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单拱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石拱桥--义乌古月桥--2013.12.1





浙江其他旅游景点详见:浙江浙东旅游景点相关博客目录;浙江浙北旅游景点相关博客目录;浙江杭州旅游的相关博客目录;
本博主有关浙江浙东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如下:
北雁荡山:
2005年2月14日亲游暴雪中的浙江北雁荡山灵峰景区(5A);
2005年2月14日亲游暴雪中的浙江北雁荡山大龙湫景区(5A);
人讲胡话僧骗钱的北雁荡灵峰景区(初五)-2015.2.24;
把山峰夸活的北雁荡灵岩景区(初五)-2015.2.24;
溪口:
2005年2月12日亲游暴雪中的浙江溪口亭下湖景区(5A);
2005年2月12日亲游浙江溪口蒋母墓道景区(5A);
浙江溪口蒋母墓(初七)-2015.2.26
浙江溪口老街牌门南路及摩诃殿(初七)-2015.2.26
浙江溪口老街银行弄及石马弄(初七)-2015.2.26
浙江溪口老街水塘弄及簟匠弄(初七)-2015.2.26
浙江溪口老街财神殿南路2弄及62支弄(初七)-2015.2.26
浙江溪口老街登科弄(初七)-蒋经国生母毛福梅罹难处-2015.2.26
浙江溪口老街经堂前弄(初七)-2015.2.26
浙江溪口武岭路及剡溪(初七)-2015.2.26
浙江溪口老街毛家弄(初七)-2015.2.26
浙江奉化溪口武山廟、武岭门-2015.2.7
浙江奉化溪口文昌阁、水塔、乐亭-2015.2.7
蒋介石创办的一所中校--浙江奉化溪口武岭学校-2015.2.7
蒋氏家族老家的书斋--浙江奉化溪口小洋房-2015.2.7
蒋介石的出生地----浙江奉化溪口玉泰盐铺-2015.2.7
蒋介石题字的家族宗祠---浙江奉化溪口蒋氏宗祠-2015.2.7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故居-
浙江奉化溪口丰稿房-2015.2.7
堆砌杂物的浙江奉化溪口民国大杂院-2015.2.7
雪窦山:
浙江宁波雪窦山太虚塔院(初七)-2015.2.26
浙江宁波雪窦山妙高台(初七)-2015.2.26
天台山:
2005年2月13日亲游暴雪中的浙江天台山梁石瀑景区(5A);
2005年2月13日亲游暴雪中的浙江天台山华顶景区(5A);
2005年2月13日亲游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景区(5A);
2005年2月12日亲游浙江天台山景区(5A);
景宁:
2007年8月5日浙江景宁草鱼塘2AA考察;
宁波:
隐林中探秘现存我国最早的石牌坊--宁波行第一站:庙沟后石牌坊(明)--2013.5.4;
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宁波行第二站:南宋墓道石刻(东钱湖石刻群)(上)-2013.5.4;
浙江省最雄伟的天主教堂--宁波行第三站:江北天主教堂(清)-2013.5.4;
中外合一与声色犬马:宁波行第四站:老外滩-2013.5.4;
“海外杂国、贾船交至”--宁波行第五站:三江口-2013.5.4;
全国仅存的唐代寺前双塔实例--宁波行第六站:天宁寺西塔(咸通塔)(唐)-2013.5.4;
江南现存唯一融天后宫与会馆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宁波行第七站:庆安会馆(天后宫)(清)-2013.5.5;
“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宁波行第八站-2013.5.5;
妈祖庙与商业会馆的融合--宁波行第九站:安澜会馆(南号会馆)(清)-2013.5.5;
钱庄业的历史文化建筑--宁波行第十站:钱业会馆(民)-2013.5.5;
临水喷泉欧陆商业综合体--宁波行第十一站:天一商业广场-2013.5.5;
600多岁的古瓮城--宁波行第十二站:和义门瓮城遗址(南宋)-2013.5.5;
宁波第一座公园--宁波行第十三站:中山公园-2013.5.5;
获清朝皇帝谥 “忠烈”的抗清爱国忠烈--宁波行第十四站:张苍水故居-2013.5.5;
古街保护与商业开发-宁波行第十五站:鼓楼沿历史文化街区-2013.5.5;
200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宁波行第十六站:永丰库遗址(宋元)-2013.5.5;
古宁波明州南城门-宁波行第十七站:鼓楼(清)-2013.5.5;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宁波行第十八站:天一阁博物馆(明)(上)藏书文化区-2013.5.5;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宁波行第十八站:天一阁博物馆(明)(中)陈列展览区-2013.5.5;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宁波行第十八站:天一阁博物馆(明)(下)园林休闲区-2013.5.5;
宁波市区最高的古代建筑-宁波行第十九站:天封塔(唐塔)-2013.5.5;
商业化的城隍庙-宁波行第二十站:城隍庙(郡庙)-2013.5.5;
保护开发传统历史街区-宁波行第二十一站:月湖.盛园-2013.5.5;
市民休闲与古建保护相结合-- 宁波行第二十二站:月湖-2013.5.5;
