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喝敌敌畏自杀事件该怪谁呢?

标签:
少儿甘肃敌敌畏补习班自杀事件教育 |
分类: 观察 |
这又是一个伤心的故事,安徽的两个小学生喝敌敌畏自杀,自杀前留下遗言:“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这样一个关于教育和学生的恶性事件披露之后,人们自然会马上联想到不久之前的“11-16”,与21位亡灵哭泣的甘肃校车悲剧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甘肃正宁校车惨案好歹还有明摆着可以追究的肇事者和责任者:黑心的幼儿园园主,不负责任的驾驶员,甚至教育主管部门,交警部门等等,如果要打板子终归是有地方可以打的,板子有人该接着,而在这起小学生自杀事故中,我们都找不到可以谴责、应该谴责的对象,或者说我们都不忍心这样做。可是,我们的怨气愤懑却又在积郁,在膨胀,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排泄口,找不到更好的纾解方式!唯一让我们稍感宽慰的是,两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目前已经基本脱离生命危险,没有酿成生命陨落的悲剧。
看看这个事件的全过程,我们真的心底沉重。我们不想重复孩子们喝敌敌畏的过程,以及送医院抢救的过程,我们只是想把时间往前推推,想找一找造成孩子们心灵极度创伤到了崩溃程度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惊讶的是,两位自杀学生的班级面积不足40平方米,原本正常情况下只能坐50位同学,而他们的班级居然塞满98人,座位间只容下一个身体的空隙。里面学生要出来,外面的同学须让位才行。我们真是孤陋寡闻,我们实在想象不出来,这将近100位同学是如何挤在一个教室里的。以前我们曾经听到过这样的传闻还当作笑话,现在看来这是真的了:据说那些学校因为学生严重超员,以至于后排的同学必须从家里带望远镜才能看清楚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老师讲课都是带麦克风的。
稍微懂得一点教育学知识的人都清楚,或者不懂教育,即便是仅仅当过学生的都能够清楚,这样的超大班级教学其效果会怎么样。老师无法控制课堂纪律,学生听不清楚看不清楚,更弄不明白讲课的内容。除了极少一部分坐在最佳位置的学生,大部分情况下,教学成了无用功。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厌学弃学。
面对这样的窘况,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学校里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家长只得千方百计找路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方法自然不少,送礼给班主任,请他们给自己孩子调换位置;花钱专门请老师补课,开课外班小范围的补课,或者干脆到老师家中一对一补课。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孩子上学上好学,家长已经花了不少钱费了不少心。有些家境不好的学生,或者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了上学花了比城里的孩子更多的钱。遇上这样的困难,他们更是无可奈何。
再来看看那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数学老师。幸好孩子没有死成,所以这位事发后,这位40多岁的女老师没有被警察叔叔带走,只是被停课接受调查。她对孩子将矛头对准她的做法 “不能理解”。她说:“我觉得自己对这个事没有任何责任,我从来没有体罚过学生,也没有给学生压力。”在回答记者的采访时,这位女教师显得无辜和无助。她和受伤还拄着双拐的丈夫,一同赶到医院看望学生,被家人“请”了出去,她觉得难受。“我求她们还不行呀,我究竟哪里得罪她们了?……这是将我往绝路上推呀。”这位女教师还说自己的压力也大,每年的优秀评定都跟教学成绩挂钩,“我很努力了,但这个班成绩还是差,我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至于新闻中提到的导致孩子们轻生的导火索—参加补习班,这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样的补习班,这样的补课几乎是一种流行的做法,对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禁止,但是私底下禁而不止,反而愈演愈烈。试想一下,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复杂的班级,要想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取得理想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班级越大人数过多,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差,这是教育学的规律。结果是只能再次通过特种方式化整为零,缩小教学单元。着无疑是一种重复教育和教学资源的浪费。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有了提高,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多的增加,而一些老师就利用办这类补习班,辅导班,增加收入,虽然有辱斯文,有损师德,可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点我们可以谴责老师赚了钱丢掉了高尚的师德,但是只要不犯法,我们终究也是无法制止,更无法处罚。还有一点,这位女教师被家长们指责说,因为孩子不参加补课,所以被老师歧视,还给“穿小鞋”:这个学期到学校报到时,老师说该同学暑假作业没有做完,不给报到,连续报了3次,都被拒绝了。直到第四次去学生同意参加补课时,老师才给报到。如果这事情属实的话,那么这个女教师的确存在严重的师德问题。歧视学生,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是当教师的大忌,再借机敛财,这样的教师应该受到行政处罚。可以这么说,要是光光给学生补课收点钱,可能还不至于酿成学生自杀的祸端,正是这种歧视,让孩子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这起让我们心情再也高兴不起来的事件,既有孩子们心智不成熟的原因,家长急功近利,盲目无知的原因,也有部分教师师德水平低下,敛财心切,手段龌龊的原因,更应该看到的是整个教育界存在的问题:由于教育事业的政府投入不够,各个阶段特别是中学小学阶段欠债太多,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由于教育理念的飘忽犹豫左右摇摆,导致教育管理的浮躁粗陋,漏洞百出,按下葫芦浮起瓢;由于全社会拜金主义,物质享受要求畸高,由于忽视师德教育等原因,教师队伍被污染被利诱,以至滋生各种歪风邪气,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还有,全社会对教育存在各式各样不正确的观念和看法,比如我们常常过分地强调教育的产业化问题,过多地以市场导向为风向标,忽视了教育作为一种知识的灌输传导,精神心智锻炼成长的行业的特殊性。再比如我们的媒体对教育存在的不适当的报道原则和方式。有时候我们的媒体对教育苛责畸重,认为办个什么补习班做个正常的辅导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全力猛攻极力谴责。而对某些涉及到不公平考试等问题如不合理的高考中考加分,还有遗害无穷的择校等问题,却往往不敢触及不远深究,或者即便有这样的批评和分析,份量畸轻。新闻舆论对教育的监督亦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除上述之外,各种原因不一而足。
就这个意义而言,这起小学生自杀事件让我们再次审视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都说教育是千秋万代的大事,丝毫不敢懈怠。我们应该再一次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