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选择了独善其身

标签:
成立协会街头巷议名声报章杂志郑渊洁文化 |
分类: 观察 |
郑渊洁退出作协的新闻有些轰动,虽然此前也有人这样做过,相信今后还会有人做,只不过这个郑渊洁的名声大点,列举的理由123也比较出阁,而且退出时机选择的也比较敏感,自然,这事情就成了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当然,任何事情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的,完全一致的事情是没有的,在当下这样的注意力时代,没有异议也得创造点异议来,显得自己观点另类意见独到。所以,网络上,报章杂志上,各种倾向的意见都有,还有头头是道。有说郑渊洁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有说他吃饱了撑的,没事闹着玩。当然,也有拍手喝彩的,说这是对作协的宣战,对作协这种落后体制的严厉谴责。今天,连一向持重,喜欢在古玩界行走少有关注时局的著名收藏专家马未都先生都出来声援郑渊洁,为他站台撑腰,这一方面说明郑渊洁号召力感召力之巨大,也可见之作协机构之不招人待见,办的事情有些失民心。
我是有些支持郑渊洁的。在我看来,但凡什么事情一成立协会就变了味道了,本来一个志同道合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聚拢在一面旗帜下切磋交流的好事,很快就会变成为某些人勾心斗角的阵地,沽名钓誉的渠道,聚敛财物的平台。而那些成为这些协会成员的人,距离僵化,死板,不能再出好作品不远了。在成为什么什么协会会员,也就是挂上什么什么家头衔之前,这些人都有积极探索积极向上的动力,勤于思考,奋发图强,而一旦加入了协会,当初的超强动力就慢慢消弭了,变得世故变得消极,用一句官场上老干部们的话说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成名成家之际,也就是他们的水平和勤奋到顶之时。而那些没有半点水平,只能滥竽充数的人,则削尖脑袋往里钻,送钱送礼,只要能够办成,几乎什么事情都可以干。一旦得逞,则四处卖弄,以为荣耀。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各种协会骗钱敛财的。当然,这当中有人是处心积虑为了打出某个招牌为自己张目骗钱的,也有人则是利用协会坐地分赃的。
上述这些人混迹各种本来纯洁崇高的协会,玷污了本来上好的名声,把事情办砸了。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些真正有本事,真正配得上专家权威声望的都痛心疾首,可也无可奈何,善良的人往往不是把关者,把持这些协会的又往往是那些本来就不那么干净纯洁的人,于是那些真正的专家中大部分人都选择独善其身。如郑渊洁这样看不过眼,站出来拼争的,则是凤毛麟角。为此,我们要为郑渊洁叫好的。
本来郑渊洁也可以选择缄默的,不想像那些道德败坏的人一样沉沦可以不管,毕竟这样的协会之类的不承担道德审判的义务,同是协会的会员也没有谴责甚至查处这些人劣迹的义务。再说,这些人既然会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一定是寡廉鲜耻的货色,骂他们几句无关痛痒,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何况,很可能他们已经找好了保护伞,已经想好了对付的招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软硬不吃。从这个意义上讲,或许郑渊洁与前几位嚷嚷着要退出作协的人一样,都属于一时冲动的悲情人物,除了自己出出气,过过嘴瘾之外,没有任何的改变,既清退不了那么坏人,也帮不了好人,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人照样要吃五谷杂粮。
郑渊洁是靠写童话发家的,有童话情结,性情中很有些激愤昂扬的童话气质,这次,他又在抒写他光怪陆离的童话了,只不过这次他写的童话是成人版的。不管怎么说,起码这样的热闹情景,可以增加他的人气指数,将来卖书更加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