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丐帮是浮云

(2011-04-12 16:41:45)
标签:

中国

网络乞讨

商品

丐帮

提高点击率

杂谈

分类: 观察

网络丐帮是浮云   

要饭要到网络上,而且大获成功,这事靠不靠谱?在当下的浮云时代,这事搅得人云里雾里的。有人说这是真的,还煞有介事地“截图”,宣扬靠乞讨致富的没事:有人买出了一件乞讨1元钱的商品,30天内售出了745250件,算下来一个月收入达近75万元。如果这事是真的,那么那位始作俑者无疑无愧当今“神丐”之美誉。当然,后来淘宝网迅速辟谣称这是不可能的,所谓“神丐”只是个传说。当然,神丐没有,网上的丐帮那倒是的的确确存在,而且不在少数。尽管未引起众人围观,大多数人包括你我可能都只会付之一笑,觉得好玩而已,但是,网络乞讨真的值得说道。

 

首先来看看网络丐帮的乞讨行径,那真可谓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以至于有人戏称,“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乞丐会上网,啥事都敢想”。

 

譬如:在“超级奶茶”的淘宝店中,只有1件商品“无敌可爱比熊向好心人乞讨!我要吃狗粮!”价格0.2元。其商品介绍颇为有趣:“本狗名为戆戆,有一个很爱我的主人,但是我的主人实在太穷,木有办法给我买狗粮吃,所以无奈下我只能向各位帅哥美女们乞讨0.2元,我相信大家都是好心人,区区0.2元对你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我来说却无敌的重要,做狗不容易啊!”虽然写得如此诚恳,也有近2500人浏览此商品,截至记者发稿,却只获得3位好心人出手相助,总金额不过2.2元。

 

当然,比起沿街乞讨衣裳褴褛的低级乞丐来,有文化能够上得网络的乞丐多了不止一项记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懂得了包装,懂得了怎么来营销更有效。所以很多网店虽然主打正常的商品,却会在不起眼旮旯摆上“捐给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吧!”的乞讨商品,以此来吸引眼球,这些卖家很灵清,靠这些乞讨商品赚不了钱,有创意的乞讨商品却完全可以聚敛人气,提高点击率,就如同让店铺里人气旺盛起来。

 

据介绍,其实网络丐帮是克隆国外的做法的,目前被公认为“网络行乞”鼻祖的美国人理查德·斯切米德,他曾于2000年开办了“给我一美元”网站,网络丐帮帮主会请登录此网站的网民寄一美元或其他等值货币给他,然后他会给予一定回馈,赞助者还可以在该网站的留言板上留言或者推销自己的网站。2002年,同为美国人的布瑞恩·诺兰因欠下4万美元债务而开办乞讨网站。自称是“善良、勤奋、热忱的26岁医务工作者”的诺兰在此后平均每星期都能得到1000多美元捐款,而这源于他所建立的网站可以给读者以轻松、有趣的感觉。

 

自然,虽然这些网络乞丐脑子转的快,点子堪称奇绝,可是这毕竟是歪门邪道,起码不是正儿八经地经营活动,所以虽然有些一开始还有点效果赚了点钱,但是后来就逐渐冷清了,谁也不会把自己的爱心显到这些网点,因为这些人并不真得需要救助,需要别人的爱心呵护,这些网点其实是在亵渎人们善良的爱心,这绝对不是一种正常的经营活动,也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创意营销。

 

针对网络行乞行为,相关网络管理方表示,他们早就制定了规则,不允许以乞讨为目的的任何商品进入交易平台。一旦查出有这类商品立即下架,如果违规达到一定次数则将被永久封店处理。据称,截至目前,中国乞讨网站基本绝迹。

 

此事给了我们启发,好点子和所谓的歪点子其实就是一念之差,好心思要用在正道上,聪明脑子用到歪门邪道上,终究要失算,要吃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