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论:猛打郭美美伤害整个慈善事业?

标签:
郭美美惠民慈善事业慈善捐赠体制杂谈 |
分类: 观察 |
民政部的官员官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大名叫徐建中。他的话是这么说的:近期发生的郭美美事件,通过媒体曝光,坏事变成了好事,对于公益组织的自律是有好处的。但任何行为都有正面的反面的作用,“从现在来看,我们的慈善捐赠降到了冰点,如果再穷追猛打,可能会伤害到整个慈善事业。”这位徐副司长说到了几个词,一个是“我们的慈善”,另一个则是“慈善事业”。既然这样,我们就先来分析下,我们应该怎么来分析慈善这玩意儿。
我想,就目前咱们国家的情况来说,大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慈善分成这个几个层次:第一个是政府体制内,或者说是政府主导的慈善,包括红十字会等机构在内,从上到下都有一套完整的体制,人财物齐全,运行机制完备。这样慈善已经存在了很久了--具体多少时间,咱们不是这一行业的,也说不清楚。徐副司长说的我们的慈善,大约也应该指的是这个层次的。第二个是民间慈善,它与第一个相对,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一些社会基金会或者类似机构主导的,有媒体参与的,由宗教团体组织的,也由公民个体实施的,等等。除了直接用金钱支付形式的慈善之外,还有各种以物资捐赠、做公益事业等形式行善惠民。这些慈善行为虽然入一盘散沙,在形式上可能也不那么正规,但是相信规模不小。全民参与,真诚奉献,爱心汇流。
很显然,在这两个层次之上,应该还有一个层次,就是所谓的慈善事业,即把政府主导的慈善和民间慈善归拢来,虽然这两个渠道可能很难融合,至少在目前还是各行其是,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把两者统一起来称呼,因为本质上,这两个毕竟做的是同一件事情,受惠的都是急需帮助救助的人和事。
说完了慈善的分类,再回头说说徐副司长的话。他说因为郭美美的事情,我们的慈善捐赠降到了冰点,这是实情。但是,有一点徐副司长说错了,揭露郭美美事件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而不是什么坏事变成了好事。试问这事情本身怎么就是坏了,那里坏了?徐副司长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这是坏事?
郭美美事件引爆了人们对目前体制内的慈善事业的怀疑,不满甚至怨怼,事实上,这不是人们怀疑有错,愤怒有错,而是包括像红十字会在内的慈善事业体制出了问题,错在这样的慈善本身。像不久之前发生的受捐助的生病的孩子人已经去世了,善款才到位,经营这样的慈善机构办的这叫什么事情?福建的慈善家曹德旺虽然给体制内的慈善机构捐助了钱,但是要提出要亲自监督这笔巨额善款的使用,这显然是因为对这些机构的不信任。
徐副司长说如果再穷追猛打郭美美事件,将伤害整个慈善事业。这话听上去真的很善良,也很诚恳,但是说不过去,这样的慈善体制难道还应该维护吗?不打破这样僵化的,看似机构完整实则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看似体制完整实则名誉扫地的机构和体制,我们怎么可能建立起规范的,有公信力、透明度和美誉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甚至并轨的大慈善事业呢?
我们倒是十分希望郭美美事件追根究底,而且就此开启重组中国慈善事业的起点,不然,我们真的看不到希望,我们真的不想看到人们的一颗颗善良之心受到伤害,一个个施惠之举变了味道,让人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