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带着金花飞

标签:
体育李娜捷克斯齐亚沃尼比赛 |
分类: 运动 |
这是李娜带来的示范效应,这是温网上中国金花集体爆发的好兆头。当然,作为大满贯的比赛,作为淘汰赛制的比赛,不在乎一战胜利得多么强势顺利,而在于怎么熬到最后,怎么艰难地把胜利拿到手。就像张帅与库兹涅佐娃的比赛,法国姑娘雷扎伊与生猛威武的小威的比赛,还有昨天日本名将被誉为活化石的伊达公子与大威的比赛,虽然一度张帅、雷扎伊和伊达公子都占据一定的优势,眼看到了希望,但是,经验丰富的裤子、生猛的小威和长腿大威最后都化险为夷,勉强过关。这样的大赛,不管比赛多难看,赢得多窝囊,赢了就是赢了,赢球是硬道理。网球不像是体操、溜冰、跳水等项目,需要裁判员来讨论比赛的过程是不是艺术化,是不是好看精彩,根据完成的水平高低好看难看来给出分数。网球等对抗项目没有这样的审美,往往就是一球等胜负,谁输了球,整场比赛就结束了。当然,将来要是谁异想天开,也设立个最佳球比赛,那就另当别论了。
这样的分析带给我们一个思考,网球比赛应该怎么样把握节奏,怎么样控制调整自己的比赛状态,在该赢球的时候赢球,在该出最佳状态的时候打出最高水准?有经验的顶级高手,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能够最理想化地加以控制。我们这样说,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的比赛状态总是有起伏的,总是循着一条曲线在运动的,人不可能永远都处在最高潮,也不可能永远处在最低潮,怎么样在最低潮守住阵地,把艰难时期扛过去,捱到自己高潮的到来,或者艰难地磨,一直把对方的高潮磨掉,等待对方状态的下滑,从而迎来自己的胜利。大到整个赛季,中到一个赛事,小到一场比赛,都是这样。拿李娜本赛季的情况来说,我以为就是最典型的掌控比赛节奏,调整状态所取得胜利。在赛季之初的澳网上,李娜打出了很高的水平,把握好了比赛的节奏,慢慢地使得自己随着比赛的进程渐入佳境,最后成功地杀入决赛,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澳网之后,李娜的比赛一直处在低潮,屡战屡败,以至于我们都怀疑李娜是不是想急流勇退或者是走其他什么退路。随着红土赛季的到来,李娜慢慢地在提升自己的状态。就在罗兰加洛斯,李娜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低开高走,笑到最后。李娜的法网首秀李娜打得那么踉踉跄跄,第二盘浪费了两个发球胜赛局、全场比赛浪费三个赛点,好在最后李娜还是以6-3/6-7(6)/6-3击败捷克选手斯特里科娃,迈进次轮。这时候大约大家都没有想到李娜能够走到最后,即便是击败了天才少女科维托娃,我们依然不敢奢望李娜能够捧杯凯旋。事实上,李娜就是这样步步为营,慢慢累积,逐渐上步,找到最佳状态的。如果我们再拿法网决赛对阵意大利男人婆斯齐亚沃尼的比赛来分析,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李娜的开局很好,战术技术运用得当,准备也很充分,对斯齐亚沃尼的所有打法走了然于心,应对准确,实施顺利。所以第一盘顺利毫无悬念地拿下。到了第二盘的中段,男人婆开始还魂,开始反扑,并一度得手。这时候,可以说是李娜的低潮,而斯齐亚沃尼处在巅峰。这样的状态其实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斯齐亚沃尼是上届的冠军,拥有丰富的红土作战经验,当李娜状态出现波动时,她趁机疯狂反扑,连战连捷也是可以预料的。好在李娜面对这样的曲折,成竹在胸,不慌不忙,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战术组合,顽强地抵抗住了斯齐亚沃尼高涨的士气,终于等到了自己状态的回归和对手状态的下滑,最后在抢七中封零对手,赢得历史性的胜利。
我们这样分析,旨在说明两点,一是需要绝对的实力。你的高潮也好,你的低谷也罢,你的胜利也罢,失败也罢,其实最终还是需要绝对的实力。也就是说,这一切必须拿自己的实力垫底,没有绝对的实力,水平没有到那个份上,说什么都是白搭,都是不成立的。李娜最后取得胜利最终还是说明她有了这样的实力,具备的大满贯夺冠的能力。第二点,有了实力并不一定就能夺得大满贯,像杨科维奇,萨芬娜,还是眼下的沃兹尼亚其,男子方面典型的例子是穆雷,他们都具备了实力夺得大满贯,但是总是欠缺点什么,总是最后倒在冠军的台阶旁。这缺乏的东西中,可能是运气,但是更可能是掌握比赛节奏的能力,调整状态的时机。纵观那些顶级的选手,那些天王天后级的巨星,无不是这方面的高手。
从这个角度说,郑洁、彭帅的好状态能够出现是好事,但是关键不是现在,而是在关键场次要出得来,胜得了。当然我们可以说,像郑洁、彭帅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不管怎么说,胜利了总是好事,赢一场是一场,起码可以赚回点车马费,不会赔本。但是,要是想再进一步,走得更远,没有这里的把握和调整,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