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宅后园的典型江南民居海盐冯氏老宅-2013.10.26

浙江其他旅游景点详见:浙江浙东旅游景点相关博客目录;浙江浙北旅游景点相关博客目录;浙江杭州旅游的相关博客目录;
本博主有关浙江浙北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如下:
安吉:
2010年9月24日浙江安吉龙王山穿越;
2010年9月23日亲历浙江安吉深溪大石浪溪王阁山庄;
2010年9月23日亲历浙江安吉深溪小桥流水人家晚餐;
绍兴:
2003年6月18日入住浙江绍兴绍兴饭店(五星);
全景实拍浙江绍兴(南宋)《八字桥》-20121.7.15;
浙江绍兴越国文化博物馆-20121.7.15;
绍兴(清)《东湖》4A景区--2012.7.15;
嘉兴:
浙江嘉兴南湖文物碑刻主题公园《揽秀园》-2012.7.14;
浙江嘉兴南湖伍相祠(原壕股塔楼)-2012.7.14;
浙江嘉兴南湖(后晋)《烟雨楼》-2012.7.14;
浙江嘉兴月河历史街区--2012.7.14;
高铁嘉兴南站-2012.7.14;
嘉善:
2011年4月17日实拍浙江嘉善西塘古镇(AAAA)(上);
2011年4月17日实拍浙江嘉善西塘古镇(AAAA)(下);
平湖:
探访江南六大厅堂---平湖清代莫氏庄园-2013.10.26;
三建二覆的清代斜塔平湖报本塔-2013.10.26;
原味清末民初江南历史老街--浙江平湖南河头-2013.10.26;
开放式自然水景--浙江平湖东湖-2013.10.26;
平湖景点大全--浙江嘉兴平湖一日行--2013.10.26;
海盐:
前宅后园的典型江南民居海盐冯氏老宅-2013.10.26;
净幽雅的中国十大名园--浙中第一私家园林海盐绮园-2013.10.26;
盐官古镇:
盐官古镇访古一日行--海宁盐官--2013.10.26;
皇家身份的“浙海之神”海宁盐官海神庙-2013.10.26;
一、三进白墙黑瓦七楼七底的典型江南民居
冯氏老宅是清末年海盐富商冯缵斋的家宅。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冯宅布局为前宅后院,为白墙黑瓦七楼七底的典型江南民居,与园林相得益彰。前部为三进的宅子,占地1668平米。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式建筑。本地人称冯三乐堂。冯氏老宅一共有三进,第一进门厅,第二进大厅也就是三乐堂,第三进堂楼(韵甫书院)。它前临市河,后有私家花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绮园。冯氏老宅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式建筑,原来前两进已毁,2005年,县政府按照原貌进行重新修建,现冯宅占地2784平方米,建筑面积1825平米。分别恢复了当时他们家庭的生活场景,并摆设了一些明清时期的家具。





冯缵斋是清同治年间的一个商人,祖上居住在海盐城西,以酿造业起家。是酱油世家,真正的是打酱油长大的。到冯缵斋时已成为海盐有名的酱园主,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的战火蔓延至浙江,冯缵斋将资产移至上海,在上海小东门附近创办了万通酱园。至今那里还有冯万通酱园的招牌。万通酱园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冯缵斋财源不断,索性捐了四品的官衔。抗战时,冯氏举家到上海避难。1939年,海盐沦陷,进驻县城的日军将冯宅作为司令部。解放后,冯缵斋的后人将绮园“捐”给了国家,冯家的万通酱园被国家“赎买”,公私合营后并入上海酿造七厂。而绮园,则改成嘉兴专署工人疗养院。上辈人都知道,工人疗养院,是专供高干疗养的地方,普通人是没有资格入内的。自此,绮园从大地主大资本家的手中解放给了高级干部。
冯氏老宅原有四进主体建筑,占地18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布局巧妙精到。100多年来冯氏老宅饱经风霜,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格局被割裂,仅留存后进堂楼及前侧披廊。
艰难的修复过程
海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程负责人胡海麟介绍,由于冯氏老宅内原是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建筑空间变化多,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从整体布局到建筑用材、砖雕、木雕等施工工艺、园艺等颇费心思。为使冯氏老宅历史风貌完整再现,1997年以来,海盐县文化部门多次邀请曾经在冯氏老宅居住过的老人和当地部分文化名人共同回忆冯氏老宅原貌,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反复论证,专门聘请古建筑专业人员设计、制定周密方案为修复工程做好全方位准备。2004年,海盐县斥资900多万元进行拆迁。2005年12月15日,冯氏老宅修复工程正式开工。
此次冯氏老宅修复工程共斥资390多万元,无论是老宅的布局,还是砖雕、木雕的细部处理,都是依据冯氏老宅的史料、实物和当地同类型相关建筑特征及其数据。修复工程共耗用木料200多立方米,石料近300平方米。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历史信息,找材料花费了大量心血。海盐县文化部门早在县城旧城改造中,就特地从别处收集了大量老木材和老石材,占了整座建筑修复用料的40%。铺设地面所用的1万多块地平砖,都是从苏州等地的土窑专门定制的。
二、地图
修复后的冯氏老宅,正门位于海滨东路花园弄口,粉墙青砖黛瓦,黑漆大门,交通便捷








