺的大型佛教密宗教派活动场所。
一百零八塔位于青铜峡市以西偏南20公里,青铜峡水库上游古峡西1.5公里处,整体面向东方。该塔林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有阶梯式护坡平台12级,由下至上一层层逐渐收缩并抬高,整体形状呈等腰三角形。
第一级平台高5米,长54米,宽5.67米,第一级护坡平台至第十二级护坡平台总高31.82米,总宽59.1米。护坡平台表面平整,修建时先将山石一层层凿平,然后在上面铺设方砖。平台前沿用片石和条砖垒砌,条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厚6厘米。12级护坡平台上共建塔108座,自上而下每层分别有1、3、3、5、5、7、9、11、13、15、17、19座塔。在108塔的北侧的山坡上,还有一处高30厘米的八角形喇嘛砖塔基,具体建造时间不详。
一、地图
吴忠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
二、大门、入口大小牌坊
三、门票
四、佛像石刻
在大门内外分布雕刻传神的石佛像故事
五、游客中心
六、青铜峡紫云观
在108座塔中,位于最高处的塔较为高大,1987年时残高为5.04米,塔底直径为3.08米,有塔心室,其他107座塔的大小基本相近,均为实心塔,残高在2至2.5米之间,塔底直径在1.9米至2.1米之间。塔身多使用半块残砖,而基座多使用整砖。一百零八塔的砖结构塔身仅有最外面一层,里面包裹着的是土坯塔,共有28×15×5、30×16×4、30×14×5厘米三种规格,所有规格的土坯塔正中心都有一根木质立柱。在1987年开始维修时,塔内的土坯塔已经全部损毁。部分砖塔外面抹有白灰泥,部分在损毁后里面露出三层白灰皮,不同层的白灰皮上有用朱砂等颜料画出的不同图案,其中有些残塔的最外层所绘的是 "用朱砂彩绘的莲瓣花纹图"。具体的形制共有四种,分别如下(层数为自上而下编号):
第一层仅有的1座、第十二层的全部19座共计20座塔,其基座呈十字折角形,塔身为覆钵形;
第二层至第六层全部23座塔,基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呈葫芦型;
第七层全部9座塔,塔基均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呈圆筒状;
第八层至第十一层全部56座塔,塔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为折腹式。
塔群中最上面一座形体较大,高5米,塔基呈方型,为过洞式喇嘛塔,面东壁有龛门。2~12层高2.5~ 3米,均为实心喇嘛塔。塔座平面有八角或亚字形的须弥座,上建塔身,刹顶施相轮伞一百零八塔盖宝珠。塔体分为4种类型:第 1 层塔身覆钵式,2~4 层为八角鼓腹锥顶状,5~6 层呈葫芦状,7~12层呈宝瓶状。该塔初建时塔心正中立一竖木,土坯砌筑,外施粉彩。后代重修时,在土坯塔体外另用砖包砌,并抹泥皮和粉妆。塔基下面曾出土有西夏文题记的帛书。 1987~1988年对塔群进行了加固修缮,安装了金属宝顶和塔群护栏、台阶。1989年正式划定了保护范围,并委派专人看护。
七、塔林博览馆
八、塔林博览馆牌坊
九、塔林广场
十、一百零八塔
在108座塔中,位于最高处的塔较为高大,1987年时残高为5.04米,塔底直径为3.08米,有塔心室,其他107座塔的大小基本相近,均为实心塔,残高在2至2.5米之间,塔底直径在1.9米至2.1米之间。塔身多使用半块残砖,而基座多使用整砖。
一百零八塔的砖结构塔身仅有最外面一层,里面包裹着的是土坯塔,共有28×15×5、30×16×4、30×14×5厘米三种规格,所有规格的土坯塔正中心都有一根木质立柱。在1987年开始维修时,塔内的土坯塔已经全部损毁。部分砖塔外面抹有白灰泥,部分在损毁后里面露出三层白灰皮,不同层的白灰皮上有用朱砂等颜料画出的不同图案,其中有些残塔的最外层所绘的是
"用朱砂彩绘的莲瓣花纹图"。具体的形制共有四种,分别如下(层数为自上而下编号):
第一层仅有的1座、第十二层的全部19座共计20座塔,其基座呈十字折角形,塔身为覆钵形;
第二层至第六层全部23座塔,基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呈葫芦型;
第七层全部9座塔,塔基均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呈圆筒状;
第八层至第十一层全部56座塔,塔座为八角束腰须弥座,塔身为折腹式。
10.1、第一层
2~12层高2.5~ 3米,均为实心喇嘛塔。
10.3、第三层
10.4、第四层
10.5、第五层
10.6、第六层
10.7、第七层
10.8、第八层
10.10、第十层
10.12、第十二层
在108座塔中,位于最高处的塔较为高大,1987年时残高为5.04米,塔底直径为3.08米,有塔心室,塔座平面有八角或亚字形的须弥座,上建塔身,刹顶施相轮伞一百零八塔盖宝珠。
十一、大雄宝殿、西方三圣、东方三圣
十二、千手观音
十三、塔林寺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