明末清初浙江文化的象征-- 宁波行第二十三站:白云庄-2013.5.6;
江南保存最完好的北宋木结构建筑-- 宁波行第二十四站:保国寺-2013.5.6;
我国佛教“中华五山”之一-- 宁波行第二十五站:阿育王寺-2013.5.6;
清朝“禅宗四大丛林”之一日本佛教曹洞宗的祖庭--宁波行第二十六站:天童寺-2013.5.6;
龙山:
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2013.11.3;
余姚:
浙江宁波余姚的石墙木架民居---梁弄古镇-2015.28
东阳:
江南民间故宫--两日公司行第四站--浙江东阳卢宅明清古建筑群-2013.8.17;
卢宅农家饭--两日公司行第五站--浙江东阳卢宅人家大酒店午餐-2013.8.17;
金华:
唐代江南杰出的艺术精品--金华法隆寺唐经幢--2013.11.30;
南方现存的三座典型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金华天宁寺--2013.11.30;
义乌:
宋代的单拱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石拱桥--义乌古月桥--2013.12.1;
武义:
江南建造年代最早的的元代建筑--武义延福寺--2013.11.30;
诸暨:
夏日里的旱水景高热度--两日公司行第一站--诸暨五泄-2013.8.16;
夏日里的高热度农家饭--两日公司行第二站--浙江诸暨五泄景区雁荡老杨土菜馆午餐-2013.8.16;
怀里的小西施--两日公司行第三站--浙江诸暨西施故里景区-2013.8.17;
一、宋代单孔石拱桥
宋代单孔石拱桥,古月桥是义乌市佛王线 附近。位于浙江省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西侧100米,横跨龙溪。南宋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建造,至今已有792年的历史.系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的肋骨形拱的石拱桥。全长31.2米,拱高4.95米,宽4.5米。桥南侧压梁石上阴刻楷书“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字样。古月桥是浙江省现存最早的肋骨拱石桥,对研究我国桥梁发展史有重大意义,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现存折边形古拱桥中最具代表性的实物
采用单拱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造型稳固而又别致,即具有与圆弧拱桥类似的力学性能,又具有变幻多姿的美感特性.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桥技术.
翻开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最吸引人注意力的是在繁华街市中横跨河中造型奇特的木构折边形虹桥了,但是,由于木构的桥梁不能耐久,因此宋代的虹桥已不复存在,后代尽管模仿建筑,但留存至今的也属凤毛麟角。然而在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村西侧的龙溪,却静卧着宋代一座石制虹桥--古月桥。
古月桥横跨龙溪之上,为折边形单拱石桥,桥身藤葛缠绕,尤显古朴苍拙。桥全长31.2米,底拱长15米,两侧引桥各为8.10米,矢高4.15米。古月桥采用单拱纵联分节列砌置法建造,桥拱呈五边形。该桥全长31.2米,净跨15米,桥面宽4.5米,两侧引桥各长8.1米,矢高4.15米,坡度30度。桥身分三层叠砌,底层用条石块直砌,共五折,呈五边形。每节用六块长2.8米、厚0.55米、宽0.3米的石条直砌,条石之间距离0.55米,搭接处用长4.75米、高0.58米、宽0.3米的横锁石承接。全桥共用三十根条石、四根横锁石。中间层为条石横砌,规格不一,桥面以沙泥和方石铺成,桥面两侧设有宽0.5米、高0.4米的压栏石。桥侧面中部横石匾上刻有“皇宋嘉定癸酉季秋润月建造”字样,为该桥建造年代无疑。所谓“矢高”,就是拱券的两个拱脚的连接线到拱顶的高度。以其形像一把弓箭,故名。桥拱由六组五边形条石砌筑,折边之间以横锁石连固,每组拱券石间用块石填筑。古月桥桥拱呈五边形,采用单拱纵联分节并列筑法建造。
折边形拱桥是浙江特有的桥梁类型,是梁桥向拱桥过渡的一种形式,由于其更接近拱桥构造,故仍作为拱桥的一种类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折边形拱桥在梁架拼合联结技术上,有更高的力学平衡要求,因而架设难度更大,所以比较少见。古月桥为现存折边形古桥中最具代表性的实物,其结构合理,用料讲究,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仍完整保留至今,在我国古代桥梁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1.2、民间传说
关于这座桥,民间还流传一个动人传说,说是南宋名臣徐侨,因力主抗金,屡次把奸臣的罪行上奏朝廷,反而遭到了奸臣的排挤,只能罢官还乡至徐湖塘.报国无门,悲愤交集的他,为了寄托忧国忧民之赤心和誓渡黄河洗国耻的愿望,把龙溪当做黄河,建造了这做古月桥.
二、地图
浙江省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西侧100米,横跨龙溪。路线见地图。










