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母舰大约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写照了,至少在海防领域是这样,至少在我们这样的外行看来是这样,所以,当我们喊出要保卫祖国的口号的时候,都会想到那个巨无霸的海上蛟龙。这一点,不论是军事专家还是发烧友,抑或我们这样的既不是专家也没有发烧的人来说,都会这样想。
自从咱们国家买了那艘退役的航空母舰瓦格良号之后,我们大家伙的这种希望在与日俱增,不断有消息传出来,说瓦格良号已经整修完毕,开始安装心脏部件,不久就可以服役,还说专门买的舰载机已经到货,开始训练飞行员。而且还有消息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有建造六艘航空母舰的计划,其中两艘已经可以铺设龙骨,两艘着手建造,另外还有两艘已经列入计划。这些消息说的很真切,有鼻子有眼,虚虚实实,真假莫辨。有的是外国媒体的揣测甚至是不怀好意的捏造,有的则是军事发烧友的主管臆测,其中包括一知半解的主观构思甚至是美好的愿望。当然,作为军方的官方,好像还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这些问题,我们基本上也不清楚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配备航空母舰到底是什么态度,有些比较外交口吻的提法是从长远的角度说,为了增强国防实力,为了保卫自己漫长的海防和领海,我们需要更加强大的武器来达到目的。即使有了这样的武器装备,我们也是防御性的,立足于保家卫国。诸如此类。
自然,对建造航空母舰这样的超大型战略武器,各方有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或许可以说我们错过了发展航母的最佳时机,但是现在开始行动也为时未晚。中国有那么广袤的海疆,而且在那些地方有着那么多的纠纷,要解决这些纠纷,捍卫自己的主权,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是万万不行的,又要不受气,捍卫自己的利益,又要不花钱不下血本,那样的好事是轮不上咱们的,轮上了也不能保持长久,总有一天又要出岔子,所以立足于打主动仗,先发制人,配备如航母这样的大家伙是我们无可选择的。哪怕是花再多的造,用再多的钱养,也是必须的。比起主权,比起国家的核心利益来,这钱多钱少又算得了什么呢?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是不会愿意自己背上卖国软弱的名头的。哪怕勒紧裤带过上几天穷日子。对目前的中国来说,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已经基本上可以说建造航空母舰不至于当裤子砸锅卖铁,更何况包括南海还有那么的天气资源在,既保卫了主权,又获得了能源开发的丰厚回报,这是多么划算的事情。
这几年,我们需要向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学习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精打细算,不能做赔本的买卖。美国人现在像个国际宪兵,到底插手,所谓的捍卫正义,四处帮人打架或者劝架主持公道,可是美国佬很清楚他的利益诉求,所谓无利不起早,他出兵也好,声援也好,仔细想想背后都有丰厚的利益回报。那年打萨达姆,名义上是反恐,为911报仇,可是,事实上伊拉克的石油难道不是他出兵的理由吗?换一个什么也没有的国家,比如非洲的一些地方,即便是再有什么不公道的事情,即便发生再野蛮的种族主义种族灭绝事件,也不会像打伊拉克那样全身心投入,最多做做样子,卖个幌子骗骗人罢了。我们在这方面觉悟得比较迟,早年先好像经常干了些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甚或像农夫那样做了救了垂死的蛇最后却被蛇咬死的傻事。好在现在咱们学聪明了,学乖了,做什么赈济苍生的事情之前,想想这事情对咱们自己有什么好处,至少咱们自应该不亏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捍卫南海主权,要与哪个有纷争国家摆开论理开打的架势,应该加上那里蕴藏的能源资源的因素考虑,这是明智的,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说,咱们弄它几艘航母也是不吃亏的买卖。至少在我这样的外行眼里是这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