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012-06-23 16:08:06)
标签:

何园

园居

片石山房

玉绣楼

骑马楼

分类: 古镇名城古建筑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何园是清后期扬州最后建造的一座大型园林。同光以后,由于盐商和漕运的衰落,园林建造的中心已经转到苏州,此时的扬州园林已处于回光返照的状态,但仍能体现其豪放大气的一面。而何园集扬州园林的精髓于大成,并很好地融合了西洋建筑的元素,成为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奇葩。

    何园全园空间有东西花园、住宅庭院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十九、园居院落

    住宅区主要由一座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煦春堂和两座七开间的西洋楼及围合庭院组成。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二十、清楠木厅“煦春堂”、“与归堂”

  玉绣楼前面是一座面积为160平方米的“与归堂”,是目前扬州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楠木厅,此处为主人会客的地方。楠木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的手法,运用整块4平方米大、9毫米厚的玻璃,采光效果极好!

  煦春堂面积约160平方米,是一幢单檐歇山顶建筑,整座煦春堂大厅分正厅、耳厅,是目前扬州市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楠木厅。正厅大门两侧,融合了西方建筑方法,选用整块4平方米玻璃配成窗,有利于采光。在朝南一面走廊上有13个西式木雕月牙门,上面雕有折枝、牡丹花和牡丹花篮,象征着主人对如意、美好、吉祥、富贵生活的神往。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二十一、玉绣

  自赏月楼小院有东门直达玉绣楼所在庭院,顿有开阔疏朗之感。玉绣楼是两栋前后并列的住宅楼的统称,因院中种植广玉兰和绣球而得名。一百多年前,

  何家的老少主人们,就在这样的一个园居空间里一幕幕演绎他们的人生故事。

  玉绣楼的主题建筑是前后两座砖木结构二层楼,既采用中国传统式的串楼理念,又融入西方的建筑手法,如采用法式的百叶门窗、日本式的拉门、法式的壁炉、铁艺的床等等,此外,在体现住宅建筑功能和人性化需要方面,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细节,如地面设通风孔、地下建近两米高的透气层等等,可见当时园主人“与年俱进”的思想!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1.1、底层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1.2、二层

 

   在楠木厅后面有两进具有异国风格的双层楼房,叫玉绣楼,共有28间,中西合壁,新颖别致。二层曾是小姐闺房,是园主人女儿居住的地方,在封建社会,小姐是不可以轻易与人见面的,因此园主派重兵把守,客人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游客们:请抬头往上看,顶上廊板中有个方孔,配有滑轮升降,这是专为小姐输送食物和茶水之用的。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1.3、庭院 

  广玉兰、绣球。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1.4、前夹院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1.5、后夹院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1.6、防火道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二十二、骑马楼

  出玉绣楼沿着复道回廊向东入骑马楼,骑马楼是何园的客舍。骑马,意味着异乡和征途。何园客舍取骑马为名,别有一番苦心深意。另有一说,骑马楼,形似马鞍,分为东、西两幢楼。东楼亦称东一楼、走马楼,往北整齐排列东二楼、东三楼。此三幢楼,皆为两层,前后相连,上下相通,宛若迷宫。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2.1、走马楼(东一楼)

  东楼,亦称东一楼、走马楼,国画大师黄宾虹是何园园主何芷舠长媳的族叔。黄宾虹一生中,有六次来扬州,时间有长有短,皆寓居在东一楼。1954年11月,黄宾虹已九十有一,他在给女弟子顾飞论画的长信中,又一次追叙他当年到扬州及何园的经历与见闻。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2.2、 东二楼、东三楼

   东一楼、东二楼、东三楼之间,有两个庭院,东二楼中间有过道,将前后两个庭院连通。东二楼中间的这条过道,曾经是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的旧居。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朱千华先生一家五口人(父母、妹弟),就生活在东二楼中间的这条过道里,前后生活了五年时间。当时,此过道有后墙封闭,成为一间居室。居室内再砌墙,分成前后两小室,作民房用。朱千华简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岭南田野笔记》、《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等。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2.3、桂花院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二十三、片石山房

   与何园紧相毗邻的是“片石山房”,是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据史称,“片石山房在花园巷,一名双槐园,歙人吴家龙别业,今粤人吴辉谟修葺之。园以湖石胜。”(清《江都县续志》卷十二)又据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载:片石山房内“二厅之间,湫以方池。池上有太湖石山子一座,高五六丈,甚奇峭,相传为石涛和尚手笔”。石涛是我国明末杰出的大画家。原名朱若极,他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开辟了扬州画派,为扬州八怪的先驱。石涛遍访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晚年侨居扬州,留下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曾旅居扬州,死后葬于扬州蜀冈。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片石山房于1989年复修,门楣上的“片石山房”额系移用石涛墨迹。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此园的设计,以石涛画稿为蓝本,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表现了石涛诗中“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莫谓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桌然庐”的意境。园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观,盈盈池水,盎然成趣。假山内藏有一所石屋,可作夏日消暑的好地方。它本非自然而追逼自然,出自人工却巧夺天工,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前来观摩瞻仰。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在何园东端还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片石山房。何园自古就有大花园、小花园之说,如果把何园比作大花园,那么小花园就是园中之园片石山房了。 
     
  片石山房,原名双愧园,是清朝初期画坛巨匠石涛叠石造园的惟一遗迹。后因年久荒废,仅有假山主峰残石倚墙而立。1989年底进行了修复,使胜景得以再现。石涛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明朝宗室的后裔,明朝灭亡之后,为避免清统治者的迫害,出家为僧,亡国之痛使之寄情山水,并在叠石时将胸中郁愤转化为佳山秀水。石涛死后葬在扬州蜀冈。 
     
  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扬州无山,园林中常采用平地叠石之法,而叠石增山是很讲究的,必须运用高度技巧,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奥秘呢?请游客们继续跟我往前走。请看前面片石山房门厅处置有一滴泉,形成注雨观瀑之景。水池前一厅为复建的水谢,厅中以石板进行空间分隔,一边为书屋,另一边为棋室,中间是涌的泉,并配置琴台,琴棋书画合为一体。在池的南面有三间水村,与假山主峰遥遥面对,高山流水,此情此景正能体现石涛的诗意: 白云迷古洞,流水心檐然;半壁好书屋,知是隐真仙。” 

 

    片石山房虽占地不广,却使廊、厅、亭、假山与水达到有机的统一,给人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境,在有限的天地中给人以无限的通思。 

 

 23.1、明楠木厅

  片石山房东面有一座楠木厅,是何园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俗称明楠木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在园中之园的东面那幢楠木厅,是整个何园保存年代最久的一幢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在经过装修重新对外开放。它结构严谨,典雅端庄。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楠木厅东院墙上嵌有砖刻片石山房四字,是后人临摹石涛真迹而放大的。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3.2、“不系舟”

   厅西侧有一“不系舟”,坐在舟上可俯视池鱼,就像船只从外面航行归来。

  在楠木厅西侧有一不系舟,临池停泊,坐在船上俯视池中游鱼,就像游船正从外面野航回来,其乐无穷。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3.3、水中月

  扬州自古就有月亮城之称,有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而此处可谓扬州白天赏月的最佳处。

   分峰叠石当为扬州造园的一大特色,而何园现存的湖石假山保持了基本原貌。假山之上,用连皮杉木新建的半亭,名为葫芦亭,充满野趣。假山丘壑中的人工造月堪称一绝,光线通过留洞,映入水中,宛如明月倒影。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3.4、镜中画

  壁上还嵌置一块硕大镜面,整个园景可通过不同角度映照其中。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博主镜中自拍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3.5、石涛诗文

 

在西廊壁上新刻了碑文,选用石涛诗文等九篇。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23.6、水榭的“琴棋书画”

 

   水榭正中有一眼泉,风吹过的时候会发出声响,是为“琴”。泉水旁边是一个槐树桩,树桩上刻了一张棋盘,主人闲来无事时在这里下棋,是为“棋”。借着半堵墙造了一个书房,是为“书”。另一侧墙上开了一扇窗,窗框上刻有竹子的图案,窗外是假山,假山周围也种有竹子,如此交相辉映,墙上又添一幅竹石图的美景,古代文人都喜好竹石,是为“画”。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借着半堵墙造了一个书房,是为“书”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水榭正中有一眼泉,风吹过的时候会发出声响,是为“琴”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泉水旁边是一个槐树桩,树桩上刻了一张棋盘,主人闲来无事时在这里下棋,是为“棋”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另一侧墙上开了一扇窗,窗框上刻有竹子的图案,窗外是假山,假山周围也种有竹子,如此交相辉映,墙上又添一幅竹石图的美景,古代文人都喜好竹石,是为“画”。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二十四、何氏祠堂

  回归何园的何家祠堂于二OO七年四月三十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三百平方米的祠堂位于何园西南侧,紧临何园片石山房,祠堂由东向西形成大小祠堂。祠堂内陈设容像为原祠堂的真迹复制品,展出的是何芷舠及其上五辈人的容像。从无锡赶来参加开放仪式的何园主人何芷舠第四代曾孙何祚宏老先生作介绍。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二十五、石涛书屋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二十六、南门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看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下)--园居及片石山房--2012.6.3

 

二十七、“天下第一”

  何园里还蕴藏着四个“天下第一”,三处位于西园。“天下第一廊”指的是何园的复道回廊。复道回廊分上下两层,或直或曲,贯穿全园,全长1500多米,被誉为中国立交桥雏形。而复道回廊上的花窗被称为“天下第一窗”。造型阔大,气宇轩昂,绕廊赏景,步移景异,是园林花窗中罕见的极品。“天下第一亭”指的是以水池居中的西园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一座中国仅有的水上戏台。在上面轻歌曼舞,可以巧妙的借助水面与走廊的回声,起到增强音响的共鸣效果。位于园东南的片石山房称为“天下第一山”,在石涛大师叠石人间孤本的腹内,藏有一座石屋。石屋有两间,东西都有洞门出入,盛夏酷暑,烈日炎炎,这里便成了养心消暑的绝佳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