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儿童节

标签:
零食飞信大格嘴瘾政治报告育儿 |
分类: 观察 |
北京的朋友飞信,倡议过个“超龄儿童节”。要找寻儿时最喜欢的零食,要买件儿时最爱的玩具,还要与同龄人一起回忆畅谈童年。
这位朋友是位作家,虽然不是专门写儿童读物,可我知道她童心未泯,也极好幻想思绪常常飞扬,儿童节梦想过一个超龄儿童节,也属于异想天开之类。不过,我也没有过分地数落她,只是用一种调侃的口吻说,超龄儿童节倡议不错,创意也新颖,不过仔细想想这东西多少有些像过期的牛奶,虽不至于伤人害命,但是吃了还是容易伤胃,闹个跑肚拉稀什么的。
我这样回复她之后,心里再回味一番,又觉得有些不落忍,人家也是好心好意,希望在儿童节来临之际搞点娱乐,虽然说有点梦幻谷,但是也属于未出大格。我们这样的年龄,童年多是灰色的,甚至是黯淡的,精神与物质上都匮乏贫瘠得很,不要说肯德基,就连吃顿猪肉都要等到节日,不要说耐克阿迪达斯的专业球鞋,连买双塑料的拖鞋都觉得稀罕巴望几年,恨不得连睡觉都穿着。朋友提到的零食,哪有什么正儿八经的零食,过年的黄豆炒米胖能够保存起来,平时嘴馋了弄点吃吃就算是过过嘴瘾了。苹果算是最奢华的水果,而且我们一直把它当成营养品,吃了长个儿强壮。至于玩具,应该是有钱人家才能够得到的东西,自己用香烟壳折个三角包,用木头削个陀螺,用细铁丝扭个铁环,再就是跳个橡皮筋之类的就是最常见的游戏和玩具了。除了这些物质上的匮乏之外,在精神层面上的也很枯燥,没有电视,没有电影,尤其没有儿童可以看的,专门为儿童看的影视作品,小人书有,数量和品种都很少,而且如果现在去翻看,会觉得根本就不是适合儿童,根本就是政治报告的儿童读本。
这样的日子已经很遥远了,回忆那样的生活只不过再次泛起这样酸楚的记忆罢了,有时候我也在想,这样的生活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幸福还是痛苦,或者是无奈?我们应该常常去回忆他还是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不再来,永远不要再触碰那些灰色的印记?
不管我们需不需要回忆它,也不管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翻开尘封的历史,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那是我们走过来的路,它已经影响了我们的一辈子,已经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承认或者否认都没有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过不过超龄儿童节都没有关系。从生命的轮回角度来说,在一个经历了出生,到成长,到成熟之后,必然要步入衰退,人的暮年,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儿童时期,到了三条腿走路甚至不能走路的时候,我们又需要依赖别人生活,物质上的,精神上的,这一切与儿童无异。与真正的儿童不一样的是,这是一个反过程,我们在慢慢燃尽最后一点生命能量,生命的光亮在慢慢黯淡,直至全黑。这是自然的规律,应对适应这样的规律,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果过一个超龄儿童节能够让我们乐观,能够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命衰退的尴尬,无奈和痛苦,那么是好事,如果我们仅仅是沉迷于对过往的回忆,消极地对待当下的困窘,那么,这样的超龄儿童节还是不办为好。
我们需要调试自己,适应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