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怎能不挨宰
标签:
湘西旅游挨宰讨公道三亚厦门宰客旅游 |
分类: 旅游 |
春节黄金周出门的越来越多,自然,高高兴兴去,快快乐乐回的,不在少数,我的朋友春节去了湘西凤凰,回来后大声叫好,这很有点出乎意料。2005年我去了凤凰,当时感觉很好,一种难以言状难以割舍的印象挥之不去。不过,此后看了网上的一些游记,听到一个朋友再去凤凰之后的感言,产生的新的感觉。据说那里变了,对它怨怼最多的就是那里本来淳朴浓郁的乡风依然被铜臭薰染了,变味了,宁静的湘西显得喧嚣浮躁,本来冀望能够在那里寻找到一丝纯朴静谧的安详,却再也没有了,游客再也无法在那里呆住。这样的说法看多了,我也就把湘西的记忆留存起来,在我印象中,那里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从前,沈从文笔下的风情画永远是一种记忆了。所以,这位朋友回来说,那里依然不错,感觉依然很好,我很意外的。我不知道是这位朋友本来的期望值就不高,还是凤凰的确还存留着那种民俗民风,网上的东西只是谣传,或者偶然的幻境而已。总之,我的朋友他们一行能够带着惬意和满足回来,这趟春节之旅就是好的,值得的。
不过,就网上最近传出的消息说,春节前后景点宰客的事件很多,旅客们很受伤,有些事件简直触目惊心。有游客在三亚吃海鲜一条鱼竞要价6000多元;苏州游客大年初二在厦门海鲜大排档点了五菜一汤结账时竟被开出9560元的“天价”;有游客在云南香格里拉遇医托花14万买了不靠谱的藏药。上述事件仅仅是春节期间被宰被敲诈勒索的侵犯消费者利益的极小一部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还有大量的,可能不是那么触目惊心,但同样让顾客不情愿地当了冤大头而当事人自认倒霉息事宁人的事情在发生。这让人很郁闷很惶恐,不出门在家呆着无趣,出门怄气,花了冤枉钱是一方面,关键是坏了过节的好心情,这正月开头就倒了血霉,谁知道这一年还会不会有更不顺的事情等着自己,中国人总喜欢凡事讨个好彩头,象征接下来一切顺顺利利,吉祥安康,这样事情一摊上,这往后的一年要是不出事还好,真要有些什么磕磕绊绊的,人们总是会想到正月正里遇上的叽叽嘎嘎的纠葛,谁都不愿意的。
纵观上述事件,有一个现象是普遍的,三亚和厦门的载客事件中都有类似暴力的因素,本来被宰时,人的本能是要理论的,可是旁边有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大汉在,虎视眈眈地围拢来,谁还敢讨什么公道呢?春节出门不是招灾惹祸来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绝大多数人在此刻都会选择不吃眼前亏的,有的甚至有破财消灾的思想。这些想法自然就助长了那些不法奸商利用这样的黑社会手段赚钱的风气。虽然上述事件中的商家都失口否认这一点,说没有这样的大汉在旁边助阵,甚至官方政府和警方都变着法子拒绝承认,或者遮遮掩掩语焉不详,但是,相信每个出门过的人都会遇上的,也都亲眼见过的,所以,这样的辩解显得特别的无赖,而且让我们寒心的是,官方警方都在极力回避这样的事情,处理起来避重就轻,这就更让我们不放心,我们失去了最后的保护,失去了最后的指望了。
面对着这样的形势,我们能够说什么呢?能够不出门就尽量不出门吧。要吃饭尽量不要到那些什么排档,小摊点上吧,实在要吃,就去肯德基,麦当劳,那里食品虽然没有营养,价格也不低,最近还在涨价,但是毕竟还靠谱,至少不会有天价的收费,至少卫生还好点,至少能够保证你吃饱。
好了,如果实在憋不住要出去旅游,有人在网上贴出了防骗小招数,看着还有点道理,宕下来看看,与君共勉。
第一招:不买不问。如果你看到某旅游产品而暂时不想买,那就不要开口。只要你一开口问价,出售者就会不厌其烦地给你介绍其产品如何质优、如何价廉、如何独此一家、如何保退保换等,足可让你在晕头转向中买下来。
第二招:摇头说“不”。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者别的原因犹犹豫豫,或者说话模棱两可。直接干脆明确地说“不”对兜售小贩极为有用。
第三招:勿信突然冒出來的“老乡”,这个“老乡”很可能就是“托”。
第四招:不参与“廉价活动”。凡旅游地路人或出租车司机请你去看什么“廉价表演”等,千万别去。一旦去了,被敲诈的几率极大。
第五招:不动手拿贵重物品。如标价上万元的玉器、贵重的瓷瓶、珍贵的标本等,不要动手去拿,谨防“碰瓷”纠纷。一旦动手拿过出现裂口或损坏,让你有口难辩只能赔偿。
此外,如果你主观上实在不想购物,又被拉至购物点,坐在旅游车里静候也不失为一良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