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顶印象:谈谈彬子消费粉丝的策略

(2016-05-04 09:44:30)
标签:

领袖

平顶之上

撕逼

文化

韦小宝

分类: 电视

我一直在说彬子,以至于有人一看到我写文章,就说“又来了”。的确,我一直在批评彬子,而且,以后我还会不断地提出我的意见,只要他生活在平顶一天,而且一直是那么一种生活态度的话,我就会一直关注下去,不会闭嘴。当然,网友的话,我也听进去了,今天我就来换一种角度,提出对彬子的批评。在我看来,彬子是平顶恶意消费网友的第一人。

 

平顶要赚钱,其收入渠道很单调。作一个简单的分类的话,大约是三种:第一种是辛苦钱,最初的类似装笔芯,居民们辛辛苦苦忙活一天下来,总共收入80元。第二种是真正都市场化的钱。这一类的钱,大约到目前为止,大宗的项目只有訾鹏的画。小的东西包括了最初肖凡凡的手串饰品,韦泽华的小东西(笔记本、台灯、手工艺品),范梭的围巾手工皂。易秋、彬子的皮具等,还有就是郑义的蜜蜡、照片等。第三种则是纯粹消费粉丝的钱,这些钱很多,项目大致包括:早期刘富华的笔筒,訾鹏的服装,韦泽华的天价手串、天价台灯,郭辉的画,吕日阳的画、牛仔裤,花姨的花,眫虎的食袋等。郑义的哈雷模型、崔叔树屋的初夜权等,也在此列。当然,最典型的,应该是彬子的产品。

 

平顶赚钱的三种模式,有时也不能截然区分。有些其中有交叉的。第一种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第二种也不多说,关于訾鹏的画,市场化认可程度很高。当然,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有分歧是正常的,有的人说好,有的人不认可,见仁见智。不管訾鹏的黑粉怎么攻击,訾鹏已经是成熟的走市场化道路的画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的画在市场上就能够卖得那么多钱,市场认,这很关键。

 

我们着重要说的,是第三部分。这部分钱赚的非常复杂,首先,在理念上,作为一个真人秀节目,利用与粉丝的互动,利用与粉丝们经济上的联系,来维持平顶的生活、建设,这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可以理解的状况,可以理解为常态。其次,这样的情况大部分是由节目组在控制,因为平顶是相对封闭的,与外界的联系都必须通过节目组,给你赚多少钱,给谁赚,什么时候可以赚钱,都不是居民和粉丝两头可以决定的。这就是韦泽华说过的,节目组会时不时给你一个惊喜,一个安慰,一点鼓励。第三,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粉丝是双刃剑,一方面,粉丝真心诚意愿意为他们心仪的偶像付出,包括金钱,这是他们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消费粉丝其实就是在透支情感,透支信任,透支爱心。本来,粉丝应该是情感的联络,因为金钱的介入,这种可敬可爱的,纯粹精神寄托层面的东西沾染了铜臭。这个分寸把握合适,可以加深粉丝和偶像之间的亲密关系,要是过度了,让粉丝觉得这样的情感被利用,有一种受骗的感觉,那么,这样的消费过程就是有害的。

 

好了,我们马上要说到重点了,为什么我们要说,彬子是平顶恶意消费网友的第一人呢?

 

第一,在理念上,彬子非常清楚,消费粉丝是双刃剑,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效果更好。应该是说,韦泽华也清楚这个理念,但是,他与彬子的最大区别在于,韦泽华一直对消费粉丝有顾虑,他反复说过,不意愿过分消费粉丝。而彬子则乐此不疲,对消费网友毫无歉意。两相对比,韦泽华为人诚恳,节操纯良。他自己意识到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做了这样的事情,心怀愧疚。同时他也在极力避免过度消费,尽量减少这样的消费行为。彬子呢?显得鸡贼多了,诡异多了。他明知这样行为不那么厚道,却心安理得,甚至洋洋得意。彬子的粉丝会说,这不真好说明,彬子真实吗?当然,这的确真实,他非常真实地做一件损害粉丝利益的事情,我们不能说彬子真实,就认为他做的就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同样的道理,韦泽华可能做出的同样的事情,但是,因为他心怀愧疚,并已经极力避免再对粉丝造成过多的损害,我们从内心中,自然也就会给予更多的谅解,不忍心过多责备他。这不是双重标准,这大概是我们一般人都会遵循的原则。因为我们是在说到底谁善良,谁恶意。

 

第二,所谓恶意消费,当然不能简单地从物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反差大小来衡量,不是说东西卖贵了就是恶意消费,事实上,卖便宜的,照样有可能是恶意消费粉丝。关键是看花在物品上的功夫和用心。对粉丝负责,真心诚意,尽心尽力,而不是敷衍糊弄,粗制滥造。更不能弄虚作假。拿韦泽华拍出9800元的一山一水手串为例,这个东西的价格肯定是高了,很高。但是,这个手串韦泽华真的倾注了心血,构思巧妙,制作精巧,细腻。相比较之下,吕日阳当初卖做坏不能穿的牛仔裤,卖平顶的砖,这样的做法就很猥琐,很不厚道。

 

彬子的东西呢?从最初的所谓画,到用指接板拼凑的花盒子,到后来的悟空系列的包袋围裙,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粗制滥造,不论从造型到做工,从设计理念到包装,怎么也摆脱不了一个俗字,整个俗不可耐。想来也难怪,以斌子的审美情趣和品味,他做出来的东西,要是能够脱离低级趣味倒是咄咄怪事。这里,有一点,我必须说明,其实彬子本可以藏拙的,因为他有他的特长,以他常年在云南撂地摊的经历,据说他的皮具手艺很不错关于这一点,我相信这是他的实力,尽管他自己说,他不求精致高级,只求快捷方便。但是,既然他熟稔这一行,经营多年,怎么说也是上道的,至少他知道哪些样式哪些材质哪些工艺会比较受欢迎。我业余也做些皮艺,知道这里面的道行很是不浅,很有讲究,同样的东西,怎么匠心巧运,怎么做出品位来,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东西,感觉会完全不同。不过,这没有关系,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不会从平顶,从居民们那里去购买属于私人定制的高档品,也就是说,以彬子这样的技能,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可惜,彬子放弃了自己的长项,结结实实把自己审美情趣不高的弱点给暴露无遗了。他自己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不想重复自己,看起来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理由,但这恰恰说明,他对粉丝们采取了不负责任的态度,在糊弄,欺骗消费者。

 

关于是不是消费粉丝,我们大约有一个简便的测试方式。那就是在平顶之外,同样的东西,能不能卖到同样的价格?以此论,一个木板钉成的花盒子,画上平顶的logo,要卖到100多元,这样的价格是不是离谱?同样的材质、做工一般的价格也就10元、20元,平顶卖个30元、40元倒是可以理解,凭什么要卖到100多元?这不是宰客杀猪吗?

 

平顶的买卖当然不是一般的商家与顾客的关系。追星一族,疯狂无比。对粉丝们来说,他们对偶像爱的有多深,他们做出追星行为就有多疯狂,这些非理性的行为之一就是倾囊购买偶像的物品,他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被消费,被欺骗,自己只在乎自己得到某一刻幻想的快感。我们可以说,这是偶像和粉丝们自己的事情,说白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干别人屁事?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消费粉丝,弄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愚弄粉丝,真的不该受到道德的追责,偶像们真的毫无愧疚,真的可以心安理得,甚至洋洋得意吗?这个时候,说谁谁心地善良,为人诚恳,甚至说他们高尚伟岸,这不显得特别的不靠谱,特别的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