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大男孩王嘉昊

标签:
体育王嘉昊阜新山东网球队 |
分类: 运动 |
大黄山,全球通网球训练基地。
一个身材壮实却身手敏捷,一脸稚气却指挥若定的网球教练正在指导练球。击球声、教练的口令、球员的呐喊声,在球馆内组成嘈杂但富有运动节律的回声。
这是一个普通的午后,一堂普通的网球训练课,主持训练的教练叫王嘉昊。
1994年出生,还没有过18岁生日的王嘉昊来自辽宁阜新。身高1米93,长着典型东北壮汉的身板,脸上却是一副阳光大男孩的活泼和淘气。
说起自己的网球职业生涯,王嘉昊很平静。他说,是对网球的热爱,促使他走上这条充满艰辛,但又其乐无穷的道路。王嘉昊说他第一次拿起网球拍时他只有8岁。此后的10年,他就再也没有放下。说起自己与网球结缘,他说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定要说缘起,那只能归于家庭家庭熏陶和阜新当地浓郁的网球氛围,剩下的就是一种缘分了。
王嘉昊的父亲王廷凯是一个职业皮划艇运动员,曾经代表辽宁队获得过全国冠军。母亲代映红则是田径全能运动员。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体育世家,王嘉昊血液中就流淌着竞技体育的基因,但王嘉昊没有和父亲一起拿起双叶桨,手中却多了一把网球拍。父亲说,喜欢网球是你自己的选择,要想在专业道路上有成就,首要的是强壮的体魄,而要想拥有一副钢筋铁骨,只有苦训,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捷径。已经退役当教练的父亲是王嘉昊第一位也是最为严格的体能师。在阜新市郊的公路上,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王嘉昊一个人默默地奔跑着,父亲开着车在后面跟着,十几公里,几十公里的耐力跑是家常便饭。有几次父亲开车催促着王嘉昊在两个城市之间往返,最后王嘉昊跑回自己家时,双腿已经麻木,腿都好像不能再弯曲了。王嘉昊说,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是艰苦的,那种寂寞的身心疲惫只有自己知道,但是,现在回头想想,没有这样训练垫底,他不可能在网球专业道路上走那么远,也不可能获得那么多的好成绩。王嘉昊曾经多次获得过辽宁省青少年比赛的冠军。2005年获得全国U12双打的前8名,2010年山东省第二十二届省运会混双第三名。不过,王嘉昊说,父亲不光训练出自己良好的身体,最重要的在他的血液中注入了拼搏好胜的顽强斗志。王嘉昊说了这么一个事例。
那是在他进入山东网球队之后,一次对内训练时教练把队员分成AB两队进行对抗比赛,教练明确说,A队是主力,但是B队队员如果打败了A队队员,也可以成为主力。被分在B队的王嘉昊受到了强烈刺激,当时就感觉到一股热血直冲脑门,他发誓依靠自己的实力杀进主力阵容。结果是残酷的,王嘉昊输球了,他没能如愿以偿打上主力。此事后来就变成了他训练的动力。知耻而后勇,不服输的王嘉昊练得非常刻苦,而且真正用了脑筋动了心思,所以那一段是他技战术突飞猛进的时候。王嘉昊说,每当自己有歇一歇的念头时,就感觉父亲自己耳边说着这样的话:竞技体育,不进则退,只有靠自己打上去,这是唯一的出路。
正当王嘉昊的专业水平处在疾速上升期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伤病击倒了王嘉昊,一次高强度的训练之后,膝伤复发,他不得不选择了从山东网球队退役,选择就读山东体育学院。目前,王嘉昊刚刚办完入学手续,成为一名大学生。
退役之后,王嘉昊面临着新的人生抉择,对王嘉昊来说,作网球教练是个不错的选择。良好的身体条件和严格规范的专业训练,使得王嘉昊在理解网球,阅读比赛等能力方面更加成熟。王嘉昊把2011年5月参加国家软网队集训学到的一些教学方法,与自己多年参加网球训练的感悟结合起来,全力投入辅导训练青少年队员网球爱好者的工作中。他曾经在到山东、天津、广东等地教球。他在网球教学中,王嘉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式。他善于总结球员技战术方面的优点,鼓励球员打出自己的特色。许多球员在接受他的训练指导后说,王教练在分析自己的错误动作时,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指出问题一针见血,然后因势利导,使得自己能够迅速掌握正确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自己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目前,王嘉昊在全球通网球俱乐部当教练。他说他曾经去过广东东莞等一些地方打球,那些地方的治安有些复杂,让他有些提心吊胆的,这方面,金华感觉好很多,既没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又舒适安逸,网球氛围也很好,他喜欢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