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的民国住宅建筑--上海浦东陈桂春故宅(市保)-2015.5.28

标签:
房产上海同加建筑设计有限贾锋陈桂春故宅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的 |
分类: 古镇名城古建筑 |
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的民国住宅建筑--上海浦东陈桂春故宅(市保)-2015.5.28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东路15
二、外观
其特点是墙面采用红砖和青砖相间隔,以红砖作为墙面分隔线条来联系装门面上的门、窗、雕刻等各种元素,但是在这其中又有许多西式的装饰,例如,在传统的中国封火山墙上采用西式装饰。
在住宅出现了近十种门的式样,有的是传统的中国格栅门,上面雕有十分精细的中国传统的戏文,花草鱼虫的纹样,但也有不少门完全是高大厚重的西式门。
另外有部分房间的装饰风格也是西式的,凡是沿着中轴线的房间,也就是比较重要的房间均采用中式的门、窗、传统的雕花,而一些西式的壁柱、雕花、门窗则一般集中在厢房等相对次要的房间,因此其整个建筑风格仍民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
三、前厅
住宅由天井、花园、主楼、客厅、厢房、备弄等部分组成。房屋为四进三院的中国传统民宅布局,两侧各有一条备弄,直通后天井。住宅正门朝南,进门是天井。
正门楼上下均为五开间,两面为卧房,两侧为厢房。天井两旁置偏房,上层为过道,形成走马楼。天井上搭玻璃天棚。整幢围墙内原均设备弄,平时经备弄出入各进。备弄旁倚着围墙,筑有平房二十余间,乃仆人所住以及堆放零星工具杂物之用。正屋后有庭院、花圃、水井、厕所等。
四、天井
围墙内每棣房屋均是一字形五开间排列,其中楼上房间、卧室、书房、休息室采用中国传统式装修;而楼下餐厅、茶室、卫生间等的装修、设备均是西式的。
前后厅堂的装修显示出画栋雕梁,各处落地长窗、槛窗、木门皆精雕细琢,除雕有花鸟、狮、鹿、骏马等动物外,梁、檩、枋上还镌刻着整套三国演义故事,享有“浦东雕花楼”之美誉。整幢建筑外墙立面则采用青砖、红砖相间砌筑;山墙立面、檐口线条处处呈现出西方色彩。法国固有的传统百合花、郁金香、玫瑰等花纹和中国古老的木刻工艺,在楠木等高级材料构成的屋梁墙架之间到处可见。
宅内的老爷房是主人居住的,隐私性很强,一般不示外的内室。外间一般连着小起居室或书房。在传统民居中,主卧室即老爷房一般设在正房,不设在厢房等其他地方,房内床、橱、桌、椅等一并齐全。到了民国时期,西洋时钟、留声机、电风扇等也进入了卧室。有的主人喜好新潮,追求时尚,连家具也选样式新的。这也与整幢建筑风格中西和谐统一相吻合。
首先,从平面上看,住宅四进三院,具有中国传统四合院的做法。其中央为五开间的正房,以北是主客厅、餐厅,两侧则是三开间的厢房,主要布置有书房、小客厅等其他房间。整个中央部分共有房间48间。位于东西两侧厢房外是两长排厢房,共有房间22间,主要供一些普通客人、佣人居住,层高较正房为低,从其室内现在的装修状况来看也不及正房。应该说这种轴线对称层层深入的平面布置方法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做法。
第三,住宅的细部设计十分精致。在住宅中的门窗不论中式还是西式的都有精美的雕花,甚至在门槛上出房刻有各种图案,图案的内容有花鸟、鱼虫、狮子,也有欧式的柱头,卷涡。
除了门窗外,在各个入口,山墙面,以及几乎所有的木梁,柱上均有石雕或木雕,尤其是在进厅处木梁上的雕花样式繁多。
新屋建成,陈桂春亨受不到三年,便因食物中毒身亡。传说是被商业上的对手所害。抗战爆发后,其家属逃难,屋内衣物及金银首饰等被当地的汉奸、地痞抢劫。后又被日本宪兵队侵占,将家具、什物洗劫一空,后来里面还做过工厂机关。抗日战争期间,颍川小筑曾被日军和伪军占用作警备司令部,抗战胜利后,又为国民党警备司令部占用。解放战争期间它曾被国民党军事机构占用,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作为国家的财产回到了人民手中。1958年为房管所接管,租给居民,里面又搭了简单的棚屋,住入八十余户。动迁前,住宅内共有80余户居民,200多人。
为保护这一典型的近代中西混合建筑,在陆家嘴路拓宽工程中,有关部门动迁了居住其中的几十户居民,并投入一千多万元巨资重新整修,恢复原貌,并将其辟为陆家嘴历史陈列馆,以大量的照片、模型、图片向人们展示了陆家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996年,陆家嘴绿地建造时,颍川小筑也被修缮一新,作为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开发陈列室馆址向游人开放,陈列室以珍贵的资料和照片详细记载了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过程。陆家嘴开发陈列室曾被评为浦东新区十佳景点之一。后来,新的浦东展览馆建成后,陆家嘴开发陈列室随之迁移出去。
2010年4月,原设立于浦东华夏公园内的吴昌硕纪念馆迁址于重新修缮的陈桂春老宅内。作为勇于创新的海上画派巨擘,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四艺卓绝、相互辉映的独特成就蜚声海内外,被艺界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 颍川小筑 早有渊源,上个世纪初,他便与颍川小筑的主人陈桂春结识,并曾在此挥毫创作。馆内现辟有 吴昌硕生平陈列室、大师画室 和 作品展示厅 ,以纪念这位艺术大师汲古融今、海纳百川的海派人文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