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灵被尿湿的裤子

标签:
张泉灵汶川段子播音专业理由文化 |
分类: 电视 |
张泉灵是个好记者,也是性情中人。关注她既是研究新闻课题的需要,也是对她作为美女的关注。在汶川地震的央视直播报道中,在那个赈灾晚会上,依然在震区前线采访的她委托同事代为捐款一万元的情形亦然记忆犹新,不是她的捐款数量多,而是她实实在在为抗震救灾,为解救灾民的疾苦做出自己的努力。
不过,在我的潜意识中,本来我以为这样的女记者在央视很多,作为美女也不是特别养眼靓丽的那种,只有用专业的眼光看上去,张泉灵会特别有个性,才会很出挑,而一般观众可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更多的有话题的甚至有绯闻的主持人,投向青春靓丽的大美女大帅哥。可是出人意料,我周围很多人说喜欢看张泉灵。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缘故,我也没有问,在我看来,也许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是追星,死乞白赖,义无反顾地喜欢得一塌糊涂,而且不问缘由,这就是所谓的追星族,所谓的粉丝团。就像我儿子说的,喜欢不需要理由,不喜欢才需要理由。所以对喜欢一个人的人我从来不问理由。
不过,仔细地探究起来,或者从理智的专业的角度看,任何人喜欢一个人还是会有原因的,不管这个理由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理智。同理,人们对张泉灵的喜欢其实是有理由的。我想,她的知性,平易,淡雅,率真,都是作为一个女记者、女主播非常优秀非常难得的品质。当她在汶川地震救人现场,用变调的声音播报新闻,我们不但没有责怪她在播音专业上显得那么不专业,在情感上那么恣意那么投入以至显得不冷静不稳重,因为在那一刻,她其实在最真实,最准确地转递着现场最原始的信息,只有用这样的方式传递出来的东西,才能与所有的观众契合起来。张泉灵就像一个没有任何阻碍的管道,让新闻事件的水流经由媒体的这个管道通往观众。因为她明白作为观众的需要,同时在现场她更加明清楚事件当事人和参与救援者的情感体验,因为熟稔管道两端的情况,所以这个管道自然就变得十分畅顺。如果说这里这样的沟通有技巧的话,那么,真诚就是最好的技巧,不做作是最好的方式。
张泉灵是一个沟通的高手,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的记者和主持人都应该好好地学学。
顺便说个关于张泉灵的段子。其实也不能算段子,因为这事情就是来自她自己写的文章,只不过是有人所谓剪掉几个字,这个段子就有了段子的效果。当你看到这样的文章题目,你会不会吓一跳:张泉灵穿着被尿湿的裤子参加宴会?后面的原文显示了答案:“在阿富汗采访,我做了一辈子也没想到会做的事情”,这些事情的第五条是这样写的:穿着一条被阿富汗6个月大的婴儿尿湿的裤子,赴大使馆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