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9日新闻点评

标签:
新闻点评小马动态消息三句半吕奇金华杂谈 |
分类: 电视 |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8月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金华工作,对金华未来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和要求。这是一条很有份量也是很有意义的新闻。联播作了重点报道,8月3日一共有两条新闻,包括动态消息和新闻链接。零距离也采用了联播的新闻。同时,第二天,联播还报道了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的新闻。应该说我们的报道安排是合适的,报道内容准确,方式多样。类似这样的新闻如果仅仅从要闻不漏的角度来要求是不够的,对这样的报道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比如是不是准确,是不是非常及时,是不是全面,是不是能够延伸解读等等。从这个角度说,这次的报道是全面的。当然,如果从更加严格的要求说,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8月3日的报道中,第一条新闻是不是可以拆分成两条新闻,把会议的动态消息和延伸性的报道分开来做,所谓延伸性的报道是指对省委常委会的新闻的反应,现在联播中第一条新闻中有这样的内容,比如采访杨守春和雷永金,但是现在把这些内容放到了会议新闻之中的做法,似可商榷,还不如单独列出来更好。如果把这部分内容与后面的新闻链接合并在一起,倒是合适的。
2、关于高温的报道很详尽,很生动,很全面,内容涵盖很广,有各行各业的新闻,既有面上及时的动态消息,还有点上的人物类专访。还有不少好的点子,比如新闻节节棒中爱车防暑的新闻,教女士怎么防暑的新闻等,都很有实用价值,这方面,新闻节节棒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同时,记者采访报道也是高温环境下进行的,记者编辑摄像等都很辛苦,他们表现得很敬业,没有那种偷懒懈怠的现象,这是值得肯定和钦佩的。像8月4日百姓零距离的记者体验高温作业的新闻,来到砖窑中做现场报道,也不容易。
3、具体的几点比较好的新闻。
8月2日百姓零距离“金华防空洞避暑遭遇尴尬”的新闻因为加了杭州相关新闻的链接,就显得生动起来,如果光是就金华的情况说金华,好像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其实,找到一点外地的比较先进的做法作对比并不难,难的是有这样的意识。
小马开讲有一个很重要的进步那就是说话比较委婉,很有分寸。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需要那种犀利一针见血的点评,同时,敲山震虎,说出弦外之音绵里藏针也是不错的,而且可能后者更难。比如,8月3日《红叶石楠新芽卷叶种植户急寻症结》中,农林局工作人员解答如何解决种植户难题的镜头看起来好像有些扎眼,小马在点评中提到希望农技人员多到田间地头走走,这样的说法就比较直接了当地批评要好一些,有时候,有分寸的话比起声嘶力竭的诘难效果更好。
8月4日小马开讲中关于永康生姜生产的报道分析等入情入理,记者的报道也很详尽,这是不错的经济观察类报道。
百姓零距离关于山东河北寻亲节目做得细腻感人。当然首先是这样的新闻本身感人。这是民生新闻的长处。
8月5日小马开讲《电视长时间待机短路引发火灾》是夜新闻大赛的栏目的,这个片子现场感很强,因为记者到达现场和消防队员达到时间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拍到的镜头就特别鲜活。同样,这一天“一辆外地的越野车冲上鹿田水库大坝”的新闻,记者到现场的时间看起来比另外一个栏目晚一点,但是,这条新闻的采访显然要深入一点,一个是它采访到这样的细节,就是这辆车开到一半,因为车子的底盘碰到了大坝的台阶,所以停了下来,另外一条新闻就没有写到这个细节。另外,新闻还拍摄到了这辆车最后开上大坝坝顶离开的镜头,而另外的那条新闻好像就没有拍到这个镜头,只在主持人的编后点到了这辆车最后结果是怎么样的。这样的新闻显然可看性要好很多。
二、几个问题
1、
2、
3、
4、
5、
6、
警戒线错成了紧戒线(8月4日联播)
行(hang)车读成了行(xing)车(8月4日小马开讲)
尽心尽责错成了尽心尽则(8月4日三句半)
致癌错成了治癌(8月5日节节棒)
吊销错成了调销(8月5日节节棒)
去一趟杭州错成了去一躺杭州(8月6日零距离)
7、8月7日的《小马开讲》中《婺城家电品牌硝烟四起》说得是家电品牌硝烟战,但是事实上做起来并没有给人这样的感觉,倒是里面有很多商家营销的场面,还有某些品牌2011年度品牌开盘会议的镜头,这就给人有萝卜片的嫌疑。其实,我们的记者可能真得是想做一点有关的经济新闻,而且这个题材本身也的确有些值得研究和观察的内容,只可惜记者在做的时候没有处理好,不是萝卜片却做成了萝卜片。
三、建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