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实摄影的“摆”和“摆拍”

(2010-04-10 22:05:18)
标签:

纪实摄影

记者编辑

美国摄影

卢广

杂谈

分类: 电视

纪实摄影的“摆”和“摆拍” 

卢广是永康人,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摄影师,但同时他也备受争议。对他的诟病只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治的,说他拍摄展示中国落后阴暗的一面以换取国际摄影展的大奖。另一方面则针对他的摄影本身,说他的作品多为摆拍,导演痕迹过重。这甚至都影响到了他作品的真实性。

 

前者,或许是个复杂问题需要更长时间来检验。我们大抵可以用几十年前张艺谋的电影刚刚在国际上获奖时受到的批评来做参照,我们不是说未来卢广一定会像张艺谋那样成为大导演,而是说或许人们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当然,政治本来就是善变的。

 

要说清楚卢广的作品是不是摆拍,导演是不是过头也很复杂,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曾被《美国摄影》杂志评为世界摄影最具影响力百人之一的罗伯特·普雷基是美国联系图片社的总裁,也是尤金·史密斯基金董事会主席,2009年10月,卢广的系列作品《中国污染》就获得了这个基金会的2009年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大奖。罗伯特·普雷基不认为卢广是“摆拍”。因为在他看来,“摆拍”(staging)意味着摆布出不真实的现场进行拍摄。而卢广可能是在拍摄过程中让被拍摄人“摆”(posing)出了造型。罗伯特·普雷基说:真正的问题在于,卢广是否在一定环境下,摆出了不存在的场景,来针对一个现象说一些不真实的话,编一些故事;又或者,卢广所拍摄的,是一个真实而又重要的问题,是应该引起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而他所做的,可能是以这种方式让我们更贴近真相。罗伯特·普雷基认为,卢广所做的是后者。

 

我很赞成罗伯特·普雷基的观点,“摆”和“摆拍”有着本质的区别。或许“摆”可以理解为真实重现,因为它没有凭空捏造出事实来。弄清楚“摆”和“摆拍”的概念对我们拍摄电视新闻极有意义。我们的很多记者编辑往往忘记了两者的区别。比如我们可以要求被拍摄者按照我们的意愿重新再做一遍某个动作,因为第一遍我们的镜头拍得不好。但是我们不可以告诉被采访者怎么说话,不可以要求他说哪些话不说哪些话。前者是“摆”,它的事实曾经真实地存在,后者则是“摆拍”,它的事实不存在,是我们记者让事实出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摆拍”时下依然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张旧照
后一篇:哦,南尖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