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棣
唐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633
  • 关注人气:23,6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茹涵格莱美获奖炒作得不偿失

(2011-02-25 12:00:53)
标签:

贾茹涵

中国

格莱美

呼唤黎明

奖项

娱乐

分类: 娱乐

贾茹涵格莱美获奖炒作得不偿失

 

真是感叹神马都是浮云这样的话说得深刻,说得经典,这不,一个简单的格莱美获奖的事情硬生生被放大被炒作被搅混了这趟水。本来其实很明白,事情也是可喜可贺的,经过这样一搅和,什么都变了味道了。

 

事情的经过原本是简单的,就是中国歌手贾茹涵参与演唱的歌曲获得了最新一届格莱美的大奖。这里,几个事实清清楚楚,一是获奖的是歌曲而不是演唱者,这首歌叫《呼唤黎明》,获得的奖项是“最佳古典跨界专辑”和“最佳配器伴奏”,制作人是华裔音乐家田志仁,指挥是卢卡斯里奇曼。贾茹涵仅仅是演唱者。拿个比方出来,就好像《呼唤黎明》这首歌是一件精美华丽的时装,设计师是田志仁,贾茹涵仅仅是穿着这件衣服展示走秀的模特儿。当然,模特儿水准的高低,走的是不是精彩对时装展示的效果也是有直接的影响的,也就是说贾茹涵唱得好不好也会对歌曲获不获奖产生一定的影响,起码如果歌者演绎的准确传神,歌曲的内涵、作者的思想可以展示的更加淋漓尽致。事实上这样的反面的例子也不少,好歌被唱坏了,得不了奖了的尴尬事也时有发生。但是,也仅此而已,格莱美是非常专业的奖项,应该一是一,二是二,什么奖项就是什么奖项,谁得的奖就是谁的,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不行,弄虚作假,欺世盗名更不行。

 

通过这个事情,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个启发。一是国人对格莱美大奖的渴望越来越浓烈。业内人士指称格莱美音乐大奖甚至可以比肩诺贝尔奖和奥斯卡奖,但区别在于后两者其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奖项。相对来说,格莱美还仅仅局限于音乐界或者艺术界,圈外来说,知道者就寥寥了。这些年我们的音乐艺术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成熟,喜爱音乐的人越来越广泛,社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地扩大,一个社会需要音乐,一个民族的文明需要音乐来滋润,音乐为社会的繁荣争光添彩。当然,这样的社会情势下,我们需要一定的权威奖项来加以肯定,来鼓舞,来锦上添花,这一点,不官是业内人士还是观众,都强烈地渴望,这一次的贾茹涵获奖风波也凸现了这样一种状况。

 

二是凸现了强烈渴望获奖与不择手段之间的矛盾。希望得奖这是人之常情,也是追求艺术精品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具体体现,这不是坏事,要是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幅画,创作者连自己都打不起精神来,都无有信心,那才是真正可悲的事情。问题在于用什么手段获奖,得不了奖怎么办。贾茹涵的获奖风波不管是新闻作假,还是经纪公司作假,还是演员自己作假,也不管是蓄意阴谋,还是无心之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参与其中的记者,经纪人,传播者都在默许这件事,起码是以讹传讹。在最初的时候,人们是希望这件事就是这样,就是贾茹涵参加格莱美角逐最后折桂凯旋。这一方面体现了人们专业精神的缺乏,诚信道德观念的淡漠,另一头,借机炒作,浑水摸鱼的手段却是节节高。炒作是个关键词,也是中性的,在注重娱乐包装的背景下,成功的市场化营销,依托大众传媒的扩大影响力,这是当下任何行业领域都需要的旨在事半功倍的事情,做好了锦上添花,坐不好弄巧成拙。我不认为贾茹涵的这个炒作事件是个成功的范例,起码在我看来,我对贾茹涵并没有好感,或许从知名度的角度说,这次炒作达到了目的了,但是,获得了一个不好的名声,真的对她今后的演艺事业有帮助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