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江山——江苏镇江一日行第一站——北固山——2013.4.9
一、北固山
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二、地图
三、门票
北固山40元
金山焦山北固山联票120元
五、多景楼
在甘露寺的背后,有一座画梁飞檐楼阁,名叫“多景楼”。古名“北固楼”,又称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把它叫作“相婿楼”和“梳妆楼”,与刘备东吴招亲这个传说有关。据说刘备借得东吴的荆州后,没有归还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计,企图乘刘备过江之机,把刘备扣留起来作人质,以夺取荆州。可是这一阴谋,却被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所识破,就将计就计,派大将赵子龙陪刘备过江到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招亲,并授以锦囊妙计,策动乔国老来促使权母吴国大到甘露寺多景楼相婿。吴国太一见刘备“方面大耳,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甚合心意,大为喜悦,当即答应将女儿孙尚香嫁刘备。当日郡主孙尚香在楼上布置洞房,梳妆打扮,楼下列刀排枪保卫刘备。刘备一见胆战心惊,孙尚香见此情景,只好下令撤了刀枪,刘备才敢上楼进入洞房。以后,人们就把多景楼叫做“相婚楼”,或叫“梳妆楼”。这样,孙刘联姻便弄假成真,这便是民间流传很广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5.1、外观
5.2、内部
六、狠石
多景楼下山向西,有块形似伏羊,大小与真羊相仿,无角的石头,左侧腹部刻有“狠石”二字,狠石又名“石羊”。相传孙权曾骑在狠石背上和刘备共商破曹大计,定下了赤壁之战的妙计。而现在我们见到的狠石,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从镇江市碌碌巷(今绿竹巷)南荒场路口移来,经石匠加工雕制而成的一只无角伏羊。


七、北固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书名:《全宋词》 作者: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北固楼,又称北固亭,坐落于镇江北固山。六朝时,梁武帝萧衍登临此山,即曾挥笔题下“天下第一江”。南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3月,64岁高龄的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出任镇江知府。一年前主战派首领韩侂胄掌朝,起用一批坚决抗金的老臣,闲居二十年的辛弃疾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辛弃疾是南渡后坚决主张北伐恢复的代表人物,对韩决心北伐积极响应,但反对韩急躁冒进的伐金主张。他根据敌我双方实际情况提出三个关键原则:一曰“无欲速”,二曰“宜审先后”,三曰“能任败”。韩侂胄知道辛一向主战,胆识过人,但顾忌他个性倔强,不易驾驭,就在宁宗面前说辛年事已高,不宜放在前线带兵作战,不如坐镇京口,使前方作战无后顾之忧。
7.1、外观
7.2、内部
穿过甘露寺,向西,有一座石柱方亭,就是祭江亭,古称北固亭,还有凌云亭、摩云亭、临江亭、江山第一亭、天下第一亭等名称。
凌云亭和摩云亭是因为该亭位于北固山的最高点,上接蓝天而得名。由于此亭建造在北固山的面江石壁之巅,故又名“临江亭”。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夫人孙氏随刘备去荆州,又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夫人孙氏听到讹传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名“祭江亭”。而“江山第一亭”相传是康有为在星夜登亭看到北固山的胜境后题写的。
此亭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石柱上刻有槛联两副:“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亭外有围墙、廊路,内设石桌、石凳。亭下石壁悬江,登亭放目,四周的水色山光尽收眼底,月夜景色更加迷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北固亭,见万里长江滚滚东去,即兴抒怀,借古讽今,谴责南宋统治者的昏庸苟安,不图收复中原失地,写下了对国家前途寄予殷切希望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及《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流传千古的佳作。


九、铁塔
北固山后峰东南,清晖亭旁,有一座四层铁塔。铁塔又名“卫公塔”,是北固山的重要文物。它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惟一的铁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始建于唐朝定历元年(825年),是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为“资穆皇(唐穆宗)之冥福”所建。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四层,一二层是宋代制品,三四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即莲花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图案,如云水纹、莲瓣双雀、游龙戏珠、佛像等,造型精美,生动逼真。铁塔为北固山增添了庄严瑰丽的色彩,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冶铁技艺的高超。
九、清晖亭
清暉亭旁边有一建于北宁元丰元年(1078年)的铁塔,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原为九级,明万历年间海啸,毁去上部七层。重修时改为七级,清代光绪年间又遭雷击,毁去上部五层。解放后修复铁塔,现仅残存四级。铁塔的结构为平面八角形,下有莲座,每层有四门,并都铸有精致的佛像和飞天像,姿态生动。
十、石刻、碑文
“南徐净域”题额、“天下第一江山”石刻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是一块长方形条石,字迹雄秀,现横嵌在北因山甘露寺的东坡墙上。相传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观赏。只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刘备不禁赞道:“北固天下第一江山”。后来梁武帝游北固山时,见江山景色壮观,兴致勃勃地挥毫写现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可惜后来遗失。到了宋代,著名画家吴琚重新书写六字,清康年间由镇江府通判康临摹勒石,把它嵌在廊壁上。“天下第一江山”廊壁对面的券门两旁有一副篆书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此联是清末镇江著名书画家苏涧宽书写,既表明北固山的雄秀气势,又点出了甘露寺建造年代,其横批则为“南徐净域”(刘宋时期镇江名为南徐州)。可谓言简意深,寄托无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