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晚鸡肋文化现象审美疲劳进步文化多元化娱乐 |
分类: 娱乐 |
网上盛传今年央视春晚决定取消观众已经非常熟悉的一个后续延伸节目: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央视给出的理由是,在回家过大年的主题下,这样的评选已经没有意义,再说每年最喜爱的节目评选结果和大多数人的感觉不一样。
我比较欣赏第二个理由,的的确确,每年在元宵节公布的春晚观众最喜爱节目的名单总是备受争议,一些众望所归的节目意外落选,而那些差强人意,甚至鲜有好评的节目却是堂而皇之地忝列获奖行列。因此,这样的评选除了刚刚兴起的那几届人们还当回事,后来慢慢就寡淡了,无所谓了。可能央视的导演们也仅仅把它作为一种给春晚保温的手段,或者是春晚资源的再利用而已。另外,也是平衡、照顾各方情绪,给实在上不了春晚的节目的安慰奖,大家都努力,大家都不容易,排排坐,分果果,一场玩笑而已。
因此可以说,取消这样的评奖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这样的举措,能够真正挽回春晚的颓势,能够让春晚再现辉煌吗?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网络时代,春晚避免影响力的下滑的尴尬是不是不可逆转的?有没有办法让人们再次凝聚在电视机前,享受这样的民俗文化大餐,抑或说有没有必要这样做?如果说有必要,我们还在怀念那样温馨激情的时刻,那么仅仅用取消最喜爱节目的评选能够奏效?
答案是不容乐观的。我们恐怕再也回不到全盛时期的春晚了。亚里士多德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时代不同了,社会变迁了,人们的观念兴趣指向都改变了,再也不是文化相对贫乏单调的时代了,人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更丰富的精神享受,春晚不可能再是唯一的首选的娱乐节目。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视哪怕化再多的钱,投入再大的精力,也不可能把更多的人拽回到电视机前,节目做的再花俏再精彩,人们也都会无动于衷的。
所以,取不取消最喜爱的节目评选,真的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