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犀利哥让我们再一次见证网络的力量

(2010-03-08 10:38:31)
标签:

流浪汉

人肉搜索

眼神

混搭

动机

宁波

犀利哥

杂谈

分类: 观察

犀利哥让我们再一次见证网络的力量 

流浪在宁波,被网友拍了照片散播在网络上,因为长相潇洒,打扮酷,眼神犀利,被称为犀利哥。网络迅速地把事情扩大化,广为传播。经过网络特有的人肉搜索,终于被认定这是来自江西的程国荣,通过当地的网友和政府救助部门的努力,犀利哥的弟弟、母亲前来宁波认亲,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传播事件终于以一个辛酸的团圆收尾,这在让人唏嘘悲喜之余,感慨:网络,善莫大焉。

 

我很晚才关注这个犀利哥,而且开始一直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会叫犀利哥,我还以为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称呼那些洒脱倜傥的流浪汉,上网搜索了半天,好像没有这样一说,后来有人告诉很简单,说这个乞丐不但很酷,关键是眼神很犀利,所以就被称作犀利哥。

 

网络的语言是伟大的,也很奇特。自然这个奇特是从传统的角度来说,或许在网络中人来说,网络的语言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样说话就是常态,如果把正规的传统的语言放进去,倒显得另类,很不和谐。犀利哥的名字就是这样,按照常规的理解,我去寻找答案,往往会把事情往深处想,可是没有想到,问题反倒是那么简单。

 

犀利哥的事情到昨天为止算是告一个段落了,今后他的生活可能还是会比较艰难,这是个苦命人,父亲去年病逝,妻子去年车祸,他自己又是那么一个状况,通过网络的发起和追寻,社会各界的救助,犀利哥总算有了一个不幸中的万幸,痛苦中的温馨。这让我们看到了网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看到了蕴藏在网络中的人性的关怀,那根冰冷网线中传输的人道主义人间真情的温润。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虽然此事由网络发起,但是社会各界却是积极响应,政府组织也力所能及地承担起他们该承担的责任,可以说,如果没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这项救助犀利哥的行动也未必能够那么迅速那么圆满地完成。在很多时候,在对待网络发起的事件中,政府总会有些迟疑,说白了政府有时候会把网络看成是异己力量,看成是正统体系的对立面,所以有时候政府做的事情更多的是监督,管束,制约网络和网民,那种因势利导,发挥网络的积极性,更多的是一厢情愿。但是,在犀利哥的事情上,政府与网络的行动几乎同步,没有理念上的差矣,更没有对立,可以这样说,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这次行动中的作用真正做到了有机融合。究其原因,我想,政府的工作理念人性化是一大动因,政府和网络网民在人性化,在关注普通人残疾人底层人的生存状况方面,找到了很多共同语言,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此事我们还可以从网络本身的行动上找到一些值得探讨的内容。可能一开始,那个拍摄了犀利哥照片的人未必就想到发起一场救助流浪汉的行动,这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以往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关于这类照片,他们拍摄的动机,散布在网络上的动机,更多的是好奇,甚至可以说是审丑—把一些丑陋的,变态的,龌龊的东西发布在网络上,以此来吸引人的眼球,引起关注。拍摄犀利哥最初的动机可能就是为了赢得点击率,就这么简单。

 

但是,把犀利哥放到网络之后,情况有了新的进展和变化。聪明人,善于联想和想象的人发现了这一次犀利哥与以往流浪汉不同之处,那就是通过比对,可以找到他的独特之处,比如他的造型,他的混搭服饰,特别是他的眼神。这种犀利的,深邃的,摄人心魄的眼神在影视作品中,通过演技高超演员的表现那是一种艺术,一种审美的升华,而在犀利哥来说是一种病态,绝大多数的精神病患者的眼神大约都是这样异样得有些可怕。网络把这样的异样放大之后又加以类比—其手段就是PS,通过艺术的再加工,一会儿把犀利哥与某某演员比服饰的混搭,一会儿比发型的新潮,一会儿比抽烟吐烟圈的帅气,当然,还有比眼神的犀利。这样的比对,不但使得事情不断在放大,效应在呈几何级数增加,而且在传播放大过程中,消除了那种负面的影响,犀利哥几乎成了一个没有精神病的正常人,把龌龊的丑陋的过滤掉,剩下的都是精华,都是美好的,纯净的东西。这是网络的聪明的自主的选择,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小打小闹到酝酿大的事件,从边缘化的猎奇到有责任感的策划,这是网络逐渐更加主流化的良好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