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的海归

标签:
教育英国大使馆从头再来经济条件天时地利人和 |
分类: 观察 |
说出来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如今的海归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值钱,据对7000名海归的统计,他们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58%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据英国大使馆统计,金融专业的硕士留学生,归国后平均第一次就业率只有60%。顶着海归的漂亮光环,走出去也是光鲜亮丽有面子,可实际上却是可怜兮兮的,就薪酬而言,与国内的大学生也差不了太多,甚至与蓝领阶层的差距也不像想象的那么悬殊。这是一个方面,让海归们感到郁闷的沮丧的,还有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问题,花了那么多的钱,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这钱可不是一点两点,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这对那些大款来说自然不成问题,可是对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这样的负担实在很大,砸锅卖铁的,把身价性命都押上了,实指望能够大投入大产出,回来成为香饽饽,赚钱宝贝,可是落差那么大,谁能接受呢?
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送出国当海归是不是一条正确的路径?这样的教育投入是不是一个好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本身来说,对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到底是在尽家长的责任还是在妨碍孩子的成长?
出国留学肯定是件好事,必须的,这个命题毫无争议,如果我们现在还抱着夜郎自大的心态,闭关锁国,拒绝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那才是真正的悲剧。但是,这样说,并不等于我们就要一概而论,不分青红皂白地一窝蜂似的出国留洋,出国留学是好事,是必须的,但是未必适合所有人,有经济条件,本人有强烈的意愿,有合适的专业,出国不失为一条好的成才途径,反之,就有些拔苗助长,得不偿失了。我想,学生本身有那样的愿望,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供得起,专业也对口,那么一切会顺其自然,学得到东西,真正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回来之后也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造成学不能用的浪费。哪怕起薪地点,真正有本事,可以发挥作用,很快就可以得到高薪报酬,不愁没有施展的余地的。
这里,有这样的一个假设。比如一个家长有100万资金,只有100万,如果这100万不能发挥作用浪费了,那么这个家庭就会非常拮据困难。那么,100万如何来投资给孩子?100万拿来资助留学,这肯定也是用在好地方,但是,他有一个风险,就是学能不能成?回来之后管不管用?如果100万只是镀了金拿回一个光闪闪的文凭,回来之后依然从头再来,那么,这样的投资实在是欠考虑的,效率不高的。如果拿这100万给孩子作为创业的资本,这100万同样也有风险,同样可能打了水漂,这和留学花费100万看起来一样,两个人花了100万最后都是一无所有,但是,本质上还有有些区别,一个是留学归来钱花光了,赤裸错地海外归来,一个是创业不成功100万赔个精光身无分文,两个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真的是一无所有,资本没有了,专业不对口,而后者却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懂得了更多实践的知识,掌握了很多人脉关系。
这样的比照和假设当然有很多牵强之处,事实上,留学归来也不会一无是处,创业失败也未必都能吃一堑长一智,这些都和一个个不同的个体素质有关,与机缘巧合有关,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得那么绝对,但是,相对来说,就对孩子自身的成长来说,创业毕竟是终极的选择,他比出国留学更加接近成功,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