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主任建议不要对政府天天挑毛病?

标签:
刘玉浦深圳一府两院监督天天杂谈 |
分类: 观察 |
深圳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浦最近在谈到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时,建议人大要理解一府两院,他说,“你让我认认真真天天去挑许勤(指深圳市长—引着注)的毛病,挑政府的毛病,那他就没法干了。首先的前提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理解一府两院,一定要通过你的监督,关心他,支持他,让他放手工作,放手发挥自己的权力,为老百姓办实事。”
听了这番话,不免有些联想。刘玉浦是当过深圳市委书记的,他的话既很有代表性,相信也是肺腑之言。他说,代表监督不分刚性软性,不能天天挑毛病。“过去我做市委书记也兼人大主任。市委做了决定,人大贯彻执行。现在我不做市委书记了,王荣和许勤做决定我去执行,而且还要监督许勤同志,这是很难的。”
人大代表的监督的确很难,难度之一就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有着如刘主任这样的思想观念。当刘主任自己是被监督者时,他喜欢监督者能够理解自己。当刘主任自己成了监督别人的人的时候,依然想着要理解监督被监督者。如果说前者是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后者就有些匪夷所思了,监督者理解被监督者,那还要监督者干什么呢?人大代表不对政府挑毛病,那还要人大代表做什么呢?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一府两院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非常好了,没有一点问题了,那么,也就不需要监督了,人大代表就不要再选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如果一府两院工作的确还可能存在某些问题,某些自身没有发现,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从外部来发现,来指出的话,那么就是说,人大代表的存在还有必要,还需要他们发挥作用。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却说要理解政府,不要天天对政府挑毛病,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刘主任的话大约是想说,人大代表需要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但是前提是要理解,本着关心、支持他们的意愿来做好监督。人大代表需要监督,需要对一府两院做出批评,但是要保持适度:一是不能天天监督,二是不能以挑刺的方式。
如果我们对刘主任的话理解不差的,这话听上去很诚恳的话依然是有毛病的。监督是什么?监督就是盯住看着,瞪大眼睛审视对方的一言一行,否则就不是监督,而是犹犹豫豫的照料照看,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旁观侧视。关键不是监督是不是“天天”在做,而是政府是不是“天天”有毛病,如果政府“天天”有毛病,监督者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监督到的那天监督了,监督不到的那天就放过了,那这个监督不就是形同虚设了?
还有所谓的挑刺。为了保证监督的实效,人大代表必须一丝不苟,必须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履行好职责,那种浮光掠影,那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好好先生,对被监督的一府两院来说是日子好过了,和谐了,但是从本质上讲,这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对人大代表自己手中权力的亵渎,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玩忽职守。就像一个在岗的哨兵,要是马虎点,随便点,今天放进去一个不该进去的人,明天再放进去一个同样不该进去的人,这站岗不就失去了意义了吗?
说到理解,作为被监督者,更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对待认真监督的人大代表们,只要出于公心,出于维护制度的尊严,哪怕人大代表“天天”都来挑毛病,哪怕言辞苛责一点,说话过分点,甚至出点差错,被监督者也完全应该体谅他们行使人大代表职责的本意和初衷。该真正理解和体谅的应该是那些被监督者的一府两院。
刘玉浦的这番话,不论从前市委书记的角度还是从现任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角度,都是不合适的,这样的话,不说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