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棣
唐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633
  • 关注人气:23,6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2012-10-05 22:42:27)
标签:

交通运输

镇远

高速公路

西江千户苗寨

行车速度

分类: 旅游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现在看,当初决定在国庆中秋长假出行是不是明智很难说。或许从纯粹开车的角度说,这未尝不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可是,从旅行的角度说,这一次,无疑是个梦魇。

 

这个梦魇,从刚刚开始踏上旅途,确切地说,是从驶入高速公路就开始了。我们想到过这一个假日,所谓史上最长的黄金周,加上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注定了高速公路出行非常艰难,但是,我们的确抱着侥幸心理,希望不会那么拥挤,那么艰难,至少不那么可怕。可事实上,我们完全想错了。

 

我们设计的线路是通过G60沪昆高速公路,横跨赣、湘,直达贵州省的镇远。然后再去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接着折返回头往西江千户苗寨。最后在返程途中去看看湘西的矮寨大桥。这条线路设计的初衷是感受湘黔交界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就路程设计来说难度不大,驾驶也基本没有什么危险性,不过按照行程的计划,时间比较紧凑,不是走走看看,休闲惬意的方式。说白了有点赶。比如第一天我们计划开车1300公里,按照平均80公里的时速,需要开车16、7个小时。这虽然不是我们开车最长的纪录—最长的纪录是2007年自驾西藏,曾经一天内开了21个小时,但是也属于超长时间的驾车了。

 

不过,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快。从驶入G60高速入口那一刻开始,我们就知道,这个16、7个小时开车的计划绝对实现不了,不断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能不能在当天也就是在24小时内赶到镇远都玄乎。本来,按照正常的行车速度,我们可以在2个小时左右离开浙江省界抵达江西,可是,9月30日也就是中秋节这一天,这一段不长的路途我们开了将近4个小时,很多情况下,我们就在车流中慢慢挪动,甚至不动。可怕的是,一路上事故不断。上高速后20分内就接连发生3起车祸。其中第二起车祸比较严重,三辆车追尾,其中一辆车已经侧翻,几个车轮还在慢慢地转动。那时候,天还没有亮,在车辆灯光的照耀下,惊慌失措的乘客们站在路旁,看着自己的爱车前后接吻留下的惨状,脸上写满失意和沮丧,对他们而言,这一个本该快乐的长假从此变得痛苦。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这就是那个车祸现场,其中的一辆车子已经侧翻。

 

同行的凯美瑞车主是2005年一同游凤凰、2009年一同游西递宏村的玩伴儿,这一次出行也是信心满满,可是见到这样的场景,生性快乐的他说,要是给今天的行程起个名字的话,就三个字:堵!堵!堵!而我的体验是,这样的行车,就好像是行进在城市狭窄的街巷,两边高楼大厦和我们的车子一起慢慢移动。

 

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说到了堵车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时候,还有很多的大型客车,集装箱车和其他大型货车夹杂在车流中。这些车速相对比较慢,车速的差距很大,有的很快,像快客车,速度很快,但是它们需要不断超越其他的大型车辆,而在超车的过程中,速度又变得比较慢,往往是两个大车并排行进,把全部车道占满了,其它车辆再也过不去,这个时候,速度较快的小车,只能慢慢跟着它们挪动,这样的情况多了,就感觉到自己被包围了。要是超车的不是快客之类的快车,那情况更加糟糕。它们往往需要耗费耕更多的时间完成超车。这样的混合车辆共同在一种车道上行驶,使得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车辆的平均速度大大降低。我想,如果我们可以航拍的话,在空中就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辆高大宽阔的车子后面,跟着一长串小车。

 

当然,这应该只是这个黄金周全国大堵车的原因之一。最浅表的,最流行的说法是,这次大堵车的原因在高速公路对7座及以下车辆免费,导致很多车辆为贪图这点免费的好处而上高速公路。这个说法肯定有道理,肯定是有人是奔着这点过路费而去的,如果不是这样有免费午餐,有些人不会出行,不会上高速公路走。这就导致了高速公路车流量大大增加。问题在于这个增加量到底是多少无法统计,有消息说今年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会比往年增加20%,但是,这其中有多少真正是因为免费而上高速的呢?这可能永远是个无法统计精确的数字。更多的情况恐怕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才导致高速公路车流量井喷式的增加。除了8天的超长假期,加上国庆中秋节叠加,还有整个假期全国各地天气情况都不错,加上景区、旅行社的推广力度很大等等。当然,关键的根本性的因素还是经济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发生悄然变化。所以,把高速公路的大堵车归罪于免费,说免费添堵,不无道理,但也不完全,不公平。就让利给百姓,给老百姓以实实在在的好处来说,这个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无疑是好的,对的。只是我们在实行这样的好政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相关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也就是很多部门和相关单位都没有做好准备,最后导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说了,说回到我们的“车向黔”自驾之旅。说实话,车过浙赣收费站之后,行车情况大为好转,我们又能够欢快地跑起速度,基本上达到了正常的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正当我们兴高采烈,以为就此一马平川,畅快无比的时候,堵车的噩梦再次袭来。这一次,车子被堵在了湖南长沙至韶山段。因为节日去韶山的人车太多,导致大堵车。过了韶山之后,情况慢慢好转。