三、门票
前宅后园,后院为绮园,与绮园门票通用




四、门厅
主体为三进建筑,分别为门厅三乐堂堂楼,
前设照墙式门斗,形成虚的一进;





五、一进院
门厅与三乐堂之间设矮墙连廊,与甬道相通;














六、三乐堂
三乐堂与堂楼之间又与连廊披屋连接,纵深院院相套,层次丰富门厅与三乐堂之间,左右有两院,院内花木繁茂,桂花兰花香气袭人
走进冯氏老宅庭院,给人以宽敞明亮幽静雅致的感觉但见厅堂房室明廊暗弄,建筑构思奇巧,由名匠雕刻的砖雕木雕随处可见,雕饰构图丰满谐趣,形神兼备,玲珑剔透,花鸟虫草,栩栩如生漫步于冯氏老宅,步步有景,处处藏诗,它与宅后的绮园珠联璧合,交相辉映,不愧为园宅融为一体的江南私家园林之典范







三乐堂是冯家接待来访朋友的场所,堂上匾额是我国著名园林古建筑家、上海同济大学原教授陈从周先生补书。

“三乐”出自《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就是儒家的“君子有三乐”。可见冯缵斋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墙上这幅画画的是“美人照镜”这块石头,是绮园内最大的一块太湖石,左右的堂联是海盐当代的一位诗人写的:“悟万通三进乐三乐,宜一顾九回思九思”,对联右联“悟万通三进乐三乐”中的“乐三乐”,正是前面提到的“三乐”。万通,是冯家的商号,冯万通酱园,三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冯家的住宅有三进,二是指冯家的发展有三进。第一进是指冯家从乡下城西到海盐县城,第二进是指从县城到上海,第三进是指冯万通酱园正名为万通酿造厂。而左联“宜一顾九廻思九思”中的“思九思”出自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七、第二进三乐堂
第二进三乐堂为九开间二层楼,前后皆天井,









在砖雕门斗上饰飞椽斗拱、隐堂匾额“竹苞松茂”等。








八、第三进堂楼
冯氏老宅的第三进堂楼,主要是他的家眷住的。它从初建一直保存至今,有137年的历史了,现底楼大厅是一个临时书画展厅,左右分别为泥香室——民间工艺美术展室和海盐腔史料陈列室。







楼上是海盐书画院。

































十、泥香室









泥香室的泥香两字由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胡厥文所题。泥香室——民间工艺美术展厅是1993年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在海盐召开,著名的工艺美术家、版画家、中国民间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海盐人李寸松先生向家乡捐赠了923件民间工艺美术品。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泥香室”。泥香室以收藏民间工艺品为主,包括一些国外的民间工艺品。泥香室一共收藏了21个门类、2000多种工艺美术品。海盐书画院建于2007年,著名的书画家、中央美院原副院长朱乃正先生为之题名并担任名誉院长。海盐腔是我国明代时的四大声腔之一,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海盐腔对我国的戏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