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校车缘何成了僵尸车?

(2014-08-28 11:26:01)
标签:

校车成公厕

理念

学生安全

教育

时评

分类: 观察

新校车缘何成了僵尸车?

 

网曝浙江温岭52辆新校车撂荒农村近1年,沦为公厕。总价值2000多万的大鼻子黄色校车买了之后不能投入使用,成了僵尸车,这样的事情类似天方夜谭,可是,它就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看了记者的报道,还真的有话说。

 

相关的报道说,这批校车是安徽驻台州商会投资的,原本计划在温岭成立一家校车公司,以解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送难题,也不求盈利。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学生上下学途中遭遇车祸的事故之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地方和人士纷纷瞅准商机,斥巨资投入买车做这个事情。从表面上看,社会资金的投入做校车运营是一件大好事,学生安全了,政府不用花钱,学校和家长们也放心。但是这样看起来很美的事情为什么遭冷遇,投资者缘何遭遇尴尬呢?

 

社会力量投资的校车拿不到运营许可成了最大障碍。从管理的角度说,任何人投资校车营运都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这是很可以理解的,不然就是黑车了,谁也背不起这样的坏名声。但是,为什么作为投资方和管理方在当地是不是需要校车服务公司的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呢?到底是投资方被热情从冲昏了理智盲目投资还是当地主管部门误导投资方?是主管部门工作疏忽还是另有隐情?

 

到底温岭当地是不是有校车市场的问题,我们先来听听投资方的说法。据来自安徽驻台州商会的张伟介绍,校车公司主要服务对象是民工子弟学校的那些外地学生们。“当初是温岭的民工子弟学校校长在跟我们会长聊天时,谈到学生校车接送的运营投入非常大,希望商会能帮帮忙,于是就有了投资办校车公司的想法。”

 

温岭教育局对此不认可。他们的说法正好相反。温岭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王科长说,教育部门进行了调查摸底,先后召开了3次民办学校校长会议。“经排查,温岭14家民工子弟学校中,9家已有自己的校车,其余的也基本都认为不需要添置。”王科长表示,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当地近年重新划分学区后,学生的交通半径减小,对校车的依赖程度也相应减弱。

 

显然,在温岭有没有校车服务的市场这个问题上,双方意见是针锋相对的。投资方说有,他们有直接来自民工子弟学校的需求信息。教育局说没有,他们也经过了调查研究,确认民工子弟学校没有这样的需求。根据矛盾律相互矛盾的说法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的规律,在到底有没有需求的问题上,显然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也就是说,要么有需求,要么没有需求。到底有没有,这还有需要由有关部门再加以求证。孰真孰假,我们不是权威部门,在此也无法作出判断。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加以分析,比如,安徽驻台州商会认定有需求,他们是不是更多基于市场化角度去考虑?作为商人,无利不起早,追求商业利润是天生的,他们眼中这是一个商机,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不为盈利,但是投资就是投资,不是慈善,不是做公益打广告。或许,从纯商业的角度说,温岭当地的确存在这样的需求。哪怕有些学校已经有了校车,还可以优胜劣汰,进行竞争。即便是如教育局所说重新划分学区后学生的交通半径减小对校车的依赖程度也相应减弱,减弱不是完全不要。而教育局看问题的角度则是加强管理,成立校车服务公司,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校车服务公司如何收费问题,比如已有校车如何处理的问题,比如此前已经参与学生上下学运送的机构的既得利益如何处理的问题等等。说到底,双方所站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各异,目标诉求也就大相径庭,从这个角度说,就不是简单用矛盾律可以来做结论的。很可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这个问题上,为了学生们的安全,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双方做好沟通,寻找最大公约数是应该的。在我看来,当地教育部门在沟通上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和说法,极大地误导了投资方。而投资方则有些一厢情愿,操之过急。虽然教育局反复说,自己早在去年8月份,在投资方买车之前,就已经明确告知对方:校车公司不可行。提前至少一两个月。好像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可以撇清责任,但是,关键在在购车前,投资方找到温岭教育局表明了这个想法。当时教育局肯定和支持了他们的这番热情,还让他们递交一份可行性方案。这样的做法任何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种鼓励,投资方受到鼓励后进入正式实施的阶段,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至少,教育局在此有误导的嫌疑,怎么说,这也是一种工作不严谨的失误吧?当然,我们也同样认为投资方存在不严谨不科学的地方,甚至也不排除买了车再说,用崭新的校车来催促甚至要挟主管部门。

 

所以,纵观此事,双方都有错,有理念的差异,有各自利益诉求的冲突,也有沟通不畅的尴尬。希望双方能够好好协商,妥善处理好,只要是有利于孩子们的安全,还是要继续努力化解矛盾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光头小马哥
后一篇:头像练习三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