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新闻点评
(2014-03-31 10:28:09)
标签:
新闻点评文化 |
分类: 电视 |
对前段时间各新闻栏目做点总体评价。
一、栏目及定位
1、联播策划感强,评论有较大进步;
2、开窗较多,可能导致信息量少,节奏变慢;会议新闻还是偏多,且缺乏加工。
3、问政直通车光有问是不是还不够?
4、个别老娘舅表现不佳。
5、小马讨说法如果没有小马参与,符号性减弱,可看性降低。可否采用其他办法,比如演播室连线,嘉宾访问等。
6、节节棒在犹豫,游走于新闻与服务类节目之间,首鼠两端。目前看服务性大一些,但节目风格尚未定型,包括内容选择和语态都有上升空间。但是,经济生活频道向来不缺乏创新能力,关键是走对路子。
7、百姓零距离的微调有效果,特别是欢乐送,有乐乐参与,效果不错。零距离的调查也很好,但是挑选适合做调查的记者很重要。
二、主持人和记者的表现
1、璐科去联播对联播来说是好事,但是似乎有些可惜,端庄不够,活泼天性受抑。可能得不偿失。
2、“小东跑城”记者主持不应该在广电中心院子里。背稿的痕迹太重,要多做辅导。
3、节节棒记者们的表现有好有坏,时好时坏,不过可喜的是都在尝试,比如,章颖凌,燕子等伶俐活泼,气场对。
4、吴姝隽的风格、声音有一定的辨识度,基本吻合。乐乐的主持也很称职。
5、关于老资格主持人。转变风格,尚需新的平台。
三、背景、包装和后期功夫
1、联播的整体包装见效果。但三句半背景有些乱,桌子也不合适。
2、诸葛和国庆的服装现在是比较现代时尚的西装,和背景的中式有些不和谐,不一定要长袍,但是至少是中式的感觉,或者换背景。
3、零距离的背景特写还好,大全景就有些杂乱。主持人的服装一定要穿得更加职业点儿。
4、各频道的荧屏视觉效果方面有了进步,但应该考虑设立视觉总监一类的工种来做宏观设计和监督。比如,作图表,作动画,作特技效果。设备机器这么好,制作人员也年轻,应该可以上一个台阶。
四、单条新闻
说到底还是单条新闻的竞争。
1、房地产协会大会出了报告。类似的报道可以分三个境界,照搬照抄,重点提示,吃透精神深入采访,还可以提出问题探讨。我们在第一第二境界之间徘徊,效果差强人意。
2、26日小马开讲中有母女死亡的新闻,其中有“丈夫被带上警车协助调查”的话,记者可能没有倾向性和暗示,但是观众听起来就有。
3、老师打学生屁股的新闻,里面有两个细节。一个是老师自己说和学生的表哥谈恋爱,是否属实?有的新闻提了,有的没有提。还有就是教师资格证,有的提到有的没有。金华日报的新闻做了进一步的求证,存疑。这些是新闻点。
4、高速公路18秒倒车引起车祸的新闻,《百姓零距离》报道中对肇事的女司机的处理有了明确的说法,这就比较专业。其他的似乎没有特别关注,这也不应该。还有的频道打了马赛克,个人以为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