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8月10日新闻点评

(2015-08-10 09:46:21)
标签:

娱乐

新闻

点评

文化

分类: 电视

上周高温,各档新闻对此的报道较为集中。其他各类新闻基本上属常态。

 

一、 金华新闻联播、金华老娘舅

 

本周《金华新闻联播》时政内容很丰富。市领导徐加爱、暨军民的工作报道较多,领导辛苦,记者编辑也就跟着辛苦。这样的常规报道中规中矩,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包国华案子的报道各个栏目都作了相关的报道,基本上严守了相关的规定。

 

自选动作方面,值得一说是两个,一个是优秀乡镇干部系列。记者们做得很认真。有些小的瑕疵,比如周一播出的新闻,对范锋鑫的第一段同期声是在汽车里完成的,这个场景看上去有点别扭。类似的人物专题采访报道比较难做,有时候吃力不讨好,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但是,认真做好人物报道很有挑战性。最近一个比较典范的例子就是央视《新闻联播》今年七一前后播出的的优秀县市委书记访谈,第一篇是金华出去的建德县戴建平书记。这个报道看了之后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我们的时间人力都不能与央视相比,但是,拍摄采访的某些理念手法,我们是可以借鉴的。现在看,我们做的几个典型,都有点平,没有特色,不是“这一个”。应该考虑怎么样挖掘得更深一点,做得更生动一点,更巧妙一点。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本周《谁立潮头》。是兰溪台送来的,应该说做的也不错,也选了比较好的切口进入,主持人也分别作了串场,但是,总体感觉与我看到的咱们自己做的“万里扬”的那篇还是有差距,第一个是整体策划不够,主题开拓还欠一点。第二个从整个系列的体例上说,也没有保持前后一致,感觉这个报道与前面的那个不是同一个系列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原因可能也很多。如果我们要借用县市台的力量,那么,怎么样让他们按照原先的样板做,尽量往系列报道里靠也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本周《金华新闻联播》播出的信义金华人物篇也是不错的,能不能做的更加精致些,像当年经济生活频道做的基层人物短片那样。在内容的选择上,在拍摄上,在配乐上下点功夫。

 

小问题,“奋战在高温下的一线工作者”字幕打成了“备战”。别字不奇怪,奇怪的是经过那么多道工序都发现不了问题。

 

本周的《金华老娘舅》也较为常态。家长里短的,老娘舅们做得很辛苦。不过,有一个问题提醒娘舅们注意。有时候感觉娘舅们比较急,总是希望能够主导掌控现场,hold住场面,所以有时候抢话头的情况经常出现,或者老是要替对方把话说出来,这样娘舅客观公正的效果会有所减弱。要善于倾听,善于总结。

 

二、小马开讲

 

8月4日的《小马开讲》中有一条新闻,是小马出面讨说法,义乌一块耕地变成停车场,过程很详细。不过观众可能会比较关心结果,那个前来投诉讨说法的人对这个结果是什么态度,满意还是不满意,新闻最后如果能够加上这样的结尾,可能整个新闻会更加完整些。

 

同一天新闻还有一条是关于市区一个小区电梯故障的。这条新闻如果能够加上对专业维修人员的采访可能会更好,这样更加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光说要加强维护,对居民来说,还是不够的,尤其是在当下故障电梯比较多的情况下,要做得更加细致些。

 

8月7日《小马开讲》关于大黄山隧道非机动车驶入的新闻做得不错,正反面的观点意见都有了,设计施工部门的人也采访了。隧道先天不足,注定会产生矛盾,所以,我们的记者还可以做一点追踪,提醒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不要等到隧道出了事故才引起重视。

 

三、 百姓零距离

8月4日“外嫁女讨说法”的新闻点子抓的好,展现了乡俗民情与法律之间的博弈。

 

8月7日交警程莞作的小孩子过马路受伤的新闻除了谴责开车人之外,也不要忘记提醒家长和监护人教育好孩子过马路守规矩。两者同样重要。

 

8月8日书香名邸的大火,现场感很强,剪辑也很流畅。但是可惜没有到医院采访下受伤的居民。要考虑怎么样从人的角度,从民生的角度,来做新闻,要善于从观众的角度看问题做新闻。

 

“百姓零距离爱你爱你”引出的素人真人秀节目的话题。提醒:1、选人很重要。2、编导介入方式和程度很重要。3、与新媒体的合作很重要。4、关键是思路理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余仓飞瀑
后一篇:刊物封面帅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