三、门票
免票
四、大樟树
赤岸镇雅治街村的乡村公路边。村边一棵大樟树映入眼帘,旁边就是一条宽畅的小溪(有点别扭,又是小溪,又说宽畅,哈哈!),顺着小溪走,再走一两百米路,古月桥就到了。





五、龙溪与平板桥、石坝
这条小溪有个响亮的名字,叫龙溪,因为古月桥就横跨在龙溪之上。龙溪本来是一条不很宽畅却很深的小溪,听说以前这里的鱼很多,小溪两边都是古树还有老藤,不竟让人想起了“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了,不会写得就是这里吧,怎不见来几只鸭呢?现在的龙溪,“U”字型的小溪,显然重新修理过了,变得宽畅了,溪底宽畅而平坦,浅浅的一层水,哪里藏得住鱼?渠道半边的斜坡上,已植入草皮,半死不活的,要看春天来临时的光景了,另半边则用大石立起了小堤。到古月桥的那一两百米路也修起了鹅卵石路,就是连接古月桥的半边引路也正在改造中。小溪两边的枯藤好像没了,幽深清澈的小溪水也没了,幸好还有老树几棵陪伴着,否则,孤单独立的古月桥看了周边的变化,心里耐得住寂寞否?也许,她也翘首期盼着人们,有朝一日能把她俏装打扮一番,全现代派了那该会有多媚?!也许,她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古月桥之所以为人关注,为人喜欢,并非是因为她的俏美或是其他,一旦失去了这份古风韵味,再华丽的外表也将是不值一文。
据当地人讲,几年前为保护这一"国宝"文物,市博物馆还对这桥上的字进行重新构描,同时清理了桥上的杂草树根,桥身上的"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12个大字也渐渐清晰可见.但经过这几年的日光及风霜雨雪的侵蚀,桥边又长满了杂草,桥身的12个大字也渐渐模糊了.古月桥巍巍屹立的身躯于汩汩北逝的龙溪及优美的自然环境相映构成了一幅秀丽的图景,给义乌大地增添了秀色。












六、石碑
横跨龙溪两岸的南北桥头各立石碑。桥北一块。桥南两块。











七、桥身




















在桥身横梁一侧镌有“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字样,可知该桥为南宋时所建。








八、桥面























九、全景图
此桥虽经几百年风雨侵蚀,石质风化严重,但仍保持其古朴风貌与别致造型。其石拱形式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相类似,是研究我是古代石拱桥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本博主去过的全国各地的《古桥》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我去过的全国各地古桥(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