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的心态是怎样的?

标签:
时评宁财神吸毒张元好自为之 |
分类: 观察 |
首先申明,我不吸毒。之所以要开宗明义说一下,无非是想为自己开脱,接下来我说的话—那些分析吸毒者心态的话纯属臆想,也可能不幸猜中,也可能不幸谬之千里,靠谱不靠谱我也不知道。毒品这样的事情还不好尝试,不能如老话说变个梨子亲口尝尝,所以也就只能那么揣测一番了。
废话有点多,言归正传吧。
626禁毒日前后,总有些相关的案件和人犯被曝光,前些年都搞些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或者电影电视剧,如《黑冰》,陈道明居然演个大毒枭,因为喜欢陈道明,差点儿仿佛间都搞不清楚到底该切齿痛恨这个毒枭还是同情喜欢他。总之,这些文学的,影视的作品为展示我们国家严峻的禁毒形势的同时,也告诫我们,毒品,各种各样的毒品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几乎触手可及。
而最近几年,感觉在禁毒宣传方面,又有了一些新动向,那就是向演艺圈名人方向发展。我们印象中,这份名单越来越长,满文军,谢东,孙兴,沙宝亮,罗绮,张默……等等。刚开始时一些演艺圈名人涉毒,让我们真正的唏嘘叹惋了一阵子,像满文军,从底层拚起,靠一首歌《懂你》一夜成名,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发生这样的丑闻,此后几乎是一蹶不振。喜欢他的观众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选择了抛弃。再近一些,就是著名导演张元吸毒,2008年首次被查,今年复吸再度被查。对张元,我其实没有多大的印象,所谓第五代还是几代我也一直没有弄明白,但是他吸毒的事情,却是被我和其他更多人记住了。相比较而言,《中国好声音》捧红的歌手李代沫吸毒被查的事件更加震撼些。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个擅长演绎情歌的光头,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娘,但是他的歌真是唱得好,很能够抓心的。喜欢他的也很多,虽然在《中国好声音》没有走很远,但是其人气和知名度却远远超过来后来杀入决赛的选手,商演也好,代言广告也好,都达到了一线明星的位置。前途无量。这一吸毒,就被打回原形了。以后,能不能东山再起,还要看造化。
宁财神被查,又是一个猛料,虽然他只是编剧作家,按照中国影视圈的规矩,一部影视剧最出名的自然是演员,其次出名的该是导演,最末了才轮上编剧出点小名。但是,宁财神有点例外,他几乎与《武林外传》一起红遍天下,感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有才气的编剧作家,才让尚敬导演有了用武之地,才使得阎妮,姚晨,沙溢等一批演员一炮打响,红得发紫。看宁财神的作品,可以感觉到台词的精彩,人物形象个性的鲜明,情节股市构思的精巧和诙谐,在网络时代,宁财神的才气得到了很好的释放,所以我们认识了他,记住了他,也为他的才气所折服。我没有看过江苏卫视那个节目中他的现场表现,以他才思敏捷自是胜任有余,虽然有些口吃迟钝些,应该还是过得去,能够参加人气节目说明公众对他的认可,但是,这一吸毒,一切可能又需要重新审视重新评估了。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在演艺圈会有那么多的明星在吸毒,有人在网上报料说演艺圈吸毒的人占得50%以上!这个数字是不可想象的,估计是说高了的。警方的说法是演艺圈吸毒的的确比较多,我们查处并且曝光只是少部分。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分析,演艺界涉毒与整个圈子的特点有关——比较有钱,相对有闲,属于自由职业者,与“这些都有关系”。刘跃进表示,在演艺圈,文艺界有一套“歪理邪说”,说是搞艺术的是需要灵感的,而吸食毒品能产生幻想,容易激发灵感。一些新人为了尽快融入圈子,也因此沾染上毒品。在我看来,这样的“歪理邪说”可能在演艺圈还的确存在。激情也好,灵感也罢,这些都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够有,像水龙头那样一拧就可以喷涌而出的,明星们的确需要某种介质来点燃激情,来触发灵感。这一点,可以理解。问题在于,他们采用了一种犯罪的方式,一种对自己身体最终会造成损害的方式,一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从根本上说就错了,就触犯了法律的。就像体育竞技中有人用兴奋剂来提高运动成绩一样,最终得不偿失。
听一位企业家在一个比较私下的场合曾经说过,有一次他在歌厅,小伙伴们都在吃类似摇头丸的药品。其实他不想吃,对此也有警惕,但是,他说那样的场合,那样的气氛中,我也不好太拒绝,不然与大家不融洽,气场不对。那个时候,稍微一犹豫,就吞了一片,顿然感觉到飘飘然,还好当时脑子还清醒,没有继续下去。以后再遇上这样的场合,坚决告诫自己不能沾哪怕一点点。
这个企业家算是很有成就的,开的是宾利车,家大业大,可能用毒品供他尝尝鲜之类的,也不在话下,他胆子也大,敢做敢为,敢于冒这样的风险。而他的现场体验,也展示了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可能很多吸食毒品的人,都是这样开始,被一干人众裹挟,被现场高扬的气氛感染,被一种不甘被抛弃,不甘被隔绝的从众心理驱使,不知不觉陷入泥沼。
当然,可能还有一种思想就是错误地以为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有品位,有个性,有刺激的生活方式。High也好,激情四射也罢,都是为了避免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寻求前所未有的体验。这就有点像那些抱着所谓的宠物狗四处闲逛人的心理。觉得怀里抱着乖巧的宠物,就是一种上游社会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把自己和庸庸碌碌的芸芸众生区别开来,自己走在大街小巷,有人回头看自己一眼,自己顿时觉得有面子,优雅高尚起来了。
说回到宁财神吸毒,他在央视接受采访倒是坦率的很,一五一十实话实说。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还看不出这个尊财神到底是真忏悔还是敷衍媒体,如果照他说了为了创作寻找灵感,为了高强度地写作需要,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今后只要还存在需要灵感的时候,还需要赶过稿子追进度,那时候,宁财神还会照样用吸毒的方式来激发灵感的火花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我们不知道,我们也无从猜测宁财神的创作之路是不是会走到头。我们只知道,这样的路子肯定不是正道,不然,不会有法律来约束。
这,应该是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