 

因为这两次大堵车,整个行车速度大大降低。一直到晚上11点20分,我们才到达贵州省界,再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终于在凌晨1点钟到达目的地镇远古镇。这时候,距离出发时间已经过了整整过去了19个小时。也就是说,我们用了19个小时横跨浙赣湘黔,完成了1300公里的跋涉。因为堵车等因素,比预定时间晚了3个小时。

 

好在结果是好的,虽然晚点,但是毕竟安全达到。我们在镇远的第一夜印象极佳。我们到达镇远时,古镇的灯光都还点亮着,红红的灯笼布满了沿河古色古香的建筑,它们和桥上绿色的轮廓等带组成了古镇浓重的夜色,让我们为之一振,我们行装未卸,忍不住下车摁动快门儿,把对古镇的第一印象收进我们的记忆。都说,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对一个风景点来说也是一样的,此后,我们又在镇远呆了一天,感觉依然良好,甚至一些那么愉快的经历我们都有选择地遗忘了,我们记住了镇远的美,镇远来自古老的味道。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师傅开始修理所谓的江团鱼。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修好的鱼夹住放在炭火上烤。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这就是做好的豆花烤鱼。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这是瑞洁宾馆的小老板,人不错。

“免费添堵”--“车向黔”自驾之旅之一    瑞洁宾馆的外貌,这座楼都是他自己的。 

 

随便说一下,我们还记住了我们住的旅店。这家名叫瑞洁的宾馆是我们在网上订的,以它的价格和设施相比,并不是特别有优势,不过,在长假期间,我们能够订上房间已经算是不错。我们在新晃下高速公路的时候,在出口处,就遇上一伙湖南来的自驾车友,他们没有订到房间,向交警叔叔打听,被告知这个时间到镇远,绝对不可能有空余的房间等着你。听着这样的消息,他们悻悻然返身回新晃城里住宿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有些得意地告诉他们,我们有房间,是在网上预订的,而且价格也不算贵。值得让我们说说的,还是这家旅店的老板,从订房开始,他就很热情,得到我们快到的时候,他还专门打来电话询问我们抵达的时间。到了店里,他热情地介绍了当地的风味小吃,为我们留着门。交谈之间我们得知,这位小老板的爷爷辈,也算是镇远镇上的望族,后来有些中落,到了解放时,房产之类的就充了公了,变成了地道的平民。好在他自己争气,凭着不错的脑子惨淡经营,终于在闹市区树起了一幢四层的小楼,门脸出租,其余的用作开办家庭式的旅馆。他自己,一人兼任大堂经理,接待门僮,门房,收银员数职,有时候,好像还兼职做做导游。小老板是个热心肠,笑脸也不错,翌日我们就把镇远的行程安排和门票购买等事情全部交给他代理,他办得很快很利索,当然,钱也没有少赚我们的。

 

这一天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品尝当地的风味小吃。旅馆的小老板告诉我们,镇远最有名的小吃之一就是烤鱼。沿河有无数家小店,都有这种烤鱼,味道鲜美,不尝尝终是遗憾。于是,我们去了。

 

来到大桥下,我们随便走进一家小店。我们点了一个烤鱼。这是一条3斤半左右的鱼。从外形上看,好像鲶鱼,我们就说这不是鲶鱼吗?老板有些急了,说却说这是一种叫江团的鱼儿,和普通的鲶鱼不一样,每斤48元。我们刚到镇远,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这鱼的行情,他说这价也就认了,反正他们说再贵也要吃了。第二天清晨,我家领导到当地菜市场考察民情,得知这种鱼市价只有5元钱一斤,看来这家店的刀够快的,下手够辣。不过,说起鱼的味道,经过炭火烤制,再加上豆花儿和几十种调料,风味倒真的独到。这美食的第一印象也和满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风情一样,令人顿生好感。至于挨宰了,店主的价格实在离谱,一则这是第二天才知道的,吃得时候光知道好吃了,再则,实话说,出门我们就做好了准备的,伸出脖子准备人家宰的,只要还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谁叫我们自己出门来呢?在家宅着一定不会挨宰的,可那样没有意思。

 

吃完烤鱼,河边的灯笼都灭灯了,大红大绿的古镇渐次睡去,我们摸着盛满烤鱼的肚子,回到在镇远临时的家。这时候,白天大堵车的烦恼荡然无存,我们枕着对古镇的一见钟情,沉沉睡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