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让座风波

标签:
让座道德绑架上海大妈法定义务相互理解 |
分类: 观察 |
上海地铁又见让座风波,6月30日,上海地铁又出现年轻小伙不给抱小孩女乘客让座被怼的事情。出面怼人的依然是著名的上海大妈,正义凛然,而且动用新媒体说要发到网上让大家评评理。这个愣头青一开始很淡定,还比着剪刀手做表情,后来就撑不下去了,起身袭击拍视频的人,抢夺手机,最后被大伙摁倒。
因为有新媒体,此事传播很快,之后的评论分列两厢,观点泾渭分明。当然,说的话倒是耳熟能详,无非是小伙子健健康康,理应给抱幼儿的妇女让座。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必须让座,但是尊老爱幼是美德,以自己累了为由不让座,说不过去。另一方的说法强调了这是一种道德绑架。现如今年轻上班族整天挤在地铁里,很辛苦,他们其实也已经逐渐成为另一种“弱势群体”。等等。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个拒不让座的小伙子,自己说当天做了一天的志愿者,所以很累很辛苦。做志愿者,是一项任劳任怨,需要奉献精神的工作,除了单位分派非去不可的之外,那些心甘情愿主动要做这个工作的人,大抵都是有爱心,在道德修养方面有较高水准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假定,这个小伙子就是这样的人,那么,为何在地铁里,他又会有另外的表现呢?这是人的两面性还是另有隐情呢?
对此,小伙子在事后发的微博里,有解释。说是一开始看到那个抱小孩的女乘客,他是准备让座的,已经在收拾耳机准备起身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上海大妈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他一赌气,就不让了。之后矛盾激化,才出现了风波。
我愿意相信,这个小伙子说的话是真的。他的确是愿意让而且已经准备让了,但是因为听到了指责自己的话,果断地终止做好事的行动。这里,我想说对这位小伙子说,别这样想,既然你已经觉得该让座,既然你认定这是对的,就要忠于你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服从它的驱使。做好事是做给自己看的,是自己道德灵魂的净化和完善,不为别的,不要受到其他声音的干扰。因为别人鼓噪几句,就不做该做的事情了,要么就是在找到一个借口,要么就是内心还不够强大不够坚定,容易摇摆。
著名的上海大妈在这里承当了什么角色呢?是道德情操的捍卫者?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好事者?还是纯粹闲来无事解解闷?
我们不想定义这位上海大妈,因为本身她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简单定义都不尽符合实情。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上海大妈要小伙子让座这个事情本身没有错,大妈不是为自己要位置,所以首先她是出于公心。这一点,不该受指责。二是或许上海大妈有更好的劝解的办法。比如好言好色,别得理不饶人,年轻人脸皮薄,两句好话说给他,他即使想拒绝都抹不开面子。
最后来说说我们熟悉这个词“道德绑架”。类似让座的事情,经常会出现这个词。为拒绝让座者辩护的人,常常会用到这个词。还有社会慈善捐款、舍己救人之类的事情,也常会用。那么,到底什么时道德绑架呢?
所谓道德绑架大致是指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道德为筹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简单说,道德绑架就是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普通人。它错误的本质是混淆了至高道德和法定义务之间的界限。我们反对或者谴责道德绑架,因为它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造成了伤害。
但是,回到上述让座之类的事情中,我们要防止的是,有人以拒绝道德绑架为由拉低自己的道德标准,有人以此为由替自己未尽应尽的